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顶升纠偏,尤其涉及一种不入楼注浆顶升纠偏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年代久远的建筑物越来越多,会因地基出现不同程度的沉降而低洼、倾斜,特别在周围新建筑物的映衬下,使得老建筑物的地基洼地凸显,且很容易发生周期性内涝影响居住品质。这样就要采用顶升纠偏技术来解决沉降及倾斜;传统的顶升纠偏需要腾空搬迁、需要占用室内空间作为施工场地,施工过程免不了要破坏装饰、建筑、结构,免不了要制造较多的建筑垃圾,顶升结束恢复、加固工作量大,重新装修才能入住,整体而言,基础得不到纠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不入楼注浆顶升纠偏装置,施工过程均在建筑物外围对建筑物上部结构和基础整体顶升纠偏,使得住户无需腾空搬迁,并在施工过程中不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
2、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这种不入楼注浆顶升纠偏装置包括需顶升和/或纠偏的建筑物,所述建筑物外侧的一边侧处设有注浆组件,所述注浆组件的出浆点位于所述建筑物的筏板底下,且所述出浆点与所述筏板之间的间距大于三米,且所述注浆组件的出浆点靠近于所述建筑物的重心横向线;所述建筑物外周设置止浆墙,且相邻的所述止浆墙之间闭合设置,所述止浆墙底部超出筏板底部至少5m;所述建筑物的内墙面或外墙面设有沉降观测点,所述建筑物的顶部设有倾斜观测点,所述止浆墙的内侧和外侧均设有超孔隙水压力传感器。
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与现有技术相比,施工过程均在建筑物外围对建筑物上部结构和基础整体顶升纠偏
4、作为优选,所述注浆组件包括工作井和注浆管,所述工作井设置在所述建筑物的外侧处,所述注浆管设有若干根并沿所述建筑物外侧的一边侧边长方向排列设置;所述注浆管包括水平注浆管和倾斜注浆管,所述水平注浆管的设置位于所述工作井内,所述倾斜注浆管的设置位于所述工作井外,且所述水平注浆管和所述倾斜注浆管的出浆点均位于所述筏板底下并两者之间的间距大于三米;通过在建筑物外围设置水平和倾斜注浆管向其地基内目标区域注浆,径向挤密加固地基土体,使得竖向作用力成为最大主应力并对土体产生向上的力,从而控制基础和上部结构整体抬升,纠偏的同时按所需高度整体抬升。
5、作为优选,在所述建筑物以顶升为主时,所述注浆管的出浆点均靠近于所述建筑物的重心横向线,在所述建筑物以纠偏为主时,相邻的所述注浆管之间呈交错设置,其中一根所述注浆管的出浆点靠近于所述建筑物的重心横向线,另一根所述注浆管的出浆点与所述建筑物的重心横向线相距两米以上;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建筑物既能顶升或纠偏,又能便于形成顶升和纠偏合力来实现顶升及纠偏。
6、作为优选,所述止浆墙的高度为出浆点与地表之间深度的1.5至2倍;这样使得注浆管向其地基内目标区域注浆时,防止浆液流出至止浆墙外。
7、作为优选,所述止浆墙采用钢板桩墙或注浆幕墙或二者的结合;采用上述三种止浆墙方式,可以根据现场施工需求而选择,便于施工。
8、作为优选,所述沉降观测点设置在所述建筑物的外墙面或内墙面的同一水平面上,且同一水面上的同一条轴线上的所述沉降观测点的个数大于三个;通过设置三个以上沉降观测点,使得沉降观测更为准确,确保施工安全。
9、作为优选,所述超孔隙水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止浆墙的内侧和外侧之间的垂距为一米,且所述超孔隙水压力传感器在每道所述止浆墙内侧和外侧至少设有两对;施工人员能通过超孔隙水压力传感器能及时观测到注浆量对建筑物顶升量的控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不入楼注浆顶升纠偏装置,包括需顶升和/或纠偏的建筑物(1),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物(1)外侧的一边侧处设有注浆组件(2),所述注浆组件(2)的出浆点(21)位于所述建筑物(1)的筏板底下,且所述出浆点(21)与所述筏板之间的间距大于三米,且所述注浆组件(2)的出浆点(21)靠近于所述建筑物(1)的重心横向线(11);所述建筑物(1)外侧周设置止浆墙(3),且相邻的所述止浆墙(3)之间闭合设置,所述止浆墙(3)底部超出筏板底部至少5m;所述建筑物(1)的内墙面或外墙面设有沉降观测点(4),所述建筑物(1)的顶部设有倾斜观测点(5),所述止浆墙(3)的内侧和外侧均设有超孔隙水压力传感器(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入楼注浆顶升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组件(2)包括工作井(23)和注浆管(22),所述工作井(23)设置在所述建筑物(1)的外侧处,所述注浆管(22)设有若干根并沿所述建筑物(1)外侧的一边侧边长方向排列设置;所述注浆管(22)包括水平注浆管(22-1)和倾斜注浆管(22-2),所述水平注浆管(22-1)的设置位于所述工作井(23)内,所述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不入楼注浆顶升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建筑物(1)以顶升为主时,所述注浆管(22)的出浆点(21)均靠近于所述建筑物(1)的重心横向线(11),在所述建筑物(1)以纠偏为主时,相邻的所述注浆管(22)之间呈交错设置,其中一根所述注浆管(22)的出浆点(21)靠近于所述建筑物(1)的重心横向线(11),另一根所述注浆管(22)的出浆点(21)与所述建筑物(1)的重心横向线(11)相距两米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入楼注浆顶升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浆墙(3)的高度为出浆点(21)与地表之间深度的1.5至2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不入楼注浆顶升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浆墙(3)采用钢板桩墙或注浆幕墙或二者的结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入楼注浆顶升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观测点(4)设置在所述建筑物(1)的外墙面或内墙面的同一水平面上,且同一水面上的同一条轴线上的所述沉降观测点(4)的个数大于三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入楼注浆顶升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孔隙水压力传感器(6)与所述止浆墙(3)的内侧和外侧之间的垂距为一米,且所述超孔隙水压力传感器(6)在每道所述止浆墙(3)上至少设有两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入楼注浆顶升纠偏装置,包括需顶升和/或纠偏的建筑物(1),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物(1)外侧的一边侧处设有注浆组件(2),所述注浆组件(2)的出浆点(21)位于所述建筑物(1)的筏板底下,且所述出浆点(21)与所述筏板之间的间距大于三米,且所述注浆组件(2)的出浆点(21)靠近于所述建筑物(1)的重心横向线(11);所述建筑物(1)外侧周设置止浆墙(3),且相邻的所述止浆墙(3)之间闭合设置,所述止浆墙(3)底部超出筏板底部至少5m;所述建筑物(1)的内墙面或外墙面设有沉降观测点(4),所述建筑物(1)的顶部设有倾斜观测点(5),所述止浆墙(3)的内侧和外侧均设有超孔隙水压力传感器(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入楼注浆顶升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组件(2)包括工作井(23)和注浆管(22),所述工作井(23)设置在所述建筑物(1)的外侧处,所述注浆管(22)设有若干根并沿所述建筑物(1)外侧的一边侧边长方向排列设置;所述注浆管(22)包括水平注浆管(22-1)和倾斜注浆管(22-2),所述水平注浆管(22-1)的设置位于所述工作井(23)内,所述倾斜注浆管(22-2)的设置位于所述工作井(23)外,且所述水平注浆管(22-1)和所述倾斜注浆管(22-2)的出浆点(21)均位于所述筏板底下并两者之间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四明,卞士海,万艺,黄旭辉,江嘉伦,武亚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岩土基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