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爬梯,尤其涉及一种折叠式爬梯。
技术介绍
1、根据新国标gb/t7588.1的要求,须提供一种进入电梯底坑的装置,通常使用爬梯。
2、但现有的爬梯布置在底坑后会占用一定得底坑空间,当井道尺寸比较紧张得时候,爬梯所占空间得影响就非常突出,甚至会影响到整梯的放置,所以一种占空间小得爬梯成为了一种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的爬梯布置在底坑后会占用一定得底坑空间,当井道尺寸比较紧张得时候,爬梯所占空间得影响就非常突出,甚至会影响到整梯的放置而提出的一种折叠式爬梯。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折叠式爬梯,包括第一梯框、第二梯框和踏棍件,所述第一梯框和所述第二梯框通过若干个踏棍件连接,所述踏棍件包括转动轴和踏棍,所述转动轴连接在所述踏棍的两端,所述第一梯框和所述第二梯框内均设置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内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转动孔,所述转动轴转动连接在所述转动孔内。
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4、所述第一梯框和所述第二梯框的截面呈u字形。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6、所述第一梯框和所述第二梯框端部设置有梯脚,所述梯脚底部设置有摩擦纹路。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8、所述梯脚一端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收纳槽内,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收纳槽外。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0、所述踏棍两端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2、所述踏棍一端的所述倾斜避空面与所述第一梯框形成第一夹角,所述踏棍另一端的所述倾斜避空面与所述第二梯框形成第二夹角,所述第一夹角和所述第二夹角之和为180°。
13、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4、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u形的第一梯框和第二梯框,第一梯框和第二梯框内都有u形收纳槽,转动轴连接在踏棍的两端,通过在收纳槽内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转动孔,转动轴转动连接在转动孔内,其中踏棍两端设置有倾斜避空面,踏棍一端的倾斜避空面与第一梯框形成第一夹角,踏棍另一端的倾斜避空面与第二梯框形成第二夹角,第一夹角和所述第二夹角之和为180°,此结构爬梯在使用时,只需使得转动轴沿转动孔转动,使得踏棍两端的倾斜避空面分别抵接在第一梯框和第二梯框的收纳槽内,即可完成收纳,打开时只需对其展开即可,此结构替代了传统爬梯对折折叠,占地面积小,便于放置和操作。
15、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有梯脚,梯脚上设置摩擦纹路,保证梯子在使用时不会发生倾倒,保证安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叠式爬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梯框(1)、第二梯框(2)和踏棍件(4),所述第一梯框(1)和所述第二梯框(2)通过若干个踏棍件(4)连接,所述踏棍件(4)包括转动轴(41)和踏棍(42),所述转动轴(41)连接在所述踏棍(42)的两端,所述第一梯框(1)和所述第二梯框(2)内均设置有收纳槽(5),所述收纳槽(5)内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转动孔(6),所述转动轴(41)转动连接在所述转动孔(6)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式爬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梯框(1)和所述第二梯框(2)的截面呈U字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折叠式爬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梯框(1)和所述第二梯框(2)端部设置有梯脚(7),所述梯脚(7)底部设置有摩擦纹路(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折叠式爬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梯脚(7)一端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收纳槽(5)内,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收纳槽(5)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折叠式爬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棍(42)两端设置有倾斜避空面(9),两端所述倾斜避空面(9)相互平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式爬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梯框(1)、第二梯框(2)和踏棍件(4),所述第一梯框(1)和所述第二梯框(2)通过若干个踏棍件(4)连接,所述踏棍件(4)包括转动轴(41)和踏棍(42),所述转动轴(41)连接在所述踏棍(42)的两端,所述第一梯框(1)和所述第二梯框(2)内均设置有收纳槽(5),所述收纳槽(5)内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转动孔(6),所述转动轴(41)转动连接在所述转动孔(6)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式爬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梯框(1)和所述第二梯框(2)的截面呈u字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折叠式爬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梯框(1)和所述第二梯框(2)端部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鹏,于东,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复晶复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