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麻湿纺罗拉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87757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亚麻湿纺罗拉轴承,包括外圈、内圈、滚针和保持架,在外圈与内圈之间通过保持架安装多个沿圆周均布的滚针,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外圈的两端的内周面各设有至少一条沿圆周的介质隔离槽。在所述的内圈的两端的外周面各设有沿圆周的凹槽,在该凹槽内装有“O”型的密封圈。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介质隔离轴承由于采用了外部介质隔离槽隔离和内部密封圈密封的双重保护结构,可以有效地防止外部如水、麻泥、尘埃等有害介质进入轴承内部,确保轴承内部正常的工作环境,也可以有效地防止轴承内部的润滑油泄露到轴承外部,保证产品不受污染,特别适合如亚麻湿纺工艺设备和其它环境工况相对恶劣的场合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介质隔离轴承,是一种亚麻湿纺工艺设备的专用件。技术背景长期以来,在亚麻湿纺行业,传统的纺纱设备牵伸机构的罗拉部件几乎都釆用类似的结构,即半轴瓦开放式滑动轴承支承结构,如图1所示开放式的半轴瓦2 下面由罗拉座3支承,上面工作部位支承着罗拉轴4,在罗拉轴4上安装有罗拉套 1。这种结构存在着摩擦阻力大、运转负荷大、能耗大,机件损耗大、维护成本高 以及经常产生油污纱,使产品报废等种种缺陷。也有尝试采用类似棉纺罗拉轴承的 滚动轴承对这些设备进行改造,其主要结构包括外圏6、内圈5、滚针7和保持架8, 在外圏6与内圏5之间通过保持架7安装多个沿圆周均布的滚针7,如图2所示。 但这种轴承因为是普通轴承钢制造,并且结构上没有防水、防尘的功能,同时受到 亚麻湿纺工艺的局限,这种尝试都因轴承进水后锈蚀失效,麻泥进入轴承后将轴承 卡死,或润滑油加多了泄露造成油污纱等种种原因造成失败而未能得到应用。由于 采用上述结构的亚麻湿纺设备为现有的主力机型,仅在国内的90万锭中就占了约 85万锭以上,因此成为阻碍我国亚麻行业技术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了 一种釆用不锈轴承钢制造的亚麻湿纺行业专用的介质隔离轴承, 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摩擦阻力大、运转负荷大、能耗大,机件损耗大、维护成本 高以及经常产生油污纱,使产品报废等诸多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外圈、内圏、滚针和保持架,在外圏与内圈之间通 过保持架安装多个沿圓周均布的滚针,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外圈的两端的内周面 各设有至少一条沿圆周的介质隔离槽。在所述的内圏的两端的外周面各设有沿圆周的凹槽,在该凹槽内装有"O"型的密封圏。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介质隔离轴承的轴承外圏的内径两端带有隔离介质的槽,由于隔离槽内介质与其它介质表面张力不同,同时隔离槽本身具有对介质的滞留作用,因(亚麻湿纺工艺为带水作业)、麻泥(水和麻绒的混合物)和其它杂质进入轴承内 部工作区域,并阻止少许泄露的润滑油排出轴承外部。同时,介质隔离轴承的轴承 内圈的两端带有径向密封圈,也可以阻止部分介质进入或排出轴承。这样,在外部 隔离,内部密封的双重作用下,可以确保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介质隔离轴承对介质的隔离 作用。附图说明图l是现有的半轴瓦开放式滑动轴承支承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的棉纺罗拉轴承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介质隔离轴承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I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3和图4,本专利技术该实施例包括外圈6、内圈5、滚针7和保持架8,在 外圏6与内圈5之间通过保持架8安装多个沿圆周均布的滚针7。在所述实施例的 外圈6的两端的内周面各设有一条沿圆周的"U,,型介质隔离槽9。在所述实施例的内 圈5的两端的外周面各设有沿圆周的凹槽,在该凹槽内装有"O"型的密封圏10。但 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介质隔离轴承并不仅限于这些实施例所列举的结构形式,介质隔离槽 9可以是两端各一条,或各两条,或更多(多条介质隔离槽时,外圏6的两端需要 适当延长),介质隔离槽9的结构形状可以是"V"型的,或"U"型的,或矩形的,密 封圏的结构形状可以是"O"型的,或倒"V"型的,或带骨架的唇边型的等等。介质隔离槽9对介质的隔离效率取决于槽的宽度、深度和数量,受机器装配空 间的局限, 一般情况下,槽的宽度不大于2mm,槽的深度不大于1.5mm,槽的数量 为1 ~2条。例1.在一条介质隔离槽9的情况下,如果槽的宽度为lmm,槽的深度也为1 mm 时,介质隔离槽9对介质的隔离效率为60%,在两条介质隔离槽9的情况下,如果 槽的宽度为lmm,槽的深度也为1 mm时,介质隔离槽9对介质的隔离效率为85%。例2.在一条介质隔离槽9的情况下,如果槽的宽度为1.5mm,槽的深度为1.25 mm时,介质隔离槽对介质的隔离效率为70%,在两条介质隔离槽的情况下,如果槽的宽度为1.5mm,槽的深度为1.25 mm时,介质隔离槽对介质的隔离效率为90%。 例3.在一条介质隔离槽9的情况下,如果槽的宽度为2mm,槽的深度为1.5mm 时,介质隔离槽对介质的隔离效率为80%,在两条介质隔离槽的情况下,如果槽的 宽度为2mm,槽的深度为1.5mm时,介质隔离槽对介质的隔离效率为95%。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介质隔离轴承由于采用了外部介质隔离槽隔离和内部 密封圏密封的双重保护结构,可以有效地防止外部如水、麻泥、尘埃等有害介质进 入轴承内部,确保轴承内部正常的工作环境,也可以有效地防止轴承内部的润滑油 泄露到轴承外部,保证产品不受污染,特别适合如亚麻湿纺工艺设备和其它环境工 况相对恶劣的场合使用。权利要求1、一种亚麻湿纺罗拉轴承,包括外圈、内圈、滚针和保持架,在外圈与内圈之间通过保持架安装多个沿圆周均布的滚针,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外圈的两端的内周面各设有至少一条沿圆周的介质隔离槽。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亚麻湿纺罗拉轴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内圏的 两端的外周面各设有沿圓周的凹槽,在该凹槽内装有"O,,型的密封圈。全文摘要一种亚麻湿纺罗拉轴承,包括外圈、内圈、滚针和保持架,在外圈与内圈之间通过保持架安装多个沿圆周均布的滚针,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外圈的两端的内周面各设有至少一条沿圆周的介质隔离槽。在所述的内圈的两端的外周面各设有沿圆周的凹槽,在该凹槽内装有“O”型的密封圈。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介质隔离轴承由于采用了外部介质隔离槽隔离和内部密封圈密封的双重保护结构,可以有效地防止外部如水、麻泥、尘埃等有害介质进入轴承内部,确保轴承内部正常的工作环境,也可以有效地防止轴承内部的润滑油泄露到轴承外部,保证产品不受污染,特别适合如亚麻湿纺工艺设备和其它环境工况相对恶劣的场合使用。文档编号D01H5/00GK101566194SQ20091020299公开日2009年10月28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26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26日专利技术者闫德军, 阎德民, 马建岛 申请人:哈尔滨金德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亚麻湿纺罗拉轴承,包括外圈、内圈、滚针和保持架,在外圈与内圈之间通过保持架安装多个沿圆周均布的滚针,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外圈的两端的内周面各设有至少一条沿圆周的介质隔离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建岛阎德民闫德军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金德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