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隐藏式联动防夹手结构及使用该结构的智能门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89153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02 00:49
本实用为一种隐藏式联动防夹手结构及使用该结构的智能门锁,包括面板组件,所述面板组件端部形成有第一容置空间,所述面板组件两侧外壁相贯通以形成第二容置空间;锁体,所述面板组件与所述锁体连接;拨片传动柱,所述拨片传动柱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中并且与所述面板组件转动连接;解锁拨片,所述解锁拨片一端与所述拨片传动柱靠近所述锁体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锁体内的锁舌连接;应急开锁把手,所述应急开锁把手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置空间中,其一端与所述拨片传动柱连接,另一端能够在所述第二容置空间中摆动,以驱动锁舌收缩。所述应急开锁把手5可以阻挡手从所述面板组件的一侧穿到另一侧,伸入门板和门框之间,防止开关门夹手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智能锁,尤其涉及一种隐藏式联动防夹手结构及使用该结构的智能门锁


技术介绍

1、智能门锁作为智能家居产品,已广泛用于家装。目前,智能门锁从横把手结构形式慢慢演变为全把手结构形式,全把手的智能门锁没有单独设置把手,在门锁的侧面设有内凹结构,开关门时该内凹结构为抓手位置实现开关门。

2、在实际应用中,门的开关形式分为左开门或右开门,但智能门锁的结构都相对统一,这样就存在,当智能门锁的内凹结构设置在靠近门框一侧时,因为门框和智能门锁之间的距离较小,在利用内凹结构作为抓手开关门时容易被夹伤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隐藏式联动防夹手结构及使用该结构的智能门锁,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现有智能门锁容易夹手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现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隐藏式联动防夹手结构,包括:

4、面板组件,所述面板组件端部形成有第一容置空间,所述面板组件长度方向的两侧外壁相贯通以形成第二容置空间;

5、锁体,所述面板组件与所述锁体连接;

6、拨片传动柱,所述拨片传动柱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中并且与所述面板组件转动连接;

7、解锁拨片,所述解锁拨片一端与所述拨片传动柱靠近所述锁体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锁体内的锁舌连接;

8、应急开锁把手,所述应急开锁把手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置空间中,其一端与所述拨片传动柱连接,另一端能够在所述第二容置空间中摆动,以驱动锁舌收缩。

9、作为优选,所述面板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后面板、面板饰板以及面板支架,所述后面板靠近所述面板饰板一侧的端部上形成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上形成有第一安装孔,所述拨片传动柱的一端插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孔中,所述面板饰板长度方向的两侧外壁相贯通以形成第二容置空间,所述面板支架上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拨片传动柱的另一端插装在所述第二安装孔中,所述面板支架与所述锁体连接。

10、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凸台上形成有第一安装部,所述拨片传动柱外壁上设有多个第一啮合齿,所述应急开锁把手靠近所述拨片传动柱的一端端部设有第二安装孔和多个第二啮合齿,所述第一安装部至少部分伸入所述第二安装孔中,所述第二啮合齿与所述第一啮合齿啮合。

11、作为优选,所述应急开锁把手包括连接部和握持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后面板平行设置,所述握持部与所述后面板垂直设置,所述第二啮合齿设置在所述连接部的端部上,所述第二安装孔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上。

12、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安装部包括安装圆台,所述安装圆台朝向所述面板饰板的一端上设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伸入所述第二安装孔内,所述连接部端面与所述安装圆台端面抵接。

13、作为优选,所述拨片传动柱包括传动柱主体,所述传动柱主体朝向所述后面板的一端端面上设有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第一安装孔插接,所述传动柱主体朝向所述后面板的一端端面与所述第一凸台端面抵持,所述第一啮合齿设置在所述传动柱主体朝向所述后面板的一端端部外壁上。

14、作为优选,所述传动柱主体靠近所述锁体一端端部上设有安装槽,所述解锁拨片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槽插接,所述解锁拨片的另一端与所述锁体连接。

15、作为优选,多个所述第一啮齿形成第一异形齿轮,多个所述第二啮齿形成第二异形齿轮。

16、作为优选,所述握持部在所述第二容置空间摆动的第一极限位置和第二极限位置与所述拨片传动柱轴线形成的夹角为60°。

17、本实用还公开了一种智能门锁,应用了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隐藏式联动防夹手结构。

18、有益效果:本实用提供的一种隐藏式联动防夹手结构及智能门锁,应急开锁把手隐藏在面板组件形成的第二容置空间内,较为美观相较于现有技术中旋转旋钮进行解锁更加省力。而且所述应急开锁把手5可以阻挡手从所述面板组件的一侧穿到另一侧,伸入门板和门框之间,防止开关门夹手的问题。左右开向的门都可通过拉动应急开锁把手5开锁,并且不用调整开门方向。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隐藏式联动防夹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隐藏式联动防夹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后面板、面板饰板以及面板支架,所述后面板靠近所述面板饰板一侧的端部上形成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上形成有第一安装孔,所述拨片传动柱的一端插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孔中,所述面板饰板长度方向的两侧外壁相贯通以形成第二容置空间,所述面板支架上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拨片传动柱的另一端插装在所述第二安装孔中,所述面板支架与所述锁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隐藏式联动防夹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台上形成有第一安装部,所述拨片传动柱外壁上设有多个第一啮合齿,所述应急开锁把手靠近所述拨片传动柱的一端端部设有第三安装孔和多个第二啮合齿,所述第一安装部至少部分伸入所述第三安装孔中,所述第二啮合齿与所述第一啮合齿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隐藏式联动防夹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应急开锁把手包括连接部和握持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后面板平行设置,所述握持部与所述后面板垂直设置,所述第二啮合齿设置在所述连接部的端部上,所述第二安装孔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隐藏式联动防夹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包括安装圆台,所述安装圆台朝向所述面板饰板的一端上设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伸入所述第二安装孔内,所述连接部端面与所述安装圆台端面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隐藏式联动防夹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拨片传动柱包括传动柱主体,所述传动柱主体朝向所述后面板的一端端面上设有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第一安装孔插接,所述传动柱主体朝向所述后面板的一端端面与所述第一凸台端面抵持,所述第一啮合齿设置在所述传动柱主体朝向所述后面板的一端端部外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隐藏式联动防夹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柱主体靠近所述锁体一端端部上设有安装槽,所述解锁拨片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槽插接,所述解锁拨片的另一端与所述锁体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隐藏式联动防夹手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啮合齿形成第一异形齿轮,多个所述第二啮合齿形成第二异形齿轮。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隐藏式联动防夹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部在所述第二容置空间摆动的第一极限位置和第二极限位置与所述拨片传动柱轴线形成的夹角为60°。

10.一种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应用了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隐藏式联动防夹手结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隐藏式联动防夹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隐藏式联动防夹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后面板、面板饰板以及面板支架,所述后面板靠近所述面板饰板一侧的端部上形成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上形成有第一安装孔,所述拨片传动柱的一端插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孔中,所述面板饰板长度方向的两侧外壁相贯通以形成第二容置空间,所述面板支架上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拨片传动柱的另一端插装在所述第二安装孔中,所述面板支架与所述锁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隐藏式联动防夹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台上形成有第一安装部,所述拨片传动柱外壁上设有多个第一啮合齿,所述应急开锁把手靠近所述拨片传动柱的一端端部设有第三安装孔和多个第二啮合齿,所述第一安装部至少部分伸入所述第三安装孔中,所述第二啮合齿与所述第一啮合齿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隐藏式联动防夹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应急开锁把手包括连接部和握持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后面板平行设置,所述握持部与所述后面板垂直设置,所述第二啮合齿设置在所述连接部的端部上,所述第二安装孔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隐藏式联动防夹手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祺云沈耀益彭文清何先章任军翔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凯迪仕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