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桁架结构,尤其涉及钢管混凝土桁架组合结构。
技术介绍
1、随着现代建筑结构跨度与荷载的增加,空钢管桁架的刚度、延性和承载能力等受到限制,这将影响其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在桁架弦杆中浇灌混凝土形成钢管混凝土弦杆-钢管腹杆桁架结构,一方面在不增加钢管厚度情况下,能够显著改善钢管的局部屈曲,节省钢材;另一方面,钢管对核心混凝土有一个约束作用,令两者协同受力,从而进一步提高这一类结构的承载和跨越能力。钢管混凝土结构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优异的使用性能,常在高层建筑、车站和体育场馆中以柱的形式出现。
2、当构件长细比较大时,单根钢管混凝土构件的抗弯刚度较低,容易发生失稳,难以充分发挥钢管与混凝土的材料特性,通常可采用桁架结构。桁架结构能够通过较小尺寸的弦杆获得较大截面的抗弯刚度,从而具有更高的承载力。在空间桁架结构中采用钢管混凝土,受力性能良好,因而在大跨度结构中应用日益广泛。
3、但是传统的钢管混凝土桁架通常通过焊接方式连接成一个整体,若桁架发生锈蚀或局部破坏需要拆卸时,其维修难度大、成本高且不便进行更换,同时设备的运输和装卸难度较大,影响施工进程。
4、因此,有必要提供新的钢管混凝土桁架结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钢管混凝土桁架结构。
2、本技术提供的钢管混凝土桁架结构包括:
3、三根弦杆和多根腹杆,三根所述弦杆呈三角形分布,多根所述腹杆与三根所述弦杆连接形成构成立体空间结构,所
4、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数量设置为多个,三根所述弦杆两端外部均固定套设有连接板,每个所述连接板上均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螺栓。
5、优选的,所述腹杆为水平设置、倾斜设置或者水平和倾斜交替设置。
6、优选的,三根所述弦杆的一端均设有柱状钢杆,所述柱状钢杆一端延伸至第二钢管内部与第二钢管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延伸至第二钢管外部。
7、优选的,所述弦杆上与所述连接板之间设有多个加劲肋,所述加劲肋环绕弦杆均匀分布。
8、优选的,所述混凝土内沿长度方向设有预应力筋,所述预应力筋的数量设置为多个且环绕第二钢管呈环状均匀分布。
9、优选的,所述混凝土为普通混凝土、高强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再生骨料混凝土或轻骨料混凝土,所述第一钢管、第二钢管为普通碳素钢材、不锈钢材或耐火钢材。
10、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钢管混凝土桁架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1、1、通过设置桁架结构中的弦杆、腹杆与连接板在节点之间采用螺栓锁合连接,进而装配成一个整体桁架,当钢管混凝土桁架某一部分由于老化、锈蚀、局部破坏等原因不能继续使用时,只需拆卸更换相应损毁的部件即可继续使用,维修便捷;该桁架结构可以做到化整为零,在现场直接完成大型桁架构件的拼接,大大降低设备的运输和装卸难度,显著缩短施工周期,经济高效;
12、2、通过设置第一钢管、第二钢管、混凝土以及预应力筋,在其共同作用下,有利于保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使得该桁架结构具有较高承载力、较好抗震性能、较好的抗疲劳、抗弯扭性能,同时装配整体桁架时没有采用焊接方式,消除因焊接产生的应力集中,保障结构具有更长久的使用寿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钢管混凝土桁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混凝土桁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腹杆(2)为水平设置、倾斜设置或者水平和倾斜交替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混凝土桁架结构,其特征在于,三根所述弦杆(1)的一端均设有柱状钢杆(5),所述柱状钢杆(5)一端延伸至第二钢管(12)内部与第二钢管(12)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延伸至第二钢管(12)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管混凝土桁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弦杆(1)上与所述连接板(3)之间设有多个加劲肋(33),所述加劲肋(33)环绕弦杆(1)均匀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混凝土桁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13)内沿长度方向设有预应力筋(4),所述预应力筋(4)的数量设置为多个且环绕第二钢管(12)呈环状均匀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管混凝土桁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13)为普通混凝土、高强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再生骨料混凝土或轻骨料混凝土,所述第一钢管(11)、第二钢管(12)为普通碳素钢材、不锈钢材或耐火钢
...【技术特征摘要】
1.钢管混凝土桁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混凝土桁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腹杆(2)为水平设置、倾斜设置或者水平和倾斜交替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混凝土桁架结构,其特征在于,三根所述弦杆(1)的一端均设有柱状钢杆(5),所述柱状钢杆(5)一端延伸至第二钢管(12)内部与第二钢管(12)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延伸至第二钢管(12)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管混凝土桁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弦杆(1)上与所述连接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智权,孔文渊,朱瑶,陈誉,夏昌,侯伟东,郭展,熊传祥,章灿林,陈韡,黄周锋,许万全,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铭泰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