【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具体为一种电池引脚、电池顶盖结构及高倍率电池。
技术介绍
1、锂离子电池在一些军民品特殊领域或特定场景有特殊要求,例如高倍率放电性能。由于电芯内部空间有限,引脚的过流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限制电芯倍率性能的重要因素。目前行业内制作的锂电池引脚大多为一体冲压折弯结构,影响引脚过流能力的瓶颈部位在极柱连接部和极耳连接部之间的折弯处。受到铜板或铝板固有的材料变形因素、以及冲压折弯工艺的影响,该折弯处铜材质冲压形变量约20%~30%,铝材质冲压形变量约20%~40%,并由于极柱连接部的激光焊对铜铝材厚度有一定要求,这导致了引脚极耳连接部厚度较小,大电流放电时过流能力不足,电池在高倍率充放电过程中发热量大。以至于现有技术中,有的引脚采用在此折弯处设置熔断槽,例如公告号为cn116031580a的专利《一种电池引脚及电池》所示。故而,为了进一步提升锂离子电池的高倍率充放电性能,如何突破引脚的过流能力限制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期望克服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电池引脚、电池顶盖结构及高倍率电池,旨在提高引脚的过流能力,在不改变原电芯的整体结构以及电芯生产工艺的条件下,通过设计一种t形结构的引脚,突破极耳连接部的厚度限制,提高过流能力。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池引脚,包括极柱连接部和垂直固连在所述极柱连接部一端的极耳连接部;所述极柱连接部本体呈板状;所述极耳连接部本体呈板状,其一端固连在所述极
3、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连接过渡部包括分别固设在所述极耳连接部一端左右两侧的圆弧倒角。
4、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连接过渡部包括围绕在所述极耳连接部一端焊接形成的焊瘤。
5、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极柱连接部的厚度为1.0mm~2.5mm,所述极耳连接部的厚度为1.0mm~3.5mm。
6、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极柱连接部远离所述极耳连接部的一端设有用于连接极柱的通孔。
7、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池顶盖结构,包括两个引脚,分别为负极引脚和正极引脚;至少一个所述引脚为如上述的电池引脚。
8、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正极引脚和负极引脚均为如上述的电池引脚;还包括电池顶盖;所述电池顶盖包括顶盖本体和极柱;所述正极引脚和负极引脚分别固连在所述顶盖本体左右两端下表面;所述极柱有两个,分别为正极极柱和负极极柱,分别与所述正极引脚和负极引脚对应;所述极柱的一端固接于对应的引脚的所述极柱连接部,其另一端穿过顶盖本体预设的安装孔而伸出所述顶盖本体之外。
9、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电池引脚为金属铝引脚或金属铜引脚,所述电池引脚的极柱连接部的材质与所连接的所述极柱的材质相同。
10、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正极引脚的极柱连接部的厚度为1.5mm~2.5mm;所述正极引脚的极耳连接部的厚度为1.5mm~3.5mm;所述负极引脚的极柱连接部的厚度为1.0mm~2.0mm;所述负极引脚的极耳连接部的厚度为1.0mm~2.5mm。
11、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高倍率电池,包括如上述的顶盖结构;所述高倍率电池的电芯与所述顶盖结构中的电池引脚的极耳连接部电连接。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技术的极耳连接部可以与极柱连接部一体成型,也可以单独制作,连接过渡部的设置,使得极柱连接部与极耳连接部的连接可靠性增加,提高了结构强度和过流面积。
14、(2)本技术极耳连接部的厚度可以与极柱连接部的厚度不一致,突破了极耳连接部的厚度限制,极耳连接部的厚度增加20%-40%,以适应大电流放电时过流能力。
15、(3)本技术没有改变原电池的结构和大小,在原有组装工艺的条件下,提升了引脚的过流能力,使得本技术可以适用于对已经生产或销售的产品进行升级改造。
16、总之,本技术可使极柱连接部与极耳连接部的连接可靠性增加,突破了极耳连接部的厚度限制,提高了结构强度和过流面积,适合高倍率电池使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引脚,包括极柱连接部(110)和垂直固连在所述极柱连接部(110)一端的极耳连接部(120);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连接部(110)本体呈板状;所述极耳连接部(120)本体呈板状,其一端固连在所述极柱连接部(110)一侧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引脚,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过渡部(130)包括分别固设在所述极耳连接部(120)一端左右两侧的圆弧倒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引脚,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过渡部(130)包括围绕在所述极耳连接部(120)一端焊接形成的焊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引脚,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连接部(110)的厚度为1.0mm~2.5mm,所述极耳连接部(120)的厚度为1.0mm~3.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引脚,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连接部(110)远离所述极耳连接部(120)的一端设有用于连接极柱的通孔(111)。
6.一种电池顶盖结构,包括两个引脚,分别为负极引脚和正极引脚;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引脚为如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引脚和负极引脚均为如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引脚(100);还包括电池顶盖;所述电池顶盖包括顶盖本体(200)和极柱;所述正极引脚和负极引脚分别固连在所述顶盖本体(200)左右两端下表面;所述极柱有两个,分别为正极极柱(210)和负极极柱(220),分别与所述正极引脚和负极引脚对应;所述极柱的一端固接于对应的引脚的所述极柱连接部(110),其另一端穿过顶盖本体(200)预设的安装孔而伸出所述顶盖本体(200)之外。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引脚(100)为金属铝引脚或金属铜引脚,所述电池引脚(100)的极柱连接部(110)的材质与所连接的所述极柱的材质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引脚的极柱连接部(110)的厚度为1.5mm~2.5mm;所述正极引脚的极耳连接部(120)的厚度为1.5mm~3.5mm;所述负极引脚的极柱连接部(110)的厚度为1.0mm~2.0mm;所述负极引脚的极耳连接部(120)的厚度为1.0mm~2.5mm。
10.一种高倍率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6-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顶盖结构;所述高倍率电池的电芯(300)与所述顶盖结构中的电池引脚(100)的极耳连接部(120)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引脚,包括极柱连接部(110)和垂直固连在所述极柱连接部(110)一端的极耳连接部(120);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连接部(110)本体呈板状;所述极耳连接部(120)本体呈板状,其一端固连在所述极柱连接部(110)一侧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引脚,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过渡部(130)包括分别固设在所述极耳连接部(120)一端左右两侧的圆弧倒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引脚,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过渡部(130)包括围绕在所述极耳连接部(120)一端焊接形成的焊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引脚,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连接部(110)的厚度为1.0mm~2.5mm,所述极耳连接部(120)的厚度为1.0mm~3.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引脚,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连接部(110)远离所述极耳连接部(120)的一端设有用于连接极柱的通孔(111)。
6.一种电池顶盖结构,包括两个引脚,分别为负极引脚和正极引脚;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引脚为如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引脚(10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引脚和负极引脚均为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栋梁,雷利亮,刘明明,刘吉云,余琦,邓亚凯,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储变电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