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城市生态规划,尤其涉及一种城市生态健康评估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现有的城市生态评估方法存在两方面局限性,一是二是数据应用上,相关模型构建侧重于采用空间要素相关的数据,由于城市生态健康涉及的因素较多,现阶段研究分析中依然存在一定局限性,主要表现在:指标体系上,现有指标体系侧重于生态要素本身质量与生态价值,忽视了城市语境下生态要素的社会服务价值,未能充分体现城市生态系统的复合系统特征;评价尺度上,大多以行政单元计算为主,虽然计算简易但指示意义较低;数据应用上,主要为经济统计年鉴,忽视了与人群活动相关的时空大数据,未能充分体现人群活动对城市生态健康变化趋势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城市生态健康评估方法及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2、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城市生态健康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s1、获取城市原始数据信息,并根据城市原始数据信息计算生态胁迫评价指数,并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生态胁迫评价指数中各指数的权重,将生态胁迫评价指数和权重进行整合计算,得出生态胁迫评价指标;
5、s2、根据城市原始数据信息计算生态结构评价指数,并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生态结构评价指数中各指数的权重,将生态结构评价指数和权重进行整合计算,得出生态结构评价指标;
6、s3、根据城市原始数据信息计算生态功能评价指数,并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生态功能评价指数中各指数的权重,将生态功能评价指数和权重
7、s4、根据城市原始数据信息计算生态响应评价指数,并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生态响应评价指数中各指数的权重,将生态响应评价指数和权重进行整合计算,得出生态响应评价指标;
8、s5、进行城市生态综合评价指标计算,根据生态胁迫评价指标、生态结构评价指标、生态功能评价指标以及生态响应评价指标,对上述指标计算进行整合计算,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市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权重,得出城市生态综合评价指标的数值,并根据城市生态综合评价指标的数值,将数值结果结合预设的生态评估划分对照表,得到城市生态健康评估等级。
9、进一步的,步骤s1中生态胁迫评价指数包括,自然灾害受灾指数、土地胁迫指数、污染负荷指数以及陆地开发干扰指数,上述各指数的计算方法如下:
10、自然灾害受灾指数:
11、;
12、式中:——自然灾害受灾指数;
13、——气象、地质、生物、生态环境、海洋等重大自然灾害受灾面积,单位为km2;
14、——重大自然灾害种类数,单位为种;
15、——区域国土面积,单位为km2;
16、土地胁迫指数:
17、;
18、污染负荷指数:
19、;
20、式中:——的归一化系数;
21、——氨氮的归一化系数;
22、——的归一化系数;
23、——烟粉尘的归一化系数;
24、——氮氧化物的归一化系数;
25、——固体废物的归一化系数;
26、陆地开发干扰指数:
27、;
28、式中:
29、——陆域开发干扰指数,且其值大于100 的区域按100 计算;
30、——生态保护红线外的开发建设用地面积,单位为;
31、——生态保护红线内的开发建设用地面积,单位为;
32、——生态保护红线内的开发建设用地权重;
33、——网格面积,单位为。
34、进一步的,步骤s2中的生态结构评价指数包括,生态用地面积比指数、景观破碎度、香浓多样性指数以及连通性指数,上述各指数的计算方法如下:
35、生态用地面积比指数:
36、el = × [有林地面积+ 灌木林地面积+ 疏林地面积+ 草地面积+ 河流面积+ 湖泊近海面积+ 滩涂面积+ 永久性冰川雪地面积+ 沼泽面积+ 沙地面积+ 其他林地面积× 0.7+ 水库面积×0.7 + 水田面积× 0.7 + 旱地面积×0.5]/la;
37、式中:
38、——生态用地面积比指数;
39、——生态用地面积比指数的归一化系数;
40、——区域国土面积,单位为km2;
41、景观破碎度:
42、;
43、式中:
44、——景观破碎度;
45、——景观中所有斑块总数;
46、——景观总面积,单位为km2;
47、香浓多样性指数:
48、;
49、式中:
50、——第种土地类型占总面积的比值;
51、表明该单元仅由一个用地类型组成,指数越高,单元内用地类型越多;
52、连通性指数:
53、;
54、式中:
55、——重要生态空间连通度指数;
56、——重要生态空间斑块的总数量,单位为个;
57、——斑块i,j的面积,单位为km2;
58、——斑块i和j之间所有路径最终连通性的最大值,即斑块i和j之间所有可能路径的最大乘积概率;
59、——景观斑块的总面积,单位为km2。
60、进一步的,步骤s3中的生态功能评价指数包括,生境适宜性指数、水源涵养服务供需指数、水土保持服务供需指数以及固碳服务供需指数,上述各指数的计算方法如下:
61、生境适宜性指数:
62、;
63、式中:
64、为生境适宜性指数;
65、为第i个评价因子;
66、为第i个因子的权重;
67、n为评价因子数量;
68、水源涵养服务供需指数:
69、;
70、式中:
71、——栅格i上的水源涵养服务供需指数;
72、——栅格i上的水源涵养服务供给量;
73、——栅格i上的水源涵养服务需求量;
74、其中栅格i上的水源涵养服务供给量的计算公式为:
75、;
76、式中:
77、——栅格i上的年产水量,单位为mm;
78、——栅格i上年降雨量,单位为mm;
79、——地表径流量,单位为mm;
80、——蒸散发量,单位为mm;
81、——i类生态系统面积,单位为km2;
82、其中栅格上的水源涵养服务需求量的计算公式为:
83、;
84、式中:
85、——栅格i上的水资源需求量,单位为m3;
86、——人口密度,单位为人/hm2;
87、——栅格i上的人均水资源需求量,单位为m3/人;
8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城市生态健康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生态健康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生态胁迫评价指数包括,自然灾害受灾指数、土地胁迫指数、污染负荷指数以及陆地开发干扰指数,上述各指数的计算方法如下:
3.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一种城市生态健康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生态健康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的生态功能评价指数包括,生境适宜性指数、水源涵养服务供需指数、水土保持服务供需指数以及固碳服务供需指数,上述各指数的计算方法如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生态健康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的生态响应评价指数包括,生态保护红线面积比指数、节能环保预算支出、污水集中处理率以及固体废物综合处置利用率,上述指数的计算方法如下;
6.一种城市生态健康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胁迫计算模块、结构计算模块、功能计算模块、响应计算模块以及综合评价模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城市生态健康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胁迫计算模块对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城市生态健康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计算模块对生态胁迫评价指数计算的具体实现为:生态结构评价指数包括,生态用地面积比指数、景观破碎度、香浓多样性指数以及连通性指数,上述各指数的计算方法如下: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城市生态健康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计算模块对生态胁迫评价指数计算的具体实现为:生态功能评价指数包括,生境适宜性指数、水源涵养服务供需指数、水土保持服务供需指数以及固碳服务供需指数,上述各指数的计算方法如下: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城市生态健康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计算模块对生态胁迫评价指数计算的具体实现为:生态响应评价指数包括,生态保护红线面积比指数、节能环保预算支出、污水集中处理率以及固体废物综合处置利用率,上述指数的计算方法如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市生态健康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生态健康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生态胁迫评价指数包括,自然灾害受灾指数、土地胁迫指数、污染负荷指数以及陆地开发干扰指数,上述各指数的计算方法如下:
3.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一种城市生态健康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生态健康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的生态功能评价指数包括,生境适宜性指数、水源涵养服务供需指数、水土保持服务供需指数以及固碳服务供需指数,上述各指数的计算方法如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生态健康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的生态响应评价指数包括,生态保护红线面积比指数、节能环保预算支出、污水集中处理率以及固体废物综合处置利用率,上述指数的计算方法如下;
6.一种城市生态健康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胁迫计算模块、结构计算模块、功能计算模块、响应计算模块以及综合评价模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城市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焕,朱志兵,徐放,肖志中,黄晓芳,谢新朋,耿云明,吴啸,姚成劼,万能,杨昊,张露予,王立舟,柴明,王梅,陈本荣,宁暕,许琴,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市规划研究院武汉市交通发展战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