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荣振华专利>正文

一种气压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95961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气压阀,包括:阀主体、用于连接气压阀和用气设备的连接体、压力表、旋钮、弹簧、活塞,其中,所述连接体和压力表嵌入所述阀主体,所述旋钮旋合到所述阀主体的端部,所述弹簧和活塞依次置于旋钮之后且位于阀主体的通孔内;在阀主体通孔壁上还设有凸起部。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可以实现半自动的量化的气压控制。(*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压阀
技术介绍
气压工具中常需使用气压阀,现有技术中,通过手动开闭气压阀,以产生气压流动 路径,最终实现对气压大小的控制。 有些情况下,气压工具需要对气压进行量化控制,但现有气压阀并不能实现此控 制,而是通过其他手段。以打钉机为例,由于打钉的需要,必须使气压达到一定值,目前通常 采用的办法是,先用空气压縮机压縮空气达到一定气压,再利用此压縮后的空气进行打钉。 如何解决气压阀不能量化控制气压的问题,这正是对现有技术需要改进的地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半自动的能够量化控制气 压的气压阀。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压阀,包括 阀主体、用于连接气压阀和用气设备的连接体、压力表、旋钮、弹簧、活塞,其中,所述连接体和压力表嵌入所述阀主体,所述旋钮旋合到所述阀主体的端部,所述弹簧和活塞依次置于旋钮之后且位于阀主体的通孔内; 在阀主体通孔壁上还设有凸起部,以限制活塞的活动范围。 上述的气压阀,所述活塞包括活塞主体;置于所述活塞主体下方的阀体触动部 位,用于触动与所述气压阀匹配的气瓶中的单向阀阀针以使所述气瓶向所述活塞下方的空 腔注入气体;套住所述活塞主体下部的软体材料,用于密封所述活塞主体与所述阀主体之 间的空隙。 本技术揭露的技术,通过旋钮、弹簧、活塞的连动,可以实现半自动的量化的 气压控制,并通过压力表实时监测气压。采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具有气压控制准确、 灵活的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中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当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 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 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气压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气压阀的结构主视图; 图2-2所示为图2-1对应的A-A剖视图; 图2-3所示为图2-1对应的B-B剖视图; 图3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气压阀内活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气压阀与气瓶结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5所示为与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气压阀匹配的气瓶的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的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进行进一步说明。附 图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限制。 结合参见图1和图2-1至图2-3。图1所示为本技术一种气压阀的结构示意 图,该气压阀可以包括 阀主体1、用于连接气压阀和用气设备的连接体2、压力表3、旋钮4、弹簧5、活塞6,其中,所述连接体2和压力表3嵌入所述阀主体l,所述旋钮4旋合到所述阀主体1的端部,所述弹簧5和活塞6依次置于旋钮4之后且位于阀主体1的通孔内。在阀主体1通孔壁上还设有凸起部,以限制活塞6的活动范围。优选地,在阀主体1通孔壁上还设有第二凸起部,以限制旋钮4的活动范围。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活塞6可以包括, 活塞主体61; 置于所述活塞主体61下方的阀体触动部位63,用于触动与所述气压阀匹配的气 瓶中的单向阀阀针以使所述气瓶向所述活塞6下方的空腔注入气体; 套住所述活塞主体61下部的软体材料65,用于密封所述活塞主体61与所述阀主 体l之间的空隙。 使用时,参见图4,阀主体1的通孔下方连接气瓶9,连接体2则连接用气设备(在 此以打钉机为例)。其中,气瓶9的一种实施例如图5所示,其具有单向阀阀针91。下面结 合图1至图5进一步对气压阀的运作方式进行说明。 活塞6与阀主体1的通孔壁、气瓶9相应部件共同形成一个气体空腔。初始时,连 接在连接体2上的用气设备不工作,气瓶9装有高压气体,单向阀阀针堵住气瓶内气体通往 气体空腔的通道,气体空腔内气体具有一定压强,其压强与气压阀中弹簧5的弹力相平衡。 通过压力表3,用户可以知道该气体气压大小,如果该大小不足以用于打钉,用户可以调节 旋钮4,从而调节所述活塞下方的气体空腔内部气压使其增大,反之亦然。当用气设备工作 时(比如用户开始打钉),气体空腔内的气体通过连接体2放气,气体空腔内气压骤减,活塞 6在弹簧5的弹力作用下往下运动,活塞6上的阀体触动部位63触动气瓶中的单向阀阀针 91,使气瓶内气体通往气体空腔的通道打开,气瓶内高压气体再次进入气体空腔内,推动活 塞6进而推动弹簧5使其再度收縮,进而达到新的平衡。由于在阀主体1通孔壁上设了凸 起部,可以限制活塞6的活动范围,因此活塞6不至于与弹簧5脱离。 可见,本技术提供的气压阀,不仅可以量化地控制气压大小,还通过弹簧5、活 塞6、单向阀阀针91的连动,实现了自动补充气体,并且,由于设置了旋钮4和压力表3,使 得用户可以对气压大小进行监控和微调,增加了灵活性和精确性。 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 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模块,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模块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 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 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不能以此来限定权利 范围,因此依本技术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技术所涵盖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压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主体、用于连接气压阀和用气设备的连接体、压力表、旋钮、弹簧、活塞,其中,所述连接体和压力表嵌入所述阀主体,所述旋钮旋合到所述阀主体的端部,所述弹簧和活塞依次置于旋钮之后且位于阀主体的通孔内;在阀主体通孔壁上还设有凸起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气压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主体、用于连接气压阀和用气设备的连接体、压力表、旋钮、弹簧、活塞,其中,所述连接体和压力表嵌入所述阀主体,所述旋钮旋合到所述阀主体的端部,所述弹簧和活塞依次置于旋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荣振华林文英杨正清
申请(专利权)人:荣振华林文英杨正清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