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47米R型折叠臂架混凝土泵车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83723 阅读:4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47米R型折叠臂架混凝土泵车及其制造方法,包括臂架系统、动力系统、泵送系统、电气系统和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液压系统中安装检测实际工作负荷传载的液压元件,主油泵为变量斜盘式轴向柱塞泵,液压系统采用闭式回路,五节卷折臂架采用支点式“R”型折叠,支腿采用“JJ”型双摆动伸缩支腿,主油缸采用导套活塞杆密封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产品臂架系统采用电比例多路阀控制,无线遥控系统遥控。臂架油缸具有双向互锁功能,有效保证臂架工作安全性,可靠性,并使整个系统智能化程度更高。各元件之间独立工作,不互相干扰。本发明专利技术产品具有节能、高效、智能和工人劳动强度低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城市建筑、桥梁、地基施工等项目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臂架泵,特别是公开一种臂架采用支点式"R"型折叠、泵送垂直高度 达47米的混凝土臂架泵车及其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泵车可以一次同时完成现场混凝土的输送和 布料作业,具有泵送性能好、布料范围大、能自行行走、机动灵活和转移方便等特点。在基 础、多层建筑施工及需频繁转移工地时,使用47米混凝土泵车更能显示其优越性,施工方便, 在臂架活动范围内可任意改变混凝土浇筑位置,不需在现场临时铺设管道,可节省铺助时间, 提高工效。特别适用于混凝土浇筑需求量大、超大体积及超厚基础混凝土的一次浇筑和质量 要求高的工程。
技术介绍
目前,在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混凝土施工中都釆用了混凝土泵车泵送技术,其使用范围 己经遍及水利、水电、地铁、桥梁、大型基础、高层建筑和民用建筑等工程中。近年来已经 成为泵送混凝土施工机械的首选机型。混凝土泵车可以一次同时完成现场混凝土的输送和布料作业,具有泵送性能好、布料范 围大、能自行行走、机动灵活和转移方便等特点。尤其是在基础、低层施工及需频繁转移工 地时,使用混凝土泵车更能显示其优越性。采用它施工方便,在臂架活动范围内可任意改变 混凝土浇筑位置,不需在现场临时铺设管道,可节省铺助时间,提高工效。特别适用于混凝 土浇筑需求量大、超大体积及超厚基础混凝土的一次浇筑和质量要求高的工程,目前地下基 础的混凝土浇筑有80%是由混凝土泵车来完成的。市场上泵车一般为3节臂杆和4节臂 杆,泵送高度有限,作业范围较小,泵送方量不足,从而影响了工作效率。这就迫切要求一 种布料杆较长,灵活转动,工作面积广,泵送能力高、移动性强的泵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满足市场需求,解决长臂架混凝土泵车制造难题,设计一种5节臂式R 型折叠臂架混凝土泵车,公开一种47米R型折叠臂架混凝土泵车及其制造方法。由于泵 车臂架越长,就越能提升送达的高度和广度,本专利技术泵车将大幅度提升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泵车对平衡和稳定性要求非常高,加长臂架绝不仅仅是长度的简单增加,臂架加长后, 泵车负载随之增大,所有细微的增加都会影响到整个泵车的抗摆动性和平稳性,所以必须对 泵车整体结构进行全面调整、优化。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47米R型折叠臂架混凝土泵车,包括臂架系统、动力系 统、泵送系统、电气系统和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系统采用底盘发动机通过变速箱带动传动轴,再与分动箱(PTO)花键盘相连;位于分动箱(PTO)左侧的液压油泵与PTO采用螺钉连接,液压油箱与油泵组,油泵组与阀块、阀块与主油缸、摆动油缸分别采用胶管连接,洗涤室与砼缸、主油缸及料斗分别采用机械连接,组成泵送系统的输送部件;所述液 压系统采用两个主油泵串联,主油泵与电液阀组以及主油缸连接成为主回路,在主油缸活塞旁侧设置接收主油缸活塞杆换向信号的换向传感器,换向传感器和主油泵的电路分别与PLC 可编程控制器连接;所述臂架系统包括臂架油泵、比例控制阀和带平衡阀自锁功能的执行油 缸,上述元件通过手动或无线遥控电比例控制阀,实现阀口的开闭,控制臂架油缸、支腿油 缸和旋转马达,臂架及支腿的伸展采用电液比例多路阀控制;所述的电气系统采用可编程控 制方法工作;所述泵送系统的动力装置提供液压能驱动主油缸运动,主油缸带动输送活塞一 起伸縮,将料斗中的混凝土往复推出或吸入砼缸,通过摆动油缸往复换向压到料斗的出料口; 所述液压系统采用换向减排量方法工作,主油缸活塞杆将縮回到油缸底部时,通过换向感应 器检测主油缸活塞杆的换向信号,换向感应器将换向信号传给PLC可编程控制器,PLC可 编程控制器输出指令,减小主油泵回路内的比例电磁阀电流输出,从而减小主油泵输出量, 确保主回油换向瞬间峰值压力低于1.8Mpa。所述的主油泵采用变量斜盘式轴向柱塞泵,包括比例电磁阀、活塞缸和斜盘,上述元件 的电路相互并联,比例电磁阀阀芯右端设有弹簧,活塞缸内设有活塞杆,活塞杆与斜盘间采 用机械连接。所述臂架采用支点式"R"型折叠,泵送垂直高度达47米。所述的轴向柱塞泵根据臂架工作时的实际工作负荷自动调整斜盘倾角,以满足上装臂架 的实际流量,减少上装部分液压系统的发热。 所述的支腿采用"JJ"型双摆动伸縮支腿。一种47米R型折叠臂架混凝土泵车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1、设计液压系统负荷传感功能,使整机智能化,达到节能和功率匹配比合理要求。 发动机运转油泵,即开始正常工作,如无实际工作负载,则油泵无用功浪费功率,所以 关键技术就是让油泵运转,耗能接近为零,本专利技术在系统中安装检测实际工作负荷传载的液 压元件,设计在电比例控制阀(即多路换向阀)内设置二级梭阀,通过负载传感功能,测定 实际工作载荷。主油泵采用变量斜盘式轴向柱塞泵,其功能负责向多路阀提供流体动力,载 荷信号经油管反馈到主油泵信号油口,实际载荷增大、减少或无载荷时,主油泵斜盘根据传 感信号,油压力自动减小、增大斜盘倾角,以满足实际负荷所需的流量,达到节能要求,并明显减少液压系统的发热。2、 液压系统采用闭式回路,换向时主泵排量归零。主泵送油路采用双泵、双回路闭式液压系统,主油泵换向时流量经减小至归零然后到增 大过程,大大减小了主油泵送系统换向过程中的液压冲击和能量损失,使臂架工作更加平稳 可靠。3、 采用五节巻折臂架式结构,材料为高强度钢,箱型结构,重量轻,强度和刚度好,安 全可靠。本专利技术产品泵送垂直高度可达47米,由5节臂杆组成,其材料采用进口 WELDOX-700 钢板,臂杆的结构重量较以前更轻,而外形更美观。对焊接的焊丝和机加工也有相当高的要 求。两端轴线平行度不能超过O.lmm,臂杆与臂杆之间连接的两端面,对称度不能超过 0.25mm,油缸支撑点的同轴度不能超过O.lmm,为了达到上述设计要求采用专用工装,减少 焊接后两端面及支撑的变形。对机加工工装进行技术改造,采用拼装式工装技术,解决油缸 支撑座在镗加工后,安装孔的同轴度、平行度难题。4、 提高关键易损件的泵送使用寿命。整机的中的主要易损件眼镜板、切割环是提高泵送寿命的关键,眼镜板泵送寿命一般在 1.5万 2万M3 。本专利技术产品使其泵送寿命达到3万方,提高了产品可靠性,满足出口要求。5、 提升基础件科技含量。本专利技术产品使用的各类非标液压油缸及组合油缸,基础件按用途分,有柱塞缸和活塞缸; 按结构分,有拉杆油缸和焊接油缸,长度达到3000mm,缸桶直径为0360mm。设计均有较 高的精度和工艺要求。缸体尺寸误差控制在士0.03mm,整个行程内,圆柱误差控制在 00.02mm内,缸体内径尺寸误差在±0.03mm,其表面镀铬层硬度要求达到HV800,各类油 缸工作频率高,使用工况恶劣,设计了软、硬两种密封结合技术,S卩保证耐磨性的多道合 金铸铁活塞环;保证良好密封性能的OK软密封。针对主油缸活塞长期泡在水中,设计了独 特的导套活塞杆密封结构,使其保证了良好的无泄露密封。如何将液压油引入导套组合密封内是本专利技术的创造点,其关键工艺,即导套的加工制作工艺如下导套上必须加工四个至油缸压力油区域的斜孔(1)先在导套打斜孔的位置,用普通钻 床加工半圆弧槽,圆弧槽的直径与斜小孔直径相等,起定位作用;(2)铣床采用工装夹具完 成斜小孔的钻孔工序。本专利技术符合市场需求,围绕智能化、高可靠性、低成本的要求,在国家重点、难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47米R型折叠臂架混凝土泵车,包括臂架系统、动力系统、泵送系统、电气系统和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系统采用底盘发动机通过变速箱带动传动轴,再与分动箱(PTO)花键盘相连,组成泵送系统的泵送装置,位于分动箱(PTO)左侧的油泵组与分动箱(PTO)采用螺钉连接,液压油箱与油泵组、阀块与油泵组、阀块与主油缸、摆动油缸分别采用胶管连接,洗涤室与砼缸、主油缸及料斗分别采用机械连接,组成泵送系统的输送部件;所述液压系统采用两个主油泵串联,主油泵与电液阀组以及主油缸连接成为主回路,在主油缸活塞旁侧设置接收主油缸活塞杆换向信号的换向传感器,换向传感器和主油泵的电路分别与PLC可编程控制器连接;所述臂架系统包括臂架油泵、比例控制阀和带平衡阀自锁功能的执行油缸,上述元件通过手动或无线遥控电比例控制阀,实现阀口的开闭,控制臂架油缸、支腿油缸和旋转马达,臂架及支腿的伸展采用电液比例多路阀控制;所述的电气系统采用可编程控制方法工作;所述泵送系统的动力装置提供液压能驱动主油缸运动,主油缸带动输送活塞一起伸缩,将料斗中的混凝土往复推出或吸入输送缸,通过摆动油缸往复换向压到料斗的出料口;所述液压系统采用换向自动调整输出排量,主油缸活塞杆将缩回到底部时,通过换向感应器检测主油缸活塞杆的换向信号,换向感应器将换向信号传给PLC可编程控制器,PLC可编程控制器输出指令,减小主回路内的比例电磁阀电流输出,从而减小主油泵输出量,确保主回油换向瞬间峰值压力低于1.8Mpa。...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沛良万荣浩林笔花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鸿得利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