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着色粘合带及着色粘合带的制造方法技术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DIC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着色粘合带及着色粘合带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818081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4 20: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着色粘合带及着色粘合带的制造方法。上述着色粘合带具有基材、设置于上述基材的一面的着色层、设置于上述基材的另一面的粘合剂层、以及设置于上述粘合剂层的表面的剥离衬垫,至少上述基材及上述剥离衬垫分别含有再生树脂,除上述剥离衬垫以外的上述着色粘合带的总厚度为20μm以下,上述着色粘合带中的再生原料的比例为70质量%以上。该着色粘合带为再生原料率高的薄型的着色粘合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着色层、再生原料率高的薄型的着色粘合带。


技术介绍

1、例如在便携式电子终端中,出于兼具因着色为黑色而带来的遮光效果、因着色为白色而引起的亮度的提高、因着色而导致零件的外观上的缺点(不均、点缺陷等)的遮蔽、外观的改善等性能的目的,使用设置有着色层的着色粘合带。

2、然而,近年来,以降低二氧化碳排出等减少环境负荷为目的,要求再生原料的比例(以下,有时称为再生原料率)高的树脂制品。作为这样的树脂制品,例如有使用回收使用过的树脂并进行再生而得到的再生树脂而形成的再生树脂膜。

3、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具有包含化学再生聚酯树脂的聚酯膜基材的层叠体。

4、另外,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以规定的比例含有从塑料瓶再生得到的再生聚酯树脂的双轴取向聚酯膜。

5、现有技术文献

6、专利文献

7、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22-7900号公报

8、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22/071440号小册子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2、在构成部件中具有着色层、粘合剂层、基材及剥离衬垫的着色粘合带,其构成部件大多以石油树脂为原料。因此,从环境友好的观点出发,要求提高着色粘合带整体中的再生原料率。

3、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课题而作出的,提供一种再生原料率高的薄型的着色粘合带。

4、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5、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的实施方式。

6、[1]一种着色粘合带,其特征在于:

7、上述着色粘合带具有基材、设置于上述基材的一面的着色层、设置于上述基材的另一面的粘合剂层、以及设置于上述粘合剂层的表面的剥离衬垫,

8、至少上述基材及上述剥离衬垫分别含有再生树脂,

9、除上述剥离衬垫以外的上述着色粘合带的总厚度为20μm以下,

10、上述着色粘合带中的再生原料的比例为70质量%以上。

11、[2]根据上述[1]所述的着色粘合带,其中,

12、上述基材的厚度为9μm以下,

13、上述基材具有:

14、具有一层再生树脂的含量为50质量%以上且100质量%以下、且机械再生树脂(日语:メカニカルリサイクル樹脂)的含量为95质量%以下的层的单层结构,或

15、具有两层上述层的两层结构。

16、[3]根据上述[1]或[2]所述的着色粘合带,其中,上述剥离衬垫具有:

17、再生树脂的含量为50质量%以上且100质量%以下、且机械再生树脂的含量为95质量%以下的单层结构;或

18、如下的多层结构:上述粘合剂层侧的最外层为再生树脂的含量为50质量%以上且100质量%以下、且机械再生树脂的含量为95质量%以下的层,或原生树脂的含量为50质量%以上的层。

19、[4]如上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着色粘合带,其中,上述剥离衬垫中的再生树脂的含量为90质量%以上。

20、[5]根据上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着色粘合带,其中,上述粘合剂层的厚度为9μm以下。

21、[6]如上述[1]~[5]中任一项所述的着色粘合带,其中,

22、上述剥离衬垫为从上述粘合剂层侧起依次具有层b1、层b2及层b3的三层结构,

23、上述层b1及上述层b3分别为再生树脂的含量为50质量%以上且100质量%以下、且机械再生树脂的含量为95质量%以下的层,或原生树脂的含量为50质量%以上的层,

24、上述层b2为机械再生树脂的含量为50质量%以上且100质量%以下的层。

25、[7]根据上述[1]~[6]中任一项所述的着色粘合带,其中,上述剥离衬垫所含的再生树脂为再生聚酯树脂。

26、[8]根据上述[1]~[7]中任一项所述的着色粘合带,其中,上述基材所含的再生树脂为再生聚酯树脂。

27、[9]根据上述[1]~[8]中任一项所述的着色粘合带,其中,

28、上述着色粘合带包含生物质材料,

29、上述着色粘合带中的再生原料及生物质原料的比例为75质量%以上。

30、[10]上述[1]~[9]中任一项所述的着色粘合带的制造方法,其具有:

31、着色层形成工序,其中,在含有再生树脂的基材的一面形成着色层;

32、粘合剂层形成工序,其中,在上述基材的另一面涂布粘合剂而形成粘合剂层;以及

33、贴合工序,其中,在上述粘合剂层的表面贴合含有再生树脂的剥离衬垫。

34、[11]上述[1]~[9]中任一项所述的着色粘合带的制造方法,其具有:

35、粘合剂层形成工序,其中,在含有再生树脂的剥离衬垫上涂布粘合剂而形成粘合剂层,从而得到带有粘合剂层的剥离衬垫;

36、着色层形成工序,其中,在含有再生树脂的基材的一面形成着色层;以及

37、贴合工序,其中,在上述基材的另一面贴合上述带有粘合剂层的剥离衬垫的上述粘合剂层侧的面。

38、[12]上述[1]~[9]中任一项所述的着色粘合带的制造方法,其具有:

39、粘合剂层形成工序,其中,在含有再生树脂的基材的一面涂布粘合剂而形成粘合剂层;

40、贴合工序,其中,在上述粘合剂层的表面贴合含有再生树脂的剥离衬垫;以及

41、着色层形成工序,其中,在上述基材的另一面形成着色层。

42、[13]上述[1]~[9]中任一项所述的着色粘合带的制造方法,其具有:

43、粘合剂层形成工序,其中,在含有再生树脂的剥离衬垫上涂布粘合剂而形成粘合剂层,从而得到带有粘合剂层的剥离衬垫;

44、贴合工序,其中,在上述带有粘合剂层的剥离衬垫的上述粘合剂层的表面贴合含有再生树脂的基材;以及

45、着色层形成工序,其中,在上述基材的表面形成着色层。

46、专利技术效果

47、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再生原料率高的薄型的着色粘合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着色粘合带,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着色粘合带,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着色粘合带,其中,所述剥离衬垫中的再生树脂的含量为90质量%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着色粘合带,其中,所述粘合剂层的厚度为9μm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着色粘合带,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着色粘合带,其中,所述剥离衬垫所含的再生树脂为再生聚酯树脂。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着色粘合带,其中,所述基材所含的再生树脂为再生聚酯树脂。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着色粘合带,其中,

9.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着色粘合带的制造方法,其具有:

10.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着色粘合带的制造方法,其具有:

11.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着色粘合带的制造方法,其具有:

12.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着色粘合带的制造方法,其具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着色粘合带,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着色粘合带,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着色粘合带,其中,所述剥离衬垫中的再生树脂的含量为90质量%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着色粘合带,其中,所述粘合剂层的厚度为9μm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着色粘合带,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着色粘合带,其中,所述剥离衬垫所含的再生树脂为再生聚酯树脂。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上晃沈骏文今井克明高桥佑辅
申请(专利权)人:DIC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