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润滑度的平衡车连接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89383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02 00:52
一种高润滑度的平衡车连接轴,实心轴套设在第一润滑圈内,第一润滑圈套设在空心轴内,第二润滑圈与空心轴套接,第三润滑圈与空心轴套接,第一限位轴套与第二润滑圈套接,第二限位轴套与第三润滑圈套接。本技术通过第一润滑圈设置在实心轴与空心轴之间、第二润滑圈设置在空心轴与第一限位轴套之间,第三润滑圈设置在空心轴与第二限位轴套之间,解决了现有的平衡车的连接轴与车架之间没有润滑套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平衡车连接轴,尤其是一种高润滑度的平衡车连接轴


技术介绍

1、平衡车,又叫体感车、思维车、摄位车等,市场上主要有独轮和双轮两类,其运作原理主要是建立在一种被称为动态稳定的基本原理上,利用车体内部的陀螺仪和加速度传感器,来检测车体姿态的变化,并利用伺服控制系统,精确地驱动电机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保持系统的平衡,是现代人用来作为代步工具、休闲娱乐的一种新型的绿色环保的产物,车辆本身的自动平衡能力出众,以内置的精密固态陀螺仪来判断车身所处的资势状态,透过精密且高速的中央微处理器计算出适当的指令后,驱动马达来做到平衡的效果,在现代社会中平衡车已经成为人们绿色出行与娱乐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一款电动智能车辆。现有平衡车的左右车架由钢管进行活动连接,长时间使用后钢管与车架摩擦会导致摩擦力的增加,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的平衡车的连接轴与车架之间没有润滑套。


技术实现思路

1、一种高润滑度的平衡车连接轴,实心轴套设在第一润滑圈内,第一润滑圈套设在空心轴内,第二润滑圈与空心轴套接,第三润滑圈与空心轴套接,第一限位轴套与第二润滑圈套接,第二限位轴套与第三润滑圈套接。本技术通过第一润滑圈设置在实心轴与空心轴之间、第二润滑圈设置在空心轴与第一限位轴套之间,第三润滑圈设置在空心轴与第二限位轴套之间,解决了现有的平衡车的连接轴与车架之间没有润滑套的问题。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高润滑度的平衡车连接轴,其特征在于,包括:实心轴、空心轴、第一润滑圈、左端盖、右端盖、第一限位轴套、第二润滑圈、第二限位轴套、第三润滑圈,实心轴套设在第一润滑圈内,第一润滑圈套设在空心轴内,第二润滑圈与空心轴套接,第三润滑圈与空心轴套接,第一限位轴套与第二润滑圈套接,第二限位轴套与第三润滑圈套接。

4、进一步设置,空心轴包括:内管、外管、结构加强筋,内管与外管之间设置有结构加强筋,外管一端外侧设置有第一外螺纹,外管另一端外侧设置有第二外螺纹。

5、进一步设置,第一润滑圈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翻边,第一润滑圈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翻边,第一润滑圈套设在内管内,第一翻边设置在内管的一侧端面,第二翻边设置在内管的另一侧端面。

6、进一步设置,第二润滑圈的一端设置有第三翻边,第二润滑圈的另一端设置有第四翻边。

7、进一步设置,第一限位轴套外圆周外侧设置有第一嵌入安装槽,第一限位轴套内侧设置有第一限位槽、第一限位柱。

8、进一步设置,第二润滑圈套设在第一限位轴套内,第三翻边设置在第一限位轴套的一侧端面,第四翻边设置在第一限位轴套的另一侧端面。

9、进一步设置,第三润滑圈的一端设置有第五翻边,第三润滑圈的另一端设置有第六翻边。

10、进一步设置,第二限位轴套外圆周外侧设置有第二嵌入安装槽,第二限位轴套内侧设置有第二限位槽、第二限位柱。

11、进一步设置,第三润滑圈套设在第二限位轴套内,第五翻边设置在第二限位轴套的一侧端面,第六翻边设置在第二限位轴套的另一侧端面。

12、进一步设置,左端盖内设:第一内螺纹、第一中心孔,实心轴穿过第一中心孔,第一内螺纹与第一外螺纹连接,右端盖内设:第二内螺纹、第二中心孔,实心轴穿过第二中心孔,第二内螺纹与第二外螺纹连接。

13、本技术通过第一润滑圈设置在实心轴与空心轴之间、第二润滑圈设置在空心轴与第一限位轴套之间,第三润滑圈设置在空心轴与第二限位轴套之间,解决了现有的平衡车的连接轴与车架之间没有润滑套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润滑度的平衡车连接轴,其特征在于,包括:实心轴(1)、空心轴(2)、第一润滑圈(3)、左端盖(4)、右端盖(5)、第一限位轴套(6)、第二润滑圈(64)、第二限位轴套(7)、第三润滑圈(74),实心轴(1)套设在第一润滑圈(3)内,第一润滑圈(3)套设在空心轴(2)内,第二润滑圈(64)与空心轴(2)套接,第三润滑圈(74)与空心轴(2)套接,第一限位轴套(6)与第二润滑圈(64)套接,第二限位轴套(7)与第三润滑圈(74)套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润滑度的平衡车连接轴,其特征在于,空心轴(2)包括:内管(21)、外管(22)、结构加强筋(23),内管(21)与外管(22)之间设置有结构加强筋(23),外管(22)一端外侧设置有第一外螺纹(24),外管(22)另一端外侧设置有第二外螺纹(2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润滑度的平衡车连接轴,其特征在于,第一润滑圈(3)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翻边(31),第一润滑圈(3)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翻边(32),第一润滑圈(3)套设在内管(21)内,第一翻边(31)设置在内管(21)的一侧端面,第二翻边(32)设置在内管(21)的另一侧端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润滑度的平衡车连接轴,其特征在于,第二润滑圈(64)的一端设置有第三翻边(65),第二润滑圈(64)的另一端设置有第四翻边(6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润滑度的平衡车连接轴,其特征在于,第一限位轴套(6)外圆周外侧设置有第一嵌入安装槽(61),第一限位轴套(6)内侧设置有第一限位槽(62)、第一限位柱(6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润滑度的平衡车连接轴,其特征在于,第二润滑圈(64)套设在第一限位轴套(6)内,第三翻边(65)设置在第一限位轴套(6)的一侧端面,第四翻边(66)设置在第一限位轴套(6)的另一侧端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润滑度的平衡车连接轴,其特征在于,第三润滑圈(74)的一端设置有第五翻边(75),第三润滑圈(74)的另一端设置有第六翻边(7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润滑度的平衡车连接轴,其特征在于,第二限位轴套(7)外圆周外侧设置有第二嵌入安装槽(71),第二限位轴套(7)内侧设置有第二限位槽(72)、第二限位柱(7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高润滑度的平衡车连接轴,其特征在于,第三润滑圈(74)套设在第二限位轴套(7)内,第五翻边(75)设置在第二限位轴套(7)的一侧端面,第六翻边(76)设置在第二限位轴套(7)的另一侧端面。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润滑度的平衡车连接轴,其特征在于,左端盖(4)内设:第一内螺纹(41)、第一中心孔(42),实心轴(1)穿过第一中心孔(42),第一内螺纹(41)与第一外螺纹(24)连接,右端盖(5)内设:第二内螺纹(51)、第二中心孔(52),实心轴(1)穿过第二中心孔(52),第二内螺纹(51)与第二外螺纹(25)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润滑度的平衡车连接轴,其特征在于,包括:实心轴(1)、空心轴(2)、第一润滑圈(3)、左端盖(4)、右端盖(5)、第一限位轴套(6)、第二润滑圈(64)、第二限位轴套(7)、第三润滑圈(74),实心轴(1)套设在第一润滑圈(3)内,第一润滑圈(3)套设在空心轴(2)内,第二润滑圈(64)与空心轴(2)套接,第三润滑圈(74)与空心轴(2)套接,第一限位轴套(6)与第二润滑圈(64)套接,第二限位轴套(7)与第三润滑圈(74)套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润滑度的平衡车连接轴,其特征在于,空心轴(2)包括:内管(21)、外管(22)、结构加强筋(23),内管(21)与外管(22)之间设置有结构加强筋(23),外管(22)一端外侧设置有第一外螺纹(24),外管(22)另一端外侧设置有第二外螺纹(2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润滑度的平衡车连接轴,其特征在于,第一润滑圈(3)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翻边(31),第一润滑圈(3)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翻边(32),第一润滑圈(3)套设在内管(21)内,第一翻边(31)设置在内管(21)的一侧端面,第二翻边(32)设置在内管(21)的另一侧端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润滑度的平衡车连接轴,其特征在于,第二润滑圈(64)的一端设置有第三翻边(65),第二润滑圈(64)的另一端设置有第四翻边(6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润滑度的平衡车连接轴,其特征在于,第一限位轴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周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金仕捷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