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叶片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93308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05 14:28
本技术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人机叶片防护装置,包括桨叶防护组件,桨叶防护组件安装到无人机的的一端设置的电机上,桨叶防护组件包括连接环,连接环通过螺钉与电机连接,且连接环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斜撑杆,斜撑杆围绕着连接环的中轴线等间距分布,斜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外圈,且无人机的叶片位于外圈内,相对设置的外圈上分别插接有第一弧形件和第二弧形件。本申请通过连接环、斜撑杆和外圈,有效地解决了无人机叶片在复杂环境中容易受到损伤的问题;连接环通过螺钉与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确保了装置的稳定性;斜撑杆提供了额外的支撑,使得外圈能够在无人机发生碰撞时有效地保护叶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无人机,具体涉及一种无人机叶片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无人机在农业、物流、摄影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无人机叶片容易受到碰撞或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叶片损坏或飞行稳定性下降。尤其是在复杂的环境中,如森林、建筑物附近等,叶片的损坏几率更高。

2、现有的无人机防护装置通常只能提供有限的防护效果,且安装过程复杂,不能有效地解决叶片在飞行过程中可能遭受的各种影响;此外,这些防护装置通常没有考虑到气流动力学,可能会影响无人机的飞行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机叶片防护装置,它可以实现,避免无人机的叶片在飞行的过程中受到损伤。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无人机叶片防护装置,包括桨叶防护组件,所述桨叶防护组件安装到无人机的的一端设置的电机上,所述桨叶防护组件包括连接环,所述连接环通过螺钉与电机连接,且连接环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斜撑杆,所述斜撑杆围绕着连接环的中轴线等间距分布,所述斜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外圈,且无人机的叶片位于外圈内,相对设置的外圈上分别插接有第一弧形件和第二弧形件,且第一弧形件和第二弧形件之间相互卡合。

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弧形件的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一卡位板,所述第二弧形件的内侧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二卡位板,所述第一卡位板与第二卡位板之间相互卡合。

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位板的侧面贯穿开设有第一栓接孔,所述第二弧形件的顶部侧面贯穿开设有第二栓接孔。

6、进一步的,所述外圈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插接件,所述插接件的顶部贯穿开设有通槽。

7、进一步的,所述通槽的内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定位凸起,所述第二弧形件的两侧侧面均开设有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一弧形件的两端侧面均开设有第一定位槽。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弧形件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一斜槽,所述第二弧形件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二斜槽。

9、进一步的,所述外圈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导流件,所述导流件设置为喇叭形。

10、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环的上端面贯穿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围绕着连接环的中轴线等间距分布。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2、本申请通过连接环、斜撑杆和外圈,有效地解决了无人机叶片在复杂环境中容易受到损伤的问题。连接环通过螺钉与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确保了装置的稳定性。斜撑杆提供了额外的支撑,使得外圈能够在无人机发生碰撞时有效地保护叶片。这一设计不仅提高了无人机的耐用性,还降低了维修成本。

13、通过第一弧形件和第二弧形件的相互卡合设计,本专利技术形成了一个弧形防护罩,以提供对无人机上方机身的额外防护。这一设计解决了现有防护装置安装过程复杂、操作难度大的问题,同时也增强了装置的稳定性。

14、本申请还在外圈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导流件,导流件设置为喇叭形,以加快气体的流动速度。这一设计解决了现有防护装置可能会影响无人机的飞行性能的问题,如降低飞行速度或稳定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机叶片防护装置,包括桨叶防护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桨叶防护组件(1)安装到无人机的一端设置的电机上,所述桨叶防护组件(1)包括连接环(11),所述连接环(11)通过螺钉与电机连接,且连接环(1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斜撑杆(12),所述斜撑杆(12)围绕着连接环(11)的中轴线等间距分布,所述斜撑杆(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外圈(13),且无人机的叶片位于外圈(13)内,相对设置的外圈(13)上分别插接有第一弧形件(2)和第二弧形件(3),且第一弧形件(2)和第二弧形件(3)之间相互卡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叶片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件(2)的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一卡位板(21),所述第二弧形件(3)的内侧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二卡位板(32),所述第一卡位板(21)与第二卡位板(32)之间相互卡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人机叶片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位板(21)的侧面贯穿开设有第一栓接孔(211),所述第二弧形件(3)的顶部侧面贯穿开设有第二栓接孔(3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叶片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1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插接件(15),所述插接件(15)的顶部贯穿开设有通槽(15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人机叶片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151)的内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定位凸起(152),所述第二弧形件(3)的两侧侧面均开设有第二定位槽(33),所述第一弧形件(2)的两端侧面均开设有第一定位槽(2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无人机叶片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件(2)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一斜槽(23),所述第二弧形件(3)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二斜槽(3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叶片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13)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导流件(14),所述导流件(14)设置为喇叭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叶片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环(11)的上端面贯穿开设有连接孔(111),所述连接孔(111)围绕着连接环(11)的中轴线等间距分布。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叶片防护装置,包括桨叶防护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桨叶防护组件(1)安装到无人机的一端设置的电机上,所述桨叶防护组件(1)包括连接环(11),所述连接环(11)通过螺钉与电机连接,且连接环(1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斜撑杆(12),所述斜撑杆(12)围绕着连接环(11)的中轴线等间距分布,所述斜撑杆(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外圈(13),且无人机的叶片位于外圈(13)内,相对设置的外圈(13)上分别插接有第一弧形件(2)和第二弧形件(3),且第一弧形件(2)和第二弧形件(3)之间相互卡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叶片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件(2)的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一卡位板(21),所述第二弧形件(3)的内侧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二卡位板(32),所述第一卡位板(21)与第二卡位板(32)之间相互卡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人机叶片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位板(21)的侧面贯穿开设有第一栓接孔(211),所述第二弧形件(3)的顶部侧面贯穿开设有第二栓接孔(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文成崔怀江杨乐乐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建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