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新型混凝土支护组合墙板及其导向底座、制备方法和施工方法技术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山东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混凝土支护组合墙板及其导向底座、制备方法和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844294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7 18: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混凝土支护组合墙板及其导向底座、制备方法和施工方法,属于建筑基坑工程领域。新型混凝土支护组合墙板包括底部混凝土墙板和至少一个标准混凝土墙板,新型混凝土支护组合墙板中的单块墙板通过连接组件可拆卸式连接;在底部混凝土墙板和标准混凝土墙板侧分别设置有柔性传力机构导向筒,用于安装柔性传力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导向底座、新型混凝土支护组合墙板的制备方法和施工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柔性传力机构与新型混凝土支护组合墙板的桩头的锥头安装套筒和柔性传力机构导向筒的连接为可拆卸方式,后期可以更换柔性传力机构,实现可循环使用;柔性传力机构端部的金属锥头与锥头安装套筒安装拆卸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基坑工程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新型混凝土支护组合墙板及其导向底座、制备方法和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基坑支护是为保护地下主体结构施工和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采用的临时性支挡、加固、保护与地下水控制的措施。随着城市建设的更新迭代,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和地下工程等需要进行基坑或深基坑施工,基坑支护是保证施工安全的关键措施。现有的基坑支护方式主要有排桩、地下连续墙、锚杆和内支撑结构、土钉墙、重力式水泥土墙、拉森钢板桩等。按照《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gj 311-2013的规定,深基坑支护施工主要有以下形式:土钉墙、重力式水泥土墙、地下连续墙、灌注桩排桩围护墙、板桩围护墙、型钢水泥土搅拌墙、内支撑、土层锚杆、沉井、逆作法和坑内土体加固等。

2、土钉墙施工简便,经济性好;但对施工环境要求高,而且需要设置支撑。重力式水泥土墙施工流程成熟,整体性好,防水抗渗性能好;但是混凝土用量大,养护龄期长。地下连续墙整体性好,刚度大,防水抗渗性能好;但是养护龄期长,现场湿作业多,工程造价高。灌注桩排桩围护墙整体性和刚度较好,可适用于复杂地质条件,防水抗渗性能较好;但是采用钻孔施工时会产生大量泥浆,采用人工挖孔时需下井施工,风险系数大,且灌注混凝土养护龄期较长,工程造价较高。板桩围护墙施工简便快捷,钢板桩可在使用后回收,抗渗性能较好,可大幅减少工期;但对于深基坑支护,其刚度较小,基坑开挖后变形较大。型钢水泥土搅拌墙施工时基本无噪声,结构强度较好;但其可支护深度有限,且型钢难以回收,泥土与水泥搅拌强度不易控制,工程造价较高。内支撑、土层锚杆、坑内土体加固等往往不能单独承担支护作业,常作为辅助设施。沉井施工对基坑周边存在既有建(构)筑物、管线环境保护要求严格时不宜采用;逆作法需繁琐的施工组织,需要协调通风、照明、排水、梁板施工等各方面要求。

3、常规的基坑支护工程往往作为临时工程,项目出地面或完工后就失去作用,绝大部分无法继续利用,使得基坑支护造价较高,浪费较为严重。

4、cn108086319b公开了一种用于预制混凝土支护墙的拔出装置,预制混凝土支护墙内预埋有竖向的空心管,拔出装置包括穿设于空心管内的拔出机构,拔出机构的下端固定设置于预制混凝土支护墙内部并位于空心管下端,拔出机构的上端设置有用于张拉拔出机构的第一固定装置,第一固定装置与预制混凝土支护墙之间不连接,能够解决了将预制混凝土支护墙从土体拔出重复利用的问题,但是采用的技术方案需要在支护墙生产时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安装拔出装置,生产安装步骤复杂;在防护钢板内安装拔出机构的固定装置,大幅改变了防护钢板的结构形式,桩头加工形式复杂。同时,支护墙墙身为混凝土,受限于宽厚比,支护墙的长度有限。使用钢绞线或钢吊杆等硬质材料作为支护墙拔出时的传力机构,该结构仅适用于单块支护墙,在支护墙的长度有限的情况下,适用的基坑深度较浅。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混凝土支护组合墙板及其导向底座、制备方法和施工方法。将新型混凝土支护组合墙板的组成模块化,在混凝土支护组合墙板外部左右两侧设置安装柔性传力机构,有效地实现多个单块墙板串联使用,满足深基坑的施工问题,同时保证了混凝土支护组合墙板施工过程中的垂直度和稳定性。

2、本专利技术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新型混凝土支护组合墙板,包括底部混凝土墙板和至少一个标准混凝土墙板,底部混凝土墙板和标准混凝土墙板、以及不同标准混凝土墙板之间通过连接组件可拆卸式连接;底部混凝土墙板的底部为桩头,桩头由钢板焊接而成,桩头内部为空腔结构,在桩头的每个倾斜侧面外部设置至少一个桩头导向肋;标准混凝土墙板的底部为标准墙板插头,标准墙板插头由钢板焊接而成;底部混凝土墙板的顶部为底部墙板插座,标准混凝土墙板的顶部为标准墙板插座,标准墙板插座与底部墙板插座结构一致;底部墙板插座和标准墙板插座上分别设置有插座螺栓孔,标准墙板插头上设置有与插座螺栓孔相配合的插头螺栓孔,底部墙板插座和标准墙板插头之间、以及标准混凝土墙板的标准墙板插座与标准墙板插头之间设置有连接螺栓和连接螺母可拆卸式连接;桩头的左右两侧上设置有锥头安装套筒,底部墙板插座、标准墙板插头和标准墙板插座的左右两侧上设置有柔性传力机构导向筒;底部混凝土墙板和标准混凝土墙板的左右两侧上分别设置有一个柔性传力机构,柔性传力机构的一端设置有金属锥头,金属锥头包括锥头颈部和锥头帽,柔性传力机构一端与锥头颈部固定连接,锥头颈部可拆卸的设置在锥头安装套筒中,锥头帽的圆面直径大于锥头安装套筒内直径,柔性传力机构的另一端穿过底部混凝土墙板和标准混凝土墙板的柔性传力机构导向筒固定设置在最顶端的标准混凝土墙板的柔性传力机构导向筒外侧,保持柔性传力机构处于绷紧状态。

4、进一步的,在最顶端的标准混凝土墙板上可拆卸式连接有顶部混凝土墙板;顶部混凝土墙板的底部为顶部墙板插头,顶部墙板插头与标准墙板插头结构一致;顶部混凝土墙板的顶部为钢墙帽;顶部墙板插头和钢墙帽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柔性传力机构导向筒;柔性传力机构远离金属锥头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最顶端的标准混凝土墙板的柔性传力机构导向筒外侧,保持柔性传力机构处于绷紧状态。

5、进一步的,锥头安装套筒设置内螺纹,锥头颈部上设置有与锥头安装套筒的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锥头颈部与锥头安装套筒螺纹连接;在锥头帽侧面上设置有工具连接口。

6、进一步的,在桩头内部设置有至少一个桩头加劲肋。

7、进一步的,底部混凝土墙板、标准混凝土墙板和顶部混凝土墙板的混凝土部内分别设置有支护板填充物。

8、进一步的,在标准墙板插头和顶部墙板插头内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插头加劲肋。

9、进一步的,在底部混凝土墙板、标准混凝土墙板和顶部混凝土墙板内分别设置有加强钢筋,加强钢筋包括纵向钢筋和横向钢筋。

10、进一步的,在底部混凝土墙板、标准混凝土墙板和顶部混凝土墙板内分别设置有预应力筋;桩头的两侧斜面、底部墙板插座中、标准墙板插头中、标准墙板插座中、顶部墙板插头中和钢墙帽顶部分别设置有预应力筋张拉孔,用于安装预应力筋。

11、进一步的,在底部混凝土墙板、标准混凝土墙板和顶部混凝土墙板的混凝土部上沿长度方向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索孔。

12、进一步的,在底部混凝土墙板、标准混凝土墙板和顶部混凝土墙板正面的左右两侧端部沿长度方向对称设置有若干连接件,连接件包括内螺纹连接套筒、螺栓和固定臂,固定臂与内螺纹连接套筒可拆卸式连接。

13、进一步的,底部混凝土墙板的长度不大于9m,标准混凝土墙板的长度不大于6m,顶部混凝土墙板的长度不大于6m;底部混凝土墙板、标准混凝土墙板和顶部混凝土墙板的厚度不小于200mm,宽度不小于490mm。

1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的新型混凝土支护组合墙板的导向底座,导向底座包括底座底板,底座底板的四个角位置设置固定桩桩孔;底座底板设置底板直筒口,底座底板上设置直筒,直筒的内部与底板直筒口贯穿对应,直筒空腔左右两侧上分别设置有两个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混凝土支护组合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混凝土墙板(1)和至少一个标准混凝土墙板(2),底部混凝土墙板(1)和标准混凝土墙板(2)、以及不同标准混凝土墙板(2)之间通过连接组件(3)可拆卸式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混凝土支护组合墙板,其特征在于,在最顶端的标准混凝土墙板(2)上可拆卸式连接有顶部混凝土墙板(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混凝土支护组合墙板,其特征在于,锥头安装套筒(4)设置内螺纹,锥头颈部(7-1)上设置有与锥头安装套筒(4)的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锥头颈部(7-1)与锥头安装套筒(4)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混凝土支护组合墙板,其特征在于,在桩头(1-1)内部设置有至少一个桩头加劲肋(1-1-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混凝土支护组合墙板,其特征在于,底部混凝土墙板(1)、标准混凝土墙板(2)和顶部混凝土墙板(8)的混凝土部内分别设置有支护板填充物(11)。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混凝土支护组合墙板,其特征在于,在标准墙板插头(2-1)和顶部墙板插头(8-1)内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插头加劲肋(12)。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混凝土支护组合墙板,其特征在于,在底部混凝土墙板(1)、标准混凝土墙板(2)和顶部混凝土墙板(8)内分别设置有加强钢筋(13),加强钢筋(13)包括纵向钢筋(13-1)和横向钢筋(13-2)。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混凝土支护组合墙板,其特征在于,在底部混凝土墙板(1)、标准混凝土墙板(2)和顶部混凝土墙板(8)内分别设置有预应力筋(14);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混凝土支护组合墙板,其特征在于,在底部混凝土墙板(1)、标准混凝土墙板(2)和顶部混凝土墙板(8)的混凝土部上沿长度方向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索孔(16)。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混凝土支护组合墙板,其特征在于,在底部混凝土墙板(1)、标准混凝土墙板(2)和顶部混凝土墙板(8)正面的左右两侧端部沿长度方向对称设置有若干连接件(17),连接件(17)包括内螺纹连接套筒(17-1)、螺栓和固定臂(17-3),固定臂(17-3)与内螺纹连接套筒(17-1)可拆卸式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混凝土支护组合墙板,其特征在于,底部混凝土墙板(1)的长度不大于9m,标准混凝土墙板(2)的长度不大于6m,顶部混凝土墙板(8)的长度不大于6m;

12.一种权利要求1-11任一所述的新型混凝土支护组合墙板的导向底座(18),其特征在于,导向底座(18)包括底座底板(18-1),底座底板(18-1)的四个角位置设置固定桩桩孔(18-1-1);

13.一种权利要求1-11任一所述的新型混凝土支护组合墙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底部混凝土墙板(1)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新型混凝土支护组合墙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纵向钢筋(13-1)的两端弯折,增大纵向钢筋(13-1)与桩头(1-1)、底部墙板插座(1-2)、标准墙板插头(2-1)、标准墙板插座(2-2)、顶部墙板插头(8-1)和钢墙帽(8-2)的焊接面,同时焊接时采用双面焊接的方式,焊接长度不小于5d,d为纵向钢筋(13-1)直径。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新型混凝土支护组合墙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0中,锥头颈部(7-1)上设置有外螺纹时,锥头安装套筒(4)设置有内螺纹时,使用拧紧工具放入工具连接口(7-3),旋转拧紧工具将锥头颈部(7-1)和锥头安装套筒(4)螺纹连接。

16.一种通过权利要求12所述的导向底座对权利要求1-11任一所述的新型混凝土支护组合墙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混凝土支护组合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混凝土墙板(1)和至少一个标准混凝土墙板(2),底部混凝土墙板(1)和标准混凝土墙板(2)、以及不同标准混凝土墙板(2)之间通过连接组件(3)可拆卸式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混凝土支护组合墙板,其特征在于,在最顶端的标准混凝土墙板(2)上可拆卸式连接有顶部混凝土墙板(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混凝土支护组合墙板,其特征在于,锥头安装套筒(4)设置内螺纹,锥头颈部(7-1)上设置有与锥头安装套筒(4)的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锥头颈部(7-1)与锥头安装套筒(4)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混凝土支护组合墙板,其特征在于,在桩头(1-1)内部设置有至少一个桩头加劲肋(1-1-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混凝土支护组合墙板,其特征在于,底部混凝土墙板(1)、标准混凝土墙板(2)和顶部混凝土墙板(8)的混凝土部内分别设置有支护板填充物(11)。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混凝土支护组合墙板,其特征在于,在标准墙板插头(2-1)和顶部墙板插头(8-1)内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插头加劲肋(12)。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混凝土支护组合墙板,其特征在于,在底部混凝土墙板(1)、标准混凝土墙板(2)和顶部混凝土墙板(8)内分别设置有加强钢筋(13),加强钢筋(13)包括纵向钢筋(13-1)和横向钢筋(13-2)。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混凝土支护组合墙板,其特征在于,在底部混凝土墙板(1)、标准混凝土墙板(2)和顶部混凝土墙板(8)内分别设置有预应力筋(14);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混凝土支护组合墙板,其特征在于,在底部混凝土墙板(1)、标准混凝土墙板(2)和顶部混凝土墙板(8)的混凝土部上沿长度方向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索孔(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和涛杨过马金良莫雯倩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