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注塑模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仪表盘模具流道流量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家庭经济改善,庞大的汽车需求量需要汽车厂商增加产能,提高效率,而汽车厂商需要汽车零配件供应及时,汽车中大多数零配件都需要用到注塑工艺,优化注塑模具能够提高配件产能。
2、在中国专利申请202310646446.0 ,公开了一种仪表盘模具流道流量控制装置,包括流道以及芯筒,流道用于传输注塑液,芯筒穿设在流道上,芯筒上设置有用于接收注塑液的出料口以及进料口,进料口与出料口之间形成一个调控通道,芯筒内部还设置有用于控制调控通道注塑液流量的调节组件,调节组件至少设置有两个并依次排列在芯筒内部,调节组件与芯筒滑动连接,芯筒上位于调控通道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输液通道。该技术方案通过改变芯筒形状,在芯筒上位于调控通道的左右端均设置一个输液通道,使两个调节组件依次与调控通道以及输液通道连通,使两个调节组件依次进行调节工作并保证了在工作时对调节组件进行清洁过程。
3、注塑工艺中经常需要对注塑的模具表面添加一层保护层或者隔热防护层等,需要再次通过喷涂或者其他热熔加工,难以直接在注塑即将成型时一体化进行增加保护层,因此造成增加加工时长,降低加工效率,因此设计一种仪表盘模具流道流量控制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仪表盘模具流道流量控制装置。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仪表盘模具流道流量控制装置,包括:
3、上模
4、出液管,所述出液管安装在所述出液腔内,且所述出液管顶部插入导向杆并与所述第一弹簧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圆盘位于所述出液管内,所述出液管一侧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出液管另一侧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出液管两端封闭,所述出液管底部开设有多个第二出液孔;
5、下模具,所述下模具顶部开设有成型腔,所述成型腔的内部设置有多个成型台,且位于所述出液管底部的成型台高于其两侧的成型台;
6、脱模部,所述脱模部位于所述下模具内,用于将成型后的模具从成型腔内顶起。
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孔高于所述第二通孔,其中当所述出液管上的第一通孔向上移动至与所述第一流道连通时,第二出液孔与所述第三流道连通,所述第一流道内液体通过所述第一通孔进入所述第三流道,当所述出液管上的第二通孔向上移动至与所述第一流道连通时,出液管底部的第二出液孔突出于所述成型板底部。
8、进一步的,所述上模具的底部固定有多个插杆,所述插杆底部固定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底部固定有第一活塞板,所述插杆上开设有第一连通孔和第二连通孔。
9、进一步的,所述下模具的底部开设有多个插孔,所述插杆可插入所述插孔内。
10、进一步的,所述脱模部包括油液腔和脱模杆,所述下模具的内部开设有杆孔,所述脱模杆安装在所述杆孔内,所述油液腔的一端与所述插孔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脱模杆连通。
11、进一步的,所述脱模杆的顶部固定有拖盘,所述成型台的顶部开设有圆孔,所述拖盘直径大于所述脱模杆直径,所述圆孔与所述杆孔连通,所述脱模杆的底部固定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直径小于所述脱模杆直径,所述连接杆的底部固定有第二活塞板。
12、进一步的,所述杆孔内侧壁开设有限位孔,所述脱模杆上固定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可沿所述限位孔上下移动,所述杆孔的底部安装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活塞板位于所述第二弹簧上方,其中所述脱模杆向下压缩所述第二弹簧时,所述拖盘可移动至所述圆孔内。
13、进一步的,所述插孔的内部安装有第三活塞板,所述第三活塞板可将所述油液腔内油液压入所述插孔内。
14、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杆的底部安装有第二圆盘,所述第二圆盘上开设有第三连通孔。
15、进一步的,所述成型腔的外周侧套设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管的一端连接有进液管,所述冷却管的另一端连接有排液管,所述进液管水平高度高于所述排液管,其中当所述插杆完全插入所述插孔后,所述第一连通孔与所述进液管连通,所述出液管与所述第二连通孔连通。
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7、1、通过将出液管上的第二通孔向上移动至与所述第一流道连通时,此时第一通孔处于封闭状态,出液管底部的第一出液孔突出于所述成型板底部,此时第二流道内的液体可通过第二通孔进入到出液管内,并经过出液管底部的第一出液孔排入至即将成型或者已经成型的注塑模具表面,利用注塑模具的剩余温度提高融合效果,或者直接与熔融的注塑液一体化成型,提高成型成型效率或粘接的紧密度。
18、2、通过将插杆插入到插孔内,当插杆向下移动时第一活塞板压缩压缩第三活塞板向下移动,将第三活塞板底部的油液从油液腔压入到杆孔内,并且油液腔与杆孔连通处位于连接杆的位置,此时油液下压第二活塞板,使的第二活塞板压缩第二弹簧,同时脱模杆整体下降,脱模杆顶部托盘下移至圆孔内,当注塑模具成型后需要进行脱模时,插杆抽出,此时第二弹簧复位再次将脱模杆向上移动,将顶部模具顶起,方便后续脱模。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仪表盘模具流道流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仪表盘模具流道流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仪表盘模具流道流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仪表盘模具流道流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仪表盘模具流道流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仪表盘模具流道流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仪表盘模具流道流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仪表盘模具流道流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仪表盘模具流道流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仪表盘模具流道流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仪表盘模具流道流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仪表盘模具流道流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仪表盘模具流道流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仪表盘模具流道流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仪表盘模具流道流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丹,杜开龙,江发明,朱昊庆,王洋,慕富成,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世源橡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