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组件、光接收装置、光发射装置及激光雷达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823913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4 20:37
本公开提供一种光学组件,包括:支撑层,包括:支撑部,包括多个支撑件;和隔光部,所述隔光部设置在所述多个支撑件之间;和光阑层,设置于所述支撑层上,包括多个连接孔和多个通光孔,其中所述多个连接孔分别与所述多个支撑件相对应。本公开的光学组件采用支撑层和光阑层,结构简单,体积小,易装配,成本低,生产效率高,通过设置隔光部和支撑部,可以有效抑制杂散光,当其应用于激光雷达的光发射装置和/或光接收装置时,还可以有效抑制光发射装置中的探测光之间的串扰,和/或光接收装置中的回波光之间的串扰,从而有利于提高回波信号的信噪比,改善激光雷达的点云质量,提高激光雷达探测结果的精准度。本申请还包括一种光接收装置、光发射装置及激光雷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激光雷达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学组件、一种光接收装置、一种光发射装置以及一种激光雷达。


技术介绍

1、激光雷达是以发射激光束来探测目标的位置、速度等特征量的雷达系统。激光雷达因其分辨率高、隐蔽性好、抗有源干扰能力强、体积小及重量轻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自动驾驶、智能机器人等领域。

2、对于采用多个探测通道的激光雷达,需要在发射端限制激光器发射视场以外的光线发射以及在接收端限制探测器接收视场以外的光线入射,以免被杂散光、激光器发射的探测光之间的串扰或者探测器接收的回波光之间的串扰影响点云质量,此外在激光雷达的接收端需要放置滤光片,滤光片的固定需要一个结构件。目前已有的结构件体积较大,对空间要求较高,装配困难,同时本身也不会起到抑制杂散光的作用,反而较大的体积更容易产生杂散光。

3、因此急需一种能够抑制杂散光、并且体积小、装配简单的光学组件,用于激光雷达的光发射装置和/或光接收装置以改善点云质量。

4、
技术介绍
部分的内容仅仅是专利技术人所知晓的技术,并不当然代表本领域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问题中的一个或多个,本公开提供一种光学组件,能够有效抑制杂散光,并且结构简单,体积小,易装配,当其应用于激光雷达的光发射装置和/或光接收装置中可以改善激光雷达的点云质量。

2、所述光学组件包括:

3、支撑层,包括:

4、支撑部,包括多个支撑件;和

5、隔光部,所述隔光部设置在所述多个支撑件之间;和

6、光阑层,设置于所述支撑层上,包括多个连接孔和多个通光孔,其中所述多个连接孔分别与所述多个支撑件相对应。

7、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还包括:连接层,设置于所述光阑层上,使所述光阑层和所述支撑层固定连接。

8、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其中所述连接层包括多个连接件,所述多个连接件分别与所述多个连接孔和所述多个支撑件对应连接。

9、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其中所述多个支撑件排布为至少两列,和/或排布为至少两行。

10、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其中相邻列的支撑件沿列方向交错排布,和/或相邻行的支撑件沿行方向交错排布。

11、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其中所述隔光部包括至少一个隔光件,所述隔光件沿列方向设置在相邻列的支撑件之间,和/或沿行方向设置在相邻行的支撑件之间。

12、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其中所述多个连接孔和所述多个通光孔排布为至少两列,和/或排布为至少两行。

13、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其中相邻列的连接孔沿列方向交错排布,和/或相邻行的连接孔沿行方向交错排布。

14、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其中相邻列的通光孔沿列方向交错排布,和/或相邻行的通光孔沿行方向交错排布。

15、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其中每一列的连接孔和通光孔沿第一方向交替排列,和/或每一行的连接孔和通光孔沿第二方向交替排列。

16、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其中每个连接孔具有镂空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支撑件对应设置。

17、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其中所述支撑件包括平面支撑件和/或凸台支撑件。

18、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其中所述连接件包括平面连接件和/或凸台连接件。

19、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其中所述平面支撑件的上表面低于所述光阑层,和/或所述凸台支撑件的上表面不低于所述光阑层。

20、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其中所述光阑层包括金属薄片。

21、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其中所述金属薄片的厚度小于或等于1mm。

22、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还包括:滤光层,所述滤光层包括多个滤光片,所述多个滤光片分别与所述多个通光孔相对应,以覆盖所述多个通光孔。

23、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其中所述光阑层还包括:多个凹槽,所述多个通光孔分别设置在所述多个凹槽中。

24、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其中所述凹槽具有梯形截面,所述多个滤光片一一对应地设置在所述多个凹槽中,使所述滤光层与所述光阑层固定连接。

25、本公开还提供一种光接收装置,包括:

26、电路板;

27、多个光接收器,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和

28、如上所述的光学组件,所述光学组件的支撑层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光学组件中光阑层的多个通光孔分别与所述多个光接收器相对应。

29、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其中所述支撑层包括隔光部和支撑部,所述隔光部和所述支撑部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

30、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其中所述多个光接收器排布为至少两列,和/或排布为至少两行。

31、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其中相邻列的光接收器在所述电路板上沿列方向交错排布,和/或相邻行的光接收器在所述电路板上沿行方向交错排布。

32、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其中所述支撑部包括多个支撑件,所述多个支撑件在所述电路板上排布为至少两列,和/或在所述电路板上排布为至少两行。

33、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其中每一列的所述支撑件和所述光接收器在所述电路板上沿列方向交替排列,和/或每一行的所述支撑件和所述光接收器在所述电路板上沿行方向交替排列。

34、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其中所述隔光部包括至少一个隔光件,所述隔光件在所述电路板上设置在相邻列的光接收器之间,和/或在所述电路板上设置在相邻行的光接收器之间。

35、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其中每个通光孔的尺寸与其相对应的光接收器的接收视场相匹配。

36、本公开还提供一种光发射装置,包括:

37、电路板;

38、多个光发射器,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和

39、如上所述的光学组件,所述光学组件的支撑层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光学组件中光阑层的多个通光孔分别与所述多个光发射器相对应,使得每个光发射器发射的探测光经其对应的通光孔出射。

40、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其中所述支撑层包括隔光部和支撑部,所述隔光部和所述支撑部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

41、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其中所述多个光发射器排布为至少两列,和/或排布为至少两行。

42、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其中相邻列的光发射器在所述电路板上沿列方向交错排布,和/或相邻行的光发射器在所述电路板上沿行方向交错排布。

43、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其中所述支撑部包括多个支撑件,所述多个支撑件在所述电路板上排布为至少两列,和/或在所述电路板上排布为至少两行。

44、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其中每一列的所述支撑件和所述光发射器在所述电路板上沿列方向交替排列,和/或每一行的所述支撑件和所述光发射器在所述电路板上沿行方向交替排列。

45、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其中所述隔光部包括至少一个隔光件,所述隔光件在所述电路板上设置在相邻列的光发射器之间,和/或在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学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层,设置于所述光阑层上,使所述光阑层和所述支撑层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连接层包括多个连接件,所述多个连接件分别与所述多个连接孔和所述多个支撑件对应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多个支撑件排布为至少两列,和/或排布为至少两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相邻列的支撑件沿列方向交错排布,和/或相邻行的支撑件沿行方向交错排布。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隔光部包括至少一个隔光件,所述隔光件沿列方向设置在相邻列的支撑件之间,和/或沿行方向设置在相邻行的支撑件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多个连接孔和所述多个通光孔排布为至少两列,和/或排布为至少两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相邻列的连接孔沿列方向交错排布,和/或相邻行的连接孔沿行方向交错排布。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相邻列的通光孔沿列方向交错排布,和/或相邻行的通光孔沿行方向交错排布。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每一列的连接孔和通光孔沿列方向交替排列,和/或每一行的连接孔和通光孔沿行方向交替排列。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每个连接孔具有镂空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支撑件对应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支撑件包括平面支撑件和/或凸台支撑件。

1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连接件包括平面连接件和/或凸台连接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学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平面支撑件的上表面低于所述光阑层,和/或所述凸台支撑件的上表面不低于所述光阑层。

15.根据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光阑层包括金属薄片。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光学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金属薄片的厚度小于或等于1mm。

17.根据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滤光层,所述滤光层包括多个滤光片,所述多个滤光片分别与所述多个通光孔相对应,以覆盖所述多个通光孔。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光学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光阑层还包括:多个凹槽,所述多个通光孔分别设置在所述多个凹槽中。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光学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凹槽具有梯形截面,所述多个滤光片一一对应地设置在所述多个凹槽中,使所述滤光层与所述光阑层固定连接。

20.一种光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光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支撑层包括隔光部和支撑部,所述隔光部和所述支撑部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光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多个光接收器排布为至少两列,和/或排布为至少两行。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光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相邻列的光接收器在所述电路板上沿列方向交错排布,和/或相邻行的光接收器在所述电路板上沿行方向交错排布。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光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支撑部包括多个支撑件,所述多个支撑件在所述电路板上排布为至少两列,和/或在所述电路板上排布为至少两行。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光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每一列的所述支撑件和所述光接收器在所述电路板上沿列方向交替排列,和/或每一行的所述支撑件和所述光接收器在所述电路板上沿行方向交替排列。

26.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光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隔光部包括至少一个隔光件,所述隔光件在所述电路板上设置在相邻列的光接收器之间,和/或在所述电路板上设置在相邻行的光接收器之间。

27.根据权利要求20-2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每个通光孔的尺寸与其相对应的光接收器的接收视场相匹配。

28.一种光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光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支撑层包括隔光部和支撑部,所述隔光部和所述支撑部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光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多个光发射器排布为至少两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层,设置于所述光阑层上,使所述光阑层和所述支撑层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连接层包括多个连接件,所述多个连接件分别与所述多个连接孔和所述多个支撑件对应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多个支撑件排布为至少两列,和/或排布为至少两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相邻列的支撑件沿列方向交错排布,和/或相邻行的支撑件沿行方向交错排布。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隔光部包括至少一个隔光件,所述隔光件沿列方向设置在相邻列的支撑件之间,和/或沿行方向设置在相邻行的支撑件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多个连接孔和所述多个通光孔排布为至少两列,和/或排布为至少两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相邻列的连接孔沿列方向交错排布,和/或相邻行的连接孔沿行方向交错排布。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相邻列的通光孔沿列方向交错排布,和/或相邻行的通光孔沿行方向交错排布。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每一列的连接孔和通光孔沿列方向交替排列,和/或每一行的连接孔和通光孔沿行方向交替排列。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每个连接孔具有镂空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支撑件对应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支撑件包括平面支撑件和/或凸台支撑件。

1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连接件包括平面连接件和/或凸台连接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学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平面支撑件的上表面低于所述光阑层,和/或所述凸台支撑件的上表面不低于所述光阑层。

15.根据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光阑层包括金属薄片。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光学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金属薄片的厚度小于或等于1mm。

17.根据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滤光层,所述滤光层包括多个滤光片,所述多个滤光片分别与所述多个通光孔相对应,以覆盖所述多个通光孔。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光学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光阑层还包括:多个凹槽,所述多个通光孔分别设置在所述多个凹槽中。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光学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凹槽具有梯形截面,所述多个滤光片一一对应地设置在所述多个凹槽中,使所述滤光层与所述光阑层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吉齐一澎向少卿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禾秒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