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墙体保温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94903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0 16:37
本技术涉及一种墙体保温结构,包括墙体,所述墙体的前端设置有高效安装机构,所述高效安装机构包括骨架、四组膨胀螺栓、四组保温板、连接螺栓、螺纹套、压紧螺栓、转动环和压紧板,高效安装机构设计,在使用墙体保温结构时,需要先在墙体上钻四组孔,然后分别将四组膨胀螺栓安装在四组孔内,再将骨架安装在四组膨胀螺栓上,然后将连接螺栓拧接到骨架上,从而将螺纹套固定连接到骨架上,此时可以将四组保温板分别安装在骨架的前端,安装完毕后将压紧螺栓旋转到螺纹套的前端,在不断旋转压紧螺栓的过程中,压紧环将会在转动环的作用下跟随压紧螺栓向后侧移动,直到压紧环的后端完全压紧四组保温板内端压紧槽的后端后停止旋转压紧螺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墙体保温,具体为一种墙体保温结构


技术介绍

1、在传统民居的建造过程中,经常会对传统民居的外墙面进行保温板的覆盖施工,以此来提高传送民居墙体内外的温度传递,确保传统民居内部的冷热少受外界温度的影响。所以墙体保温是指在墙体的外侧通过铺设保温板等板材来实现墙体的保温隔热。现有的墙体保温结构包括墙体、保温板和装饰层,墙体外侧与保温板通过粘接剂粘接,保温板外侧固定连接有装饰层。现有的墙体保温结构在使用时,如专利号为“cn218116815u”的“一种墙体保温结构”,该技术针对现有的保温板粘接不牢固的技术缺陷,采用了支杆、卡块、凸块配合实现保温板与安装板的固定连接,螺纹杆与第二加固板配合实现支杆、卡块与安装板的卡接,减少了保温板脱落的情况。在现有的墙体保温结构使用过程中发现,该技术采用的保温结构在使用时需要对大量的螺栓进行拧接,且在安装完成后存在外露的固定结构,这既会影响保温结构的安装和拆除效率,也会影响保温结构的美观性,从而导致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墙体保温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不便对保温板进行安装和不美观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墙体保温结构,包括墙体,所述墙体的前端设置有高效安装机构,所述高效安装机构包括骨架、四组膨胀螺栓、四组保温板、连接螺栓、螺纹套、压紧螺栓、转动环和压紧板,骨架后端顶部和底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圆孔,四组膨胀螺栓分别安装在四组圆孔内,四组保温板分别安装在骨架前端顶部和底部的左右两侧,骨架的前端中部设置有贯穿螺纹孔,连接螺栓与螺纹孔螺纹连接,螺纹套的后端与连接螺栓的前端连接,压紧螺栓的后端与螺纹套的内部螺纹连接,转动环固定套装在压紧螺栓的外端前侧,压紧板的前端中部设置有转动孔,转动环与转动孔转动连接,四组保温板的内端均设置有压紧槽,压紧板与四组压紧槽滑动连接,所述四组保温板的前端和外端分别设置有防护安装机构和整体固定机构。

3、优选的是,所述防护安装机构包括四组防护板和四组滑块,四组保温板的前端均设置有安装槽,四组滑块分别与四组安装槽滑动连接,四组防护板分别安装在四组滑块的前端,四组防护板的前端均设置有装饰板,防护安装机构的设置可以更加便捷高效的对保温板进行防护,且可以更加便捷高效的对防护板进行拆装。

4、在进一步中优选的是,所述整体固定机构包括四组卡紧条和四组直角挡条,四组保温板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插槽,四组卡紧条的内端分别与左侧两组插槽和右侧两组插槽滑动连接,四组直角挡条分别安装在四组卡紧条的外端,整体固定机构的设置可以对多组防护板最左侧和最右侧进行阻挡和位置固定,进一步提高多组防护板的固定防护效果。

5、在进一步中优选的是,所述四组连接螺栓的后部设置有锁母,锁母的设置可以在将四组连接螺栓安装到位后通过锁母对其进行固定,从而防止四组连接螺栓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转动。

6、在进一步中优选的是,所述压紧板的后端设置有第一倒角,第一倒角的设置可以更加便捷高效的将压紧板滑动压入到四组压紧槽内。

7、在进一步中优选的是,所述四组滑块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第二倒角,第二倒角的设置可以更加便于将滑块滑动插入到多组安装槽内。

8、在进一步中优选的是,所述四组卡紧条的顶端和底端均设置有第三倒角,第三倒角的设置可以更加便于将卡紧条滑动插入到多组插槽内。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墙体保温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0、高效安装机构设计,在使用墙体保温结构时,需要先在墙体上钻四组孔,然后分别将四组膨胀螺栓安装在四组孔内,再将骨架安装在四组膨胀螺栓上,然后将连接螺栓拧接到骨架上,从而将螺纹套固定连接到骨架上,此时可以将四组保温板分别安装在骨架的前端,安装完毕后将压紧螺栓旋转到螺纹套的前端,在不断旋转压紧螺栓的过程中,压紧环将会在转动环的作用下跟随压紧螺栓向后侧移动,直到压紧环的后端完全压紧四组保温板内端压紧槽的后端后停止旋转压紧螺栓,从而完成对四组保温板的高效固定,然后根据以上操作不断的对墙体前端进行多组保温板的安装和多组压紧板的安装,从而通过多组压紧板对墙体前端的每组保温板的四组边角进行全面固定和定位,通过该装置,可以更加便捷高效的对墙体进行保温板的安装施工,不仅提高了保温板的安装便捷性和效率,也提高了保温板的定位安装精度。

11、防护安装机构设计,在对每当一组保温板安装完成后,可以将防护板后端的滑块滑动安装到保温板前端的安装槽内,从而更加便捷高效的对保温板进行防护,通过滑块和安装槽的设置可以有效提高防护板的安装效率。

12、整体固定机构设计,在墙面的多组保温板和防护板全部施工完毕后,墙体左右两端最外侧的防护板将会没有依靠和固定,此时可以通过卡紧条来对墙体左右两端最外侧的防护板进行固定支撑,即在墙体的左端和前端均安装有保温板和防护板,此时可以将卡紧条的右端和后端分别滑动插入到墙体前端左侧防护板的插槽内和墙体左端前侧防护板的插槽内,从而防止前侧防护板向左侧移动和左侧防护板向前侧移动,然后按照以上方法将墙体前端右侧的防护板进行固定支撑,从而完成对墙体所有防护板的固定,进一步提高防护板的固定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墙体保温结构,包括墙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1)的前端设置有高效安装机构,所述高效安装机构包括骨架(2)、四组膨胀螺栓(3)、四组保温板(4)、连接螺栓(5)、螺纹套(6)、压紧螺栓(7)、转动环(8)和压紧板(9),骨架(2)后端顶部和底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圆孔,四组膨胀螺栓(3)分别安装在四组圆孔内,四组保温板(4)分别安装在骨架(2)前端顶部和底部的左右两侧,骨架(2)的前端中部设置有贯穿螺纹孔,连接螺栓(5)与螺纹孔螺纹连接,螺纹套(6)的后端与连接螺栓(5)的前端连接,压紧螺栓(7)的后端与螺纹套(6)的内部螺纹连接,转动环(8)固定套装在压紧螺栓(7)的外端前侧,压紧板(9)的前端中部设置有转动孔,转动环(8)与转动孔转动连接,四组保温板(4)的内端均设置有压紧槽(10),压紧板(9)与四组压紧槽(10)滑动连接,所述四组保温板(4)的前端和外端分别设置有防护安装机构和整体固定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体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安装机构包括四组防护板(11)和四组滑块(12),四组保温板(4)的前端均设置有安装槽(13),四组滑块(12)分别与四组安装槽(13)滑动连接,四组防护板(11)分别安装在四组滑块(12)的前端,四组防护板(11)的前端均设置有装饰板(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体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整体固定机构包括四组卡紧条(15)和四组直角挡条(16),四组保温板(4)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插槽(17),四组卡紧条(15)的内端分别与左侧两组插槽(17)和右侧两组插槽(17)滑动连接,四组直角挡条(16)分别安装在四组卡紧条(15)的外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体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四组连接螺栓(5)的后部设置有锁母(1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体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板(9)的后端设置有第一倒角(19)。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墙体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四组滑块(12)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第二倒角(20)。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墙体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四组卡紧条(15)的顶端和底端均设置有第三倒角(2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墙体保温结构,包括墙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1)的前端设置有高效安装机构,所述高效安装机构包括骨架(2)、四组膨胀螺栓(3)、四组保温板(4)、连接螺栓(5)、螺纹套(6)、压紧螺栓(7)、转动环(8)和压紧板(9),骨架(2)后端顶部和底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圆孔,四组膨胀螺栓(3)分别安装在四组圆孔内,四组保温板(4)分别安装在骨架(2)前端顶部和底部的左右两侧,骨架(2)的前端中部设置有贯穿螺纹孔,连接螺栓(5)与螺纹孔螺纹连接,螺纹套(6)的后端与连接螺栓(5)的前端连接,压紧螺栓(7)的后端与螺纹套(6)的内部螺纹连接,转动环(8)固定套装在压紧螺栓(7)的外端前侧,压紧板(9)的前端中部设置有转动孔,转动环(8)与转动孔转动连接,四组保温板(4)的内端均设置有压紧槽(10),压紧板(9)与四组压紧槽(10)滑动连接,所述四组保温板(4)的前端和外端分别设置有防护安装机构和整体固定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体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安装机构包括四组防护板(11)和四组滑块(12),四组保温板(4)的前端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仿颐杨扬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师范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