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车充电桩,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充电设备。
技术介绍
1、随着电车日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电车的充电问题也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对于一些私人车位,现有的充电桩安装在车位的一侧,占据了车位的部分位置,对用户停车造成一定影响。并且这些充电桩在使用完毕后,需要用户自行将电线卷绕收纳,使用不够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智能充电设备。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3、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智能充电设备,包括:
4、外壳,所述外壳中限定出安装腔;
5、充电组件,安装在所述安装腔中,所述充电组件包括电源主体、线缆和充电接头,所述线缆连接在所述电源主体和所述充电接头之间,所述线缆随所述充电接头能够移动于所述安装腔的内外部;
6、驱动组件,安装在所述安装腔中,所述驱动组件带动所述线缆相对所述安装腔移动。
7、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智能充电设备,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利用驱动组件控制线缆和充电接头移动,使得智能充电设备能够悬挂使用,不占车位地方,自动收纳和伸出线缆,使用十分方便。
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传动带和滚轮组,所述传动带套接在所述滚轮组上,所述第一电机能够驱动所述滚轮组正反转动,所述传动带与所述线缆连接以带动所述线缆相对所述安装腔移动。
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驱
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安装腔中还安装有拖链,所述拖链的一端为固定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腔的底部,所述拖链靠近所述固定端的部分链体搭接在所述安装腔的底壁上,所述驱动组件安装在所述安装腔的上部,所述拖链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拖链靠近所述自由端的部分链体从所述安装腔的底部朝上部变向延伸,所述自由端与所述滑座固定连接,所述电源主体靠近所述固定端,所述线缆穿设于所述拖链并从所述自由端引出。
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安装腔的底部上安装有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限位杆,两个所述限位杆之间间隔限定出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拖链的长度方向,所述拖链的部分链体位于所述限位槽中。
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轨上安装有两个行程开关,两个所述行程开关用于限制所述滑座在所述导轨上的滑动行程。
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安装腔中安装有托轮,若干托轮分布在所述线缆相对所述安装腔的移动路径上,所述线缆搭接在所述托轮上。
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外壳的外部安装有显示屏。
1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安装在所述外壳上,所述外壳能够相对所述支架进行转动。
1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外壳呈长方体盒状,所述支架的轴向垂直与所述外壳的长度方向,所述线缆从所述外壳在长度方向上的一侧面引出,所述支架和所述外壳之间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所述外壳相对所述支架进行转动。
17、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300)包括第一电机(310)、传动带(320)和滚轮组(330),所述传动带(320)套接在所述滚轮组(330)上,所述第一电机(310)能够驱动所述滚轮组(330)正反转动,所述传动带(320)与所述线缆(220)连接以带动所述线缆(220)相对所述安装腔(101)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300)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安装腔(101)内的导轨(340)和滑动安装在所述导轨(340)上的滑座(350),所述传动带(320)的局部带体与所述滑座(350)固定连接,所述线缆(220)与所述滑座(350)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101)中还安装有拖链(400),所述拖链(400)的一端为固定端(410)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腔(101)的底部,所述拖链(400)靠近所述固定端(410)的部分链体搭接在所述安装腔(101)的底壁上,所述驱动组件(300)安装在所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101)的底部上安装有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限位杆(110),两个所述限位杆(110)之间间隔限定出限位槽(111),所述限位槽(111)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拖链(400)的长度方向,所述拖链(400)的部分链体位于所述限位槽(111)中。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340)上安装有两个行程开关(360),两个所述行程开关(360)用于限制所述滑座(350)在所述导轨(340)上的滑动行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101)中安装有托轮(120),若干托轮(120)分布在所述线缆(220)相对所述安装腔(101)的移动路径上,所述线缆(220)搭接在所述托轮(120)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0)的外部安装有显示屏(500)。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智能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架(600),所述支架(600)安装在所述外壳(100)上,所述外壳(100)能够相对所述支架(600)进行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智能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0)呈长方体盒状,所述支架(600)的轴向垂直与所述外壳(100)的长度方向,所述线缆(220)从所述外壳(100)在长度方向上的一侧面引出,所述支架(600)和所述外壳(100)之间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所述外壳(100)相对所述支架(600)进行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300)包括第一电机(310)、传动带(320)和滚轮组(330),所述传动带(320)套接在所述滚轮组(330)上,所述第一电机(310)能够驱动所述滚轮组(330)正反转动,所述传动带(320)与所述线缆(220)连接以带动所述线缆(220)相对所述安装腔(101)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300)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安装腔(101)内的导轨(340)和滑动安装在所述导轨(340)上的滑座(350),所述传动带(320)的局部带体与所述滑座(350)固定连接,所述线缆(220)与所述滑座(350)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101)中还安装有拖链(400),所述拖链(400)的一端为固定端(410)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腔(101)的底部,所述拖链(400)靠近所述固定端(410)的部分链体搭接在所述安装腔(101)的底壁上,所述驱动组件(300)安装在所述安装腔(101)的上部,所述拖链(400)的另一端为自由端(420),所述拖链(400)靠近所述自由端(420)的部分链体从所述安装腔(101)的底部朝上部变向延伸,所述自由端(420)与所述滑座(350)固定连接,所述电源主体(210)靠近所述固定端(410),所述线缆(220)穿设于所述拖链(400)并从所述自由端(420)引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振平,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聚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