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工程基坑支护,具体涉及一种基坑支护止水阻砂装置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这里的陈述仅提供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
技术介绍
,而不必然地构成现有技术。
2、在建筑基坑支护工程中,对于地层水位较高、采取桩锚支护的情况,其施工先设置截水帷幕阻止地下水进入基坑内,再进行排桩的施工,然后降水井降低基坑内的水位,达到要求后进行土方开挖,并在相应的设计位置施工锚杆。在施工中出现基坑外水位较高,且水压力较大的情况,一般多采用自进式锚杆,锚杆施工穿过截水帷幕,达到足够的锚固长度时,才能发挥其锚固作用。
3、在此情况下,基坑外的水、泥砂会沿着锚杆的杆体流出,锚杆注浆时更加大了基坑外的水压力,沿着锚杆杆体涌出大量的水、泥砂、浆液等的混合物,造成锚杆杆体周围孔壁扩大,不能起到锚固作用,对基坑侧壁稳定造成威胁,若不能及时封堵,造成大量水、泥砂流失,甚至造成周围建筑物或构筑物的沉降。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坑支护止水阻砂装置及施工方法,该装置可以止水阻砂、加快锚杆施工速度、保证基坑稳定性。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3、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坑支护止水阻砂装置,包括自进式锚杆,自进式锚杆外侧套设钢套管,所述钢套管内邻近自进式锚杆锚固端充填阻水结构,钢套管内还设置过滤结构,过滤结构与阻水结构相邻接设置,阻水结构和过滤结构之间设置第一分隔板。
4、作
5、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过滤结构设置于钢套管内壁和自进式锚杆杆体之间;所述过滤结构包括过滤网和垫层,过滤网与第一分隔板相邻接设置,过滤网和垫层邻接设置。
6、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垫层底部设置第二分隔板,第一分隔板和第二分隔板外周均设置垫圈,垫圈与钢套管内壁相贴设置;所述垫层采用石子和中粗砂混合而成。
7、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自进式锚杆的锚固端设置承压托盘,钢套管一端与承压托盘相接,钢套管另一端端头设置锯齿结构。
8、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承压托盘和钢套管端部之间设置止水环,自进式锚杆对应于承压托盘外侧设置螺母。
9、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自进式锚杆穿入钢套管中,且自进式锚杆两端均延伸出钢套管;所述钢套管内设置排气管,排气管一端延伸至钢套管底部,另一端由钢套管顶部穿出。
10、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排气管沿钢套管轴向设置,排气管置于自进式锚杆和钢套管内壁之间,排气管底部设置过滤网。
11、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如上所述的基坑支护止水阻砂装置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2、在基坑周边先施工截水帷幕,再施工排桩,进行土方开挖,施工自进式锚杆;在自进式锚杆邻近锚固端套入钢套管;
13、在钢套管内安装排气管,在钢套管内填入垫层,在垫层顶部填入过滤网,在过滤网顶部安设第一分隔板,向钢套管内填入阻水结构;
14、钻进自进式锚杆,钻进达到要求后,自进式锚杆锚固端安装止水环和承压托盘,安装螺母,使承压托盘具有预应力;
15、进行自进式锚杆注浆,浆液凝固后,拆卸螺母、承压托盘、止水环用于其它自进式锚杆的施工。
16、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自进式锚杆及钢套管在排桩之间钻入基坑侧壁内,钢套管上端露出基坑侧壁,下端钻入截水帷幕内,排气管露在基坑侧壁以外;
17、在自进式锚杆顶端安装腰梁,腰梁外侧再安装锚具,进行自进式锚杆张拉,形成预应力。
18、上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19、本专利技术的基坑支护止水阻砂装置,在自进式锚杆外侧套设钢套管,钢套管内充填阻水结构和过滤结构,可以进行止水阻砂,避免自进式锚杆钻进时出现涌水、涌砂的现象,加快锚杆施工的速度,尽早发挥其锚固作用,保证基坑侧壁的稳定性。
20、本专利技术的基坑支护止水阻砂装置,钢套管内的阻水结构由水不漏和干水泥混合而成,在将水不漏、干水泥按拌和均匀填入钢套管后,水不漏、干水泥遇到沿着自进式锚杆杆体留出的水会迅速凝固,阻挡水的流出。
21、本专利技术的基坑支护止水阻砂装置,在阻水结构底部设置过滤结构,过滤结构由垫层和过滤网形成,垫层采用石子、中粗砂,在钢套管内填入过滤网、石子、中粗砂后,可起到过滤水中泥砂的作用,阻挡基坑外泥砂的流失,保证基坑侧壁的土体稳定。
22、本专利技术的基坑支护止水阻砂装置,在钢套管中设置排气管,可以起到注浆时排气作用,减小因注浆产生的压力,保证注浆质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坑支护止水阻砂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自进式锚杆,自进式锚杆外侧套设钢套管,所述钢套管内邻近自进式锚杆锚固端充填阻水结构,钢套管内还设置过滤结构,过滤结构与阻水结构相邻接设置,阻水结构和过滤结构之间设置第一分隔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支护止水阻砂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阻水结构充填于钢套管内壁和自进式锚杆杆体之间;所述阻水结构由水不漏和干水泥混合而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支护止水阻砂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过滤结构设置于钢套管内壁和自进式锚杆杆体之间;所述过滤结构包括过滤网和垫层,过滤网与第一分隔板相邻接设置,过滤网和垫层邻接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坑支护止水阻砂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垫层底部设置第二分隔板,第一分隔板和第二分隔板外周均设置垫圈,垫圈与钢套管内壁相贴设置;所述垫层采用石子和中粗砂混合而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支护止水阻砂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自进式锚杆的锚固端设置承压托盘,钢套管一端与承压托盘相接,钢套管另一端端头设置锯齿结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坑支护止水阻砂装置,其特征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支护止水阻砂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自进式锚杆穿入钢套管中,且自进式锚杆两端均延伸出钢套管;所述钢套管内设置排气管,排气管一端延伸至钢套管底部,另一端由钢套管顶部穿出。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坑支护止水阻砂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排气管沿钢套管轴向设置,排气管置于自进式锚杆和钢套管内壁之间,排气管底部设置过滤网。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基坑支护止水阻砂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自进式锚杆及钢套管在排桩之间钻入基坑侧壁内,钢套管上端露出基坑侧壁,下端钻入截水帷幕内,排气管露在基坑侧壁以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坑支护止水阻砂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自进式锚杆,自进式锚杆外侧套设钢套管,所述钢套管内邻近自进式锚杆锚固端充填阻水结构,钢套管内还设置过滤结构,过滤结构与阻水结构相邻接设置,阻水结构和过滤结构之间设置第一分隔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支护止水阻砂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阻水结构充填于钢套管内壁和自进式锚杆杆体之间;所述阻水结构由水不漏和干水泥混合而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支护止水阻砂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过滤结构设置于钢套管内壁和自进式锚杆杆体之间;所述过滤结构包括过滤网和垫层,过滤网与第一分隔板相邻接设置,过滤网和垫层邻接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坑支护止水阻砂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垫层底部设置第二分隔板,第一分隔板和第二分隔板外周均设置垫圈,垫圈与钢套管内壁相贴设置;所述垫层采用石子和中粗砂混合而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支护止水阻砂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自进式锚杆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峰,武洪晶,许敬书,许涛,李娜,
申请(专利权)人:德州夯实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