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纱,特别是一种纤维条圈绕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近几年来传统纺纱产业的面貌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对于普梳纱生产系统,纺纱流程包括开清、梳棉、并条、粗纱、细纱、络筒,其中实现了开清和梳棉相互连接的清梳联系统已广泛使用,实现了粗纱和细纱连接的粗纱联系统正在逐渐的推广,实现了细纱和络筒连接的细络联系统也逐渐的一些企业推广使用,而对于梳棉、并条、粗纱之间的连接目前尚未成熟。对于精梳纱生产系统,纺纱流程包括开清、梳棉、精梳准备和精梳、并条、粗纱、细纱、络筒,同样的,对于梳棉、精梳、并条、粗纱之间的连接目前尚未成熟。
2、条子是纺纱加工过程中的最重要的半制品之一,其涉及梳棉、精梳、并条三大工序,生产过程中制得的条子需要有序的圈绕在一定直径的条筒内,传统的圈条过程中,条子圈绕过程中需要条子的输出机构圈条盘与条筒协同转动实现,通过两者的协同转动使得条子按照一定的椭圆形结构连续的且相互之间不完全叠合的圈绕在条筒内,因此需要对位于条筒上部的圈条盘与条筒共同传动。同时由于目前条子在条筒中的圈绕方式,使得圈绕在条筒中的条子的密度分布很不均匀,从而大幅限制了条筒对条子的圈绕容量,继而在无法实现对条筒智能运输连接的情况下,增加了换筒以及对条筒运输的次数,继而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
2、因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如何实现纤维条在条筒内分布得更均匀,使得条筒的容量增加。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纤维条圈绕装置,其包括,输出单元,包括输出盘,所述输出盘上设置有纤维条输入口和与之连通的纤维条输出口,在所述纤维条输入口处设置有带动筒,所述带动筒与所述输出盘固定连接,且穿过所述纤维条输入口,所述带动筒由第一电机驱动,在所述纤维条输出口处还设置有按压输出对,用于输出纤维条;圈条传动单元,包括横移固定盘、设置于所述横移固定盘底部的移动组件、设置于所述横移固定盘顶部的承载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承载组件顶部的条筒。
4、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纤维条圈绕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在所述带动筒的外部还套设有输入筒,所述输入筒与所述输出盘转动配合。
5、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纤维条圈绕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按压输出对包括按压输出主动辊和按压输出被动辊,在所述按压输出主动辊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固定套,在所述按压输出被动辊的两端均分别设置有第二固定套,所述第一固定套均固定在所述纤维条输出口的侧边,且所述第一固定套和所述第二固定套分别与所述按压输出主动辊以及所述按压输出被动辊转动配合。
6、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纤维条圈绕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在所述第二固定套与输出盘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弹簧,在所述第一固定套和所述第二固定套上还均设置有磁铁。
7、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纤维条圈绕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在所述输出盘的底部还固定设置有输出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与所述按压输出主动辊通过伞形齿轮组传动连接。
8、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纤维条圈绕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移动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横移固定盘底部的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所述第一滑轮与所述横移固定盘转动配合,所述第二滑轮通过横移带动杆与所述横移固定盘转动配合且所述第二滑轮通过第二电机驱动;所述移动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滑轮和所述第二滑轮底部并与之配合的滑轨。
9、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纤维条圈绕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承载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横移固定盘中部的横移转动盘,所述横移转动盘与横移固定盘转动配合且所述横移转动盘由第三电机驱动。
10、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纤维条圈绕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承载组件还包括条筒,所述条筒放置于所述横移转动盘上,其内部由上往下依次包括盛条盘和第二弹簧。
11、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纤维条圈绕装置的控制方法,其包括,通过所述按压输出对纤维条进行加捻并输出;通过所述横移固定盘和所述横移转动盘对所述条筒同时进行水平往复运动和圆周旋转运动;使得纤维条在所述条筒形成内切棉片圈绕和全棉片圈绕。
12、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纤维条圈绕装置的控制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内切棉片为由若干个纤维条绕圈组成的且与所述条筒内侧面相切的圆,所述全棉片为由若干个所述纤维条绕圈组成的且与所述条筒内侧面重合的圆。
13、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沿着水平方向周期性地进行往复移动与停止移动且同时沿着圆周方向连续转动的条筒传动结构,以及沿着圆周方向保持恒速转动的输出盘传动结构,从而实现纤维条在条筒内密度分布更加均匀的圈绕,大幅提高条筒容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纤维条圈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条圈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带动筒(102)的外部还套设有输入筒(104),所述输入筒(104)与所述输出盘(101)转动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纤维条圈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输出对(104)包括按压输出主动辊(104a)和按压输出被动辊(104b),在所述按压输出主动辊(104a)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固定套(104c),在所述按压输出被动辊(104b)的两端均分别设置有第二固定套(104d),所述第一固定套(104c)均固定在所述纤维条输出口(101b)的侧边,且所述第一固定套(104c)和所述第二固定套(104d)分别与所述按压输出主动辊(104a)以及所述按压输出被动辊(104b)转动配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纤维条圈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固定套(104d)与输出盘(101)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弹簧(105),在所述第一固定套(104c)和所述第二固定套(104d)上还均设置有磁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纤维条圈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纤维条圈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201)包括设置于所述横移固定盘(201)底部的第一滑轮(201a)和第二滑轮(201b),所述第一滑轮(201a)与所述横移固定盘(201)转动配合,所述第二滑轮(201b)通过横移带动杆(201c)与所述横移固定盘(201)转动配合且所述第二滑轮(201b)通过第二电机(201d)驱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纤维条圈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组件(202)包括设置于所述横移固定盘(201)中部的横移转动盘(202a),所述横移转动盘(202a)与横移固定盘(201)转动配合且所述横移转动盘(202a)由第三电机(202b)驱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纤维条圈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组件(202)还包括条筒(203),所述条筒(203)放置于所述横移转动盘(202a)上,其内部由上往下依次包括盛条盘(203a)和第二弹簧(203b)。
9.一种用于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纤维条圈绕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纤维条圈绕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切棉片(300)为由若干个纤维条绕圈(500)组成的且与所述条筒(203)内侧面相切的圆,所述全棉片(400)为由若干个所述纤维条绕圈(500)组成的且与所述条筒(203)内侧面重合的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纤维条圈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条圈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带动筒(102)的外部还套设有输入筒(104),所述输入筒(104)与所述输出盘(101)转动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纤维条圈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输出对(104)包括按压输出主动辊(104a)和按压输出被动辊(104b),在所述按压输出主动辊(104a)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固定套(104c),在所述按压输出被动辊(104b)的两端均分别设置有第二固定套(104d),所述第一固定套(104c)均固定在所述纤维条输出口(101b)的侧边,且所述第一固定套(104c)和所述第二固定套(104d)分别与所述按压输出主动辊(104a)以及所述按压输出被动辊(104b)转动配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纤维条圈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固定套(104d)与输出盘(101)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弹簧(105),在所述第一固定套(104c)和所述第二固定套(104d)上还均设置有磁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纤维条圈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输出盘(101)的底部还固定设置有输出连接轴(107),所述连接轴(107)与所述按压输出主动辊(104a)通过伞形齿轮组(108)传动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纤维条圈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旭中,刘新金,陆惠文,姚业冲,孙丰鑫,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