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裂缝监测数据异常分类及识别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裂缝监测数据异常分类及识别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881692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02 00: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裂缝监测数据异常分类及识别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基于原始数据段中所有相邻的两个数据的差值的绝对值将原始数据段分割为N个子数据段;将长度大于24的子数据段作为初步正常子数据段,将长度小于或等于24的子数据段作为疑似异常子数据段;将相邻的疑似异常子数据段进行合并,得到合并后的疑似异常子数据段;分别判断每个合并后的疑似异常子数据段为“飞点”、“来回跳变”或“持续跳变”异常形态;分别判断相邻的两个初步正常子数据段或两个相隔“飞点”异常形态的初步正常子数据段为“台阶”异常形态或正常数据形态,直至完成所有初步正常子数据段的判断。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监测数据的可信度较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裂缝监测,尤其涉及一种裂缝监测数据异常分类及识别方法


技术介绍

1、裂缝监测数据是一种物联网数据。裂缝传感器安装在全国各地灾害体周围,通过网络进行连接,每天向数据平台发送数以万计的数据。这些数据让地质监测人员能够实时监控灾害体的位移数据,通过分析预测灾害体未来的变化,可以对灾害体进行预警,及时同时附近居民进行转移,降低自然灾害后人民生命财产损失。

2、裂缝计传感器监测的变量是灾害体的位移,在数据收集的过程中,测量数据的环境变化可能会发生变化,具有不稳定性,因此监测数据会产生高度依赖于环境和被监测的现象,比如不确定数据、错误数据、噪声数据或者周期数据。对于地质灾害监测来说,将异常数据错误的辨认为正常数据的成本是非常高的,可能会降低数据的可信度,让居民对预警消息产生怀疑。

3、目前,现有裂缝计传感器监测数据的可信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裂缝监测数据异常分类及识别方法,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监测数据的可信度较低的技术问题。

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裂缝监测数据异常分类及识别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3、获取原始数据段中所有相邻的两个数据的差值的绝对值,并基于原始数据段中所有相邻的两个数据的差值的绝对值将原始数据段分割为n个子数据段;

4、分别判断每个子数据段的长度是否大于24,将长度大于24的子数据段作为初步正常子数据段,将长度小于或等于24的子数据段作为疑似异常子数据段;

<p>5、将相邻的疑似异常子数据段进行合并,得到合并后的疑似异常子数据段;

6、分别判断每个合并后的疑似异常子数据段的长度是否大于24,将长度小于或等于24的合并后的疑似异常子数据段归类为“飞点”异常形态,并判断长度大于24的合并后的疑似异常子数据段是否包括一个波峰数据段和一个波谷数据段,且单独的波峰数据段为正常数据段,单独的波谷数据段为正常数据段,波峰数据段中的任意波峰数据与波谷数据段中的任意波谷数据的差值均大于10mm,若是,将长度大于24的合并后的疑似异常子数据段归类为“来回跳变”异常形态,否则,将长度大于24的合并后的疑似异常子数据段归类为“持续跳变”异常形态;

7、分别判断相邻的两个初步正常子数据段或两个相隔“飞点”异常形态的初步正常子数据段中的前一个初步正常子数据段的最后一个数据与当前初步正常子数据段的第一个数据的差值的绝对值是否大于6mm,若是,将两个初步正常子数据段归类为“台阶”异常形态,否则,将两个初步正常子数据段归类为正常数据形态,直至完成所有初步正常子数据段的判断。

8、优选的,正常数据形态包括三种类型的数据形态,其中,第一种正常数据形态为长度大于24的子数据段中的所有数据都在(a-2mm,a+2mm)的区间内波动,a为固定基准值;第二种正常数据形态为长度大于24的子数据段中的所有数据都在(b-2mm,b+2mm)的区间内波动,b为具有上升趋势的基准值;第三种正常数据形态为长度大于24的子数据段中的所有数据都在(c-2mm,c+2mm)的区间内波动,c为具有下降趋势的基准值。

9、优选的,“飞点”异常形态为长度小于或等于24的子数据段中的第一个数据与前一个子数据段的最后一个数据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4mm,且最后一个数据与后一个子数据段的第一个数据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4mm。

10、优选的,“台阶”异常形态为长度大于24的子数据段中的前半段和后半段均为正常数据段,但前半段的最后一个数据与后半段的第一个数据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6mm。

11、优选的,“来回跳变”异常形态为长度大于24的子数据段中包括一个波峰数据段和一个波谷数据段,且单独的波峰数据段为正常数据段,单独的波谷数据段为正常数据段,波峰数据段中的任意波峰数据与波谷数据段中的任意波谷数据的差值均大于10mm。

12、优选的,“持续跳变”异常形态为长度大于24的子数据段且不属于正常数据形态、“台阶”异常形态和“来回跳变”异常形态。

13、优选的,基于原始数据段中所有相邻的两个数据的差值的绝对值将原始数据段分割为n个子数据段包括:

14、在当前数据与前一数据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2mm的情况下,将当前数据作为当前子数据段的第一个数据,将当前数据的前一个数据作为前一个子数据段的最后一个数据;

15、对原始数据段中的所有数据进行判断,直至完成原始数据段的分割,得到n个子数据段。

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所述方法。

17、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对裂缝监测数据的大量数据分析,确定数据的正常形态和异常形态,并且对异常形态进行识别与分类,能够增强裂缝监测设备的数据质量,有利于解决误报警的情况。同时对裂缝监测设备的异常形态进行分析能够出筛选出问题监测设备,以使运维人员能够及时进行修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裂缝监测数据异常分类及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正常数据形态包括三种类型的数据形态,其中,第一种正常数据形态为长度大于24的子数据段中的所有数据都在(a-2mm,a+2mm)的区间内波动,a为固定基准值;第二种正常数据形态为长度大于24的子数据段中的所有数据都在(b-2mm,b+2mm)的区间内波动,b为具有上升趋势的基准值;第三种正常数据形态为长度大于24的子数据段中的所有数据都在(c-2mm,c+2mm)的区间内波动,c为具有下降趋势的基准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飞点”异常形态为长度小于或等于24的子数据段中的第一个数据与前一个子数据段的最后一个数据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4mm,且最后一个数据与后一个子数据段的第一个数据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4m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台阶”异常形态为长度大于24的子数据段中的前半段和后半段均为正常数据段,但前半段的最后一个数据与后半段的第一个数据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6m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来回跳变”异常形态为长度大于24的子数据段中包括一个波峰数据段和一个波谷数据段,且单独的波峰数据段为正常数据段,单独的波谷数据段为正常数据段,波峰数据段中的任意波峰数据与波谷数据段中的任意波谷数据的差值均大于1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持续跳变”异常形态为长度大于24的子数据段且不属于正常数据形态、“台阶”异常形态和“来回跳变”异常形态。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原始数据段中所有相邻的两个数据的差值的绝对值将原始数据段分割为N个子数据段包括:

8.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方法。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裂缝监测数据异常分类及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正常数据形态包括三种类型的数据形态,其中,第一种正常数据形态为长度大于24的子数据段中的所有数据都在(a-2mm,a+2mm)的区间内波动,a为固定基准值;第二种正常数据形态为长度大于24的子数据段中的所有数据都在(b-2mm,b+2mm)的区间内波动,b为具有上升趋势的基准值;第三种正常数据形态为长度大于24的子数据段中的所有数据都在(c-2mm,c+2mm)的区间内波动,c为具有下降趋势的基准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飞点”异常形态为长度小于或等于24的子数据段中的第一个数据与前一个子数据段的最后一个数据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4mm,且最后一个数据与后一个子数据段的第一个数据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4m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台阶”异常形态为长度大于24的子数据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鸣之李俊峰张暄翊韩冰闫茂华陈瑶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