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缓震驱动的鞋底及鞋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844565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7 18:24
本技术涉及鞋子领域,提供了一种具有缓震驱动的鞋底及鞋子,具有缓震驱动的鞋底包括中底和大底,中底包括上层底、下层底和架桥件,下层底设置有柱状减震部;架桥件包括托片部、弹性部和支撑部,支撑部为朝下弯曲的弧形片;大底设置在中底的底面上。中底采用三层结构设计,可以由热塑性聚氨酯发泡珠粒制作上层底和下层底,如此可以提供一个具有良好缓震作用的中底结构;而弹性部结构的设计使得架桥件具有快速压缩回弹的弹性,以满足中底具有良好的弹性性能。如此通过对支撑部的弧形片以及柱状减震部的结构设计,使得在踩踏动作时,提供一个朝向鞋尖的反推力,如此通形成一个向前的驱动力,可以为运动提供一个优异的缓震性能和助力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鞋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缓震驱动的鞋底及鞋子


技术介绍

1、现如今鞋子的样式繁多,在保证外观美观的情况下,鞋子的功能性越来越被消费者所看重。例如:具有优秀的弹性性能、耐磨性能或减震性能等等,但是大部分鞋子的功能太过于单一,或者无法均衡多种性能,导致鞋子在功能性或舒适性上较低的情况。

2、在申请号为cn202310001605.1,申请名称为“一种减震鞋底及具有该减震鞋底的鞋”中记载了:“通过设置减震件,由tpu材料制成的减震件具有弹性减震能力的同时还兼具一定的抗形变能力,在承受人们脚部作用于发泡鞋底的挤压力以及承受来自于地面的反作用力时可以降低发泡鞋底发生过度形变的可能性,用以延长发泡鞋底的使用寿命。并在减震腔内部填设缓冲加强件,缓冲加强件能够起到辅助支撑发泡鞋底的作用,减少由于减震腔的开设导致减震件缓冲支撑能力不足的情况发生。形成将发泡鞋底底部以及减震件底部设为适配的弧形形状,能够在人们穿着鞋子时增强减震鞋底对脚部的包覆、保护效果,进而提高减震鞋底的穿着舒适性及弹性减震能力。”

3、如此,形成了一个具有良好弹性的鞋子,减震件的设置,提高了鞋子的减震性能。而对于鞋子在其它性能上,则是结合了减震件为tpu材质带来的一定抗变形的能力,因此在结构设计上还不具更多的性能结合,存在于单一性能加强或只有单一性能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缓震驱动的鞋底及鞋子,旨在改善现有的鞋子在设计功能单一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缓震驱动的鞋底,包括:

3、中底,其包括上层底、下层底以及设置在所述上层底与所述下层底之间的架桥件,所述下层底的后脚掌上设置有朝向所述上层底凸起的柱状减震部;

4、所述架桥件包括夹持在所述柱状减震部与所述上层底之间的托片部、于所述托片部上形成马蹄形闭环的弹性部以及所述托片部朝向鞋尖方向一侧延伸形成支撑部,所述弹性部的马蹄形槽套设在所述柱状减震部外设置,所述支撑部为朝下弯曲的弧形片;及

5、大底,其设置在所述中底的底面上。

6、优选的,所述上层底的拼合面设置有第一型槽,所述下层底的拼合面设置有第二型槽,所述第一型槽与所述第二型槽拼合形成容置所述架桥件的型腔。

7、优选的,所述上层底与所述下层底拼合后于鞋弓处设置有缓震腔,所述缓震腔贯穿所述中底的两侧设置,所述弧形片的朝下弯曲部分位于所述缓震腔。

8、优选的,所述上层底的前脚掌靠近所述缓震腔的一侧设置有阶梯减震部,且所述上层底的前脚掌位置的厚度大于所述上层底的后脚掌位置处的厚度。

9、优选的,所述支撑部的一侧朝向鞋底内侧面延伸形成防护部。

10、优选的,所述弹性部的马蹄形由鞋跟延伸至足弓形成两个弹性的闭环设置。

11、优选的,所述托片部的中部设置有通孔,所述上层底设置有与所述通孔套设的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的凸起高度小等于所述通孔侧壁的厚度,所述通孔的面积小于所述柱状减震部的顶面面积。

12、优选的,所述托片部的顶面设置有承托弧面,且所述托片部的顶面设置有挡边。

13、优选的,所述上层底与所述下层底的底面和顶面上设置有多个粘连点。

14、还提供一种鞋子,包括上述的缓震驱动的鞋底。

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与
技术介绍
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6、1、中底采用三层结构设计,可以由热塑性聚氨酯发泡珠粒制作上层底和下层底,如此可以提供一个具有良好缓震作用的中底结构。继而在上层底和下层底之间夹持粘合一个架桥件,架桥件可以通过改性尼龙制作,并提供良好的硬度和韧性,而弹性部结构的设计使得架桥件具有快速压缩回弹的弹性,以满足中底具有良好的弹性性能。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支撑部的弧形片以及柱状减震部的结构设计,使得在踩踏动作时,可以提供一个朝向鞋尖的反推力,如此通形成一个向前的驱动力,可以为运动提供一个优异的缓震性能和助力性能。

17、2、大底采用橡胶材质制作,在粘合在中底上后,为鞋底提供一个良好的摩擦性能,同时也能对中底形成防护的目的。

18、3、在鞋底的足弓位置设置成一个缓震腔,可以将踩踏产生的冲力进行快速传导分散,形成快速吸收冲击力,通过缓震腔和架桥件的拉伸变形,提供良好的缓震性,并回馈一个驱动力,从而在跑步过程中提升我们的步幅流畅性,减少能量损耗,提高鞋子的运动性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缓震驱动的鞋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缓震驱动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底(101)的拼合面设置有第一型槽(1011),所述下层底(102)的拼合面设置有第二型槽(1022),所述第一型槽(1011)与所述第二型槽(1022)拼合形成容置所述架桥件(103)的型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缓震驱动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底(101)与所述下层底(102)拼合后于鞋弓处设置有缓震腔(104),所述缓震腔(104)贯穿所述中底(10)的两侧设置,所述弧形片的朝下弯曲部分位于所述缓震腔(1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缓震驱动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底(101)的前脚掌靠近所述缓震腔(104)的一侧设置有阶梯减震部(1012),且所述上层底(101)的前脚掌位置的厚度大于所述上层底(101)的后脚掌位置处的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缓震驱动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1033)的一侧朝向鞋底内侧面延伸形成防护部(103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缓震驱动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1032)的马蹄形由鞋跟延伸至足弓形成两个弹性的闭环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缓震驱动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片部(1031)的中部设置有通孔(1035),所述上层底(101)设置有与所述通孔(1035)套设的限位凸起(1013),所述限位凸起(1013)的凸起高度小等于所述通孔(1035)侧壁的厚度,所述通孔(1035)的面积小于所述柱状减震部(1021)的顶面面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缓震驱动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片部(1031)的顶面设置有承托弧面(1036),且所述托片部(1031)的顶面设置有挡边(1037)。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缓震驱动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底(101)与所述下层底(102)的底面和顶面上设置有多个粘连点(105)。

10.一种鞋子,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缓震驱动的鞋底。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缓震驱动的鞋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缓震驱动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底(101)的拼合面设置有第一型槽(1011),所述下层底(102)的拼合面设置有第二型槽(1022),所述第一型槽(1011)与所述第二型槽(1022)拼合形成容置所述架桥件(103)的型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缓震驱动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底(101)与所述下层底(102)拼合后于鞋弓处设置有缓震腔(104),所述缓震腔(104)贯穿所述中底(10)的两侧设置,所述弧形片的朝下弯曲部分位于所述缓震腔(1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缓震驱动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底(101)的前脚掌靠近所述缓震腔(104)的一侧设置有阶梯减震部(1012),且所述上层底(101)的前脚掌位置的厚度大于所述上层底(101)的后脚掌位置处的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缓震驱动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1033)的一侧朝向鞋底内侧面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振辉
申请(专利权)人:三六一度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