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机结构,尤其涉及一种转子结构。
技术介绍
1、无刷电动机里的转子,通常有一个层叠的铁芯,就是一个用许多薄的金属叠片制成的并且有一个重合于电动机的转动轴线的主轴线的铁芯。这种转子通常有多个平行于主轴线的纵向槽以及一个也是平行于主轴线的中心孔或开口,它们分别用于容纳若干磁铁和一个驱动轴。这种转子被安装在有几个磁极的定子内,在通电时,定子产生磁场,该磁场与转子上的磁铁互相作用而使转子转动起来。
2、采用这种型式的转子的电动机的一个缺点是,转子上的磁铁和定子上的磁极之间的磁性吸引会引起通常所说的“齿槽效应转矩”或“起动转矩”。齿槽效应转矩会引起转子的角速度的不均匀性,这会使转子的转动有一系列小的“抖动”而不够连续和平稳。埋置磁铁转子还难以进行平衡和装配,在各磁铁是插在纵向槽里时,尤其如此。
3、纵向槽的内部尺寸略微大于磁铁的外部尺寸,以便把磁铁插进槽内。不过,但纵向槽和磁铁之间可能有这些小的尺寸差,转动产生的离心力会把磁铁径向地推靠在槽的最外壁上。这意味着,在转子静止时的重量分布和气隙形状不同于转子转动时的重量分布和气隙形状。换言之,在电动机被起动时,磁铁相对于转子铁芯的位置就有所变化,这使得在电动机的设计中很难做到磁通量和几何形状的最佳化。
4、因此,亟需一种转子结构,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转子结构,能够解决永磁体与转子铁芯在转动时,发生相对摆动的问题。
2、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
3、转子结构,包括:
4、转子铁芯,上述转子铁芯绕其轴线开设有若干安装槽,上述安装槽于上述转子铁芯的一侧轴向端面形成第一端口;
5、永磁体,上述永磁体设置有若干个且一一对应的插设于上述安装槽内;
6、夹持件,上述夹持件包括底板和两块侧板,两块上述侧板对称的设置于上述底板的相对两端,两块上述侧板的一端与上述底板连接,另一端能够相互靠近或远离,两块上述侧板相对的一侧固定有第一弹片,上述第一弹片包括固定部和至少两个抵接部,上述抵接部均匀布设于上述固定部的周侧,上述固定部与上述侧板固定,上述夹持件套设于上述永磁体外且插设于上述安装槽内,上述底板与上述永磁体的轴向端面抵接且背对于上述第一端口,两个上述侧板与上述安装槽的周向两侧壁抵接,上述抵接部与上述永磁体抵接,且随着上述永磁体与上述固定部的间距减小,上述抵接部向相互远离的一侧移动,所有上述抵接部具备向中心相互靠拢的趋势。
7、作为上述转子结构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上述侧板与上述第一端口相邻的一端设置有连接耳,上述连接耳开设有夹持孔。
8、作为上述转子结构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上述安装槽于周向方向的相对两侧壁开设有第一限位槽,上述第一限位槽沿上述转子铁芯的轴向开设,上述夹持件的两个上述侧板与上述第一限位槽一一对应插接并能够相对上述转子铁芯滑动。
9、作为上述转子结构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上述安装槽于上述转子铁芯的周侧壁形成第二端口,且于上述第二端口设置有相互靠近的翻边结构,上述夹持件还包括背板,上述背板位于两个上述侧板中间且其一端与上述底板连接,上述背板的另一端能够相对上述底板摆动,于上述安装槽内,上述永磁体夹持于上述背板和上述翻边结构之间。
10、作为上述转子结构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上述背板朝向上述第二端口的一侧固定有第二弹片,上述第二弹片包括固定部和抵接部,上述固定部与上述背板固定,上述抵接部与上述永磁体抵接。
11、作为上述转子结构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上述安装槽正对上述翻边结构的一侧侧壁开设有第二限位槽,上述第二限位槽沿上述转子铁芯的轴向开设,上述背板至少部分与上述第二限位槽插接且能够相对上述转子铁芯滑动。
12、作为上述转子结构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连接件,上述安装槽于上述转子铁芯的另一侧轴向端面形成第三端口,上述底板与上述第三端口相邻,上述连接件沿上述转子铁芯的周向自上述第三端口与若干上述底板连接。
13、作为上述转子结构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上述转子铁芯的轴向端面开设有容置槽,上述连接件放置于上述容置槽内。
14、作为上述转子结构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上述容置槽内设置有多个限位凸起,于上述转子铁芯的轴向,上述连接件夹设于上述容置槽的底壁与上述限位凸起之间。
15、作为上述转子结构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上述安装槽的相对两侧壁设置有定位凹槽,上述夹持件的两个上述侧板相背的一侧设置有定位凸起,上述定位凸起与上述定位凹槽插接配合。
16、本技术有益效果:
17、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转子结构,包括转子铁芯、永磁体和夹持件。其中,转子铁芯绕其轴线开设有若干安装槽,安装槽于转子铁芯的一侧轴向端面形成第一端口;永磁体设置有若干个且一一对应的插设于安装槽内;夹持件包括底板和两块侧板,两块侧板对称的设置于底板的相对两端,两侧板的一端与底板连接,另一端能够相互靠近或远离,两块侧板相对的一侧固定有第一弹片,第一弹片包括固定部和至少两个抵接部,抵接部均匀布设于固定部的周侧,固定部与侧板固定,夹持件套设于永磁体外且插设于安装槽内,底板与永磁体的轴向端面抵接且背对于第一端口,两个侧板与安装槽的周向两侧壁抵接,抵接部与永磁体抵接,且随着永磁体与固定部的间距减小,抵接部向相互远离的一侧移动,所有抵接部具备向中心相互靠拢的趋势。
18、具体的,夹持件的底板和两个侧板形成第一u型槽,处于闲置状态时,两个侧板的背对底板的一端相互远离,此时第一u型槽的开口开度相对较大,方便永磁体自开口沿第一u型槽的槽深方向插入夹持件,当永磁体的轴向一侧端面与底板抵接时,视为夹持件与永磁体完成初步装配。沿转子铁芯的轴向,将夹持件的底板一端自第一端口伸入安装槽内,随着深入,第一u型槽的相对两侧壁挤压夹持件的两个侧板,使侧板向第一u型槽的内侧相互靠近,第一弹片的抵接部则与永磁体接触并抵接,随着进一步的深入,永磁体与夹持件的侧板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同样的,与第一弹片的固定部的间距减小,第一弹片发生弹性变形,抵接件于永磁体的端面发生滑动,且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进而扩大对永磁体的夹持范围。如此,通过侧板能够固定永磁体,以避免永磁体相对转子铁芯的相对转动,且第一弹片能够根据压力的增加,适应性的调整与永磁体的抵接面积,进一步的稳定永磁体。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32)与所述第一端口相邻的一端设置有连接耳(321),所述连接耳(321)开设有夹持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11)于周向方向的相对两侧壁开设有第一限位槽(14),所述第一限位槽(14)沿所述转子铁芯(10)的轴向开设,所述夹持件(30)的两个所述侧板(32)与所述第一限位槽(14)一一对应插接并能够相对所述转子铁芯(10)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11)于所述转子铁芯(10)的周侧壁形成第二端口(12),且于所述第二端口(12)设置有相互靠近的翻边结构(13),所述夹持件(30)还包括背板(34),所述背板(34)位于两个所述侧板(32)中间且其一端与所述底板(31)连接,所述背板(34)的另一端能够相对所述底板(31)摆动,于所述安装槽(11)内,所述永磁体(20)夹持于所述背板(34)和所述翻边结构(13)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11)正对所述翻边结构(13)的一侧侧壁开设有第二限位槽(15),所述第二限位槽(15)沿所述转子铁芯(10)的轴向开设,所述背板(34)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二限位槽(15)插接且能够相对所述转子铁芯(10)滑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件(40),所述安装槽(11)于所述转子铁芯(10)的另一侧轴向端面形成第三端口,所述底板(31)与所述第三端口相邻,所述连接件(40)沿所述转子铁芯(10)的周向自所述第三端口与若干所述底板(31)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铁芯(10)的轴向端面开设有容置槽(16),所述连接件(40)放置于所述容置槽(16)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16)内设置有多个限位凸起,于所述转子铁芯(10)的轴向,所述连接件(40)夹设于所述容置槽(16)的底壁与所述限位凸起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11)的相对两侧壁设置有定位凹槽(111),所述夹持件(30)的两个所述侧板(32)相背的一侧设置有定位凸起(36),所述定位凸起(36)与所述定位凹槽(111)插接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32)与所述第一端口相邻的一端设置有连接耳(321),所述连接耳(321)开设有夹持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11)于周向方向的相对两侧壁开设有第一限位槽(14),所述第一限位槽(14)沿所述转子铁芯(10)的轴向开设,所述夹持件(30)的两个所述侧板(32)与所述第一限位槽(14)一一对应插接并能够相对所述转子铁芯(10)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11)于所述转子铁芯(10)的周侧壁形成第二端口(12),且于所述第二端口(12)设置有相互靠近的翻边结构(13),所述夹持件(30)还包括背板(34),所述背板(34)位于两个所述侧板(32)中间且其一端与所述底板(31)连接,所述背板(34)的另一端能够相对所述底板(31)摆动,于所述安装槽(11)内,所述永磁体(20)夹持于所述背板(34)和所述翻边结构(13)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34)朝向所述第二端口(12)的一侧固定有第二弹片(35),所述第二弹片(35)包括固定部(331)和抵接部(332),所述固定部(331)与所述背板(34)固定,所述抵接部(332)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程,许海峰,胡锦炉,劳中建,邢映彪,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通达汽车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