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船舶制造和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尾管轴承外径偏心加工安装工艺方法。
技术介绍
1、船舶尾管轴承安装工艺有多种,常见的工艺是船尾分段搭载后在坞内对尾轴管镗孔,通过对尾管镗孔来消除船体焊接变形引起的尾管失圆等安装误差,但是为避免昼夜温度差异引起金属受热膨胀造成尾管加工失圆,该工艺的实施必须在温度较稳定的早晚时间段,镗孔通常需要3到4天的时间,这一方面限制了搭载坞期。另外一方面,由于大型船舶尾管孔径大,尾管长,采用尾管镗孔工艺时需多名熟练镗孔工人设置多个支撑装置,且镗孔时镗杆容易扰动,引起孔中心线偏差超出规范允许范围,进而需要反复多次镗孔甚至研磨,造成人力物力成本大量增加。同时尾管轴承的采购及加工也必须在镗孔结束后进行,这样就进一步限制了船舶搭载坞期。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提供一种大型船舶尾管无镗孔及尾管轴承加工安装方法,通过改变工艺步骤和提高各工段部件及分段制造精度,控制尾管中心度偏差,利用尾管前后测量的中心尺寸精确加工尾管轴承,即可实现尾轴搭载、节省坞期及人工成本的目的。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尾管轴承外径偏心加工安装工艺方法,所述工艺方法省略尾管内镗孔加工,实际安装到分段的尾管尺寸不包含镗孔余量,且在尾管搭载安装后无需再镗孔,所述尾管轴承包含前尾管轴承和后尾管轴承,所述前后尾管轴承外径尺寸包含机加工余量,所述前后轴承孔中心连线和轴系对中线重合或者中心线偏差值在规范允许
3、s1、尾管搭载:
4、(1)所述尾管位于船舶尾部,具有前端尾管、中间尾管和后端尾管,所述尾管用来安装前尾轴承及后尾轴承,所述中间尾管内循环注入滑油或者海水对轴承进行润滑和冷却,所述前端尾管和后端尾管尺寸不包含镗孔余量,在尾管搭载后,不需要使用镗孔设备对尾管进行初镗孔及精镗孔;
5、(2)所述后端尾管作为尾框架结构的一部分,一体铸造后按完工尺寸经机加工而成;
6、(3)所述前端尾管作为铸造件按完工尺寸经机加工而成,使用腹板作为连接件和船体结构焊,尾管所在船尾分段在搭载时考虑焊接热应力对尾轴中心线偏移的影响,采取采用错段、对称轮换等焊接工艺降低热应力对尾管中心度偏差的影响;
7、(3)所述对中即确定轴系中心线,以后尾管中心为尾基准点,放置尾管中心定位仪,以主机前端曲轴中心为艏基准点,放置含中心孔的光学孔板,在艏尾基准点之间轴承处增加若干个含中心孔的光学孔板,利用激光发生器,使激光依次穿过艏基准点光学孔板,中间光学孔板以及尾基准点尾管中心定位仪,将艏尾基准点连线即为初步确定的轴系理论中心线;
8、(4)使用直径略小于孔板直径的钢琴线依次贯穿尾管中心定位仪、中间光学孔板、艏部基准点光学孔板,并对钢琴线施加一定的负荷,使之呈现直线拉紧状态。此时钢琴线即为轴系理论中心线;
9、s2、尾管内壁尺寸测量:
10、(1)沿着所述尾管方向依次设置四个基准点;
11、(2)测量尾部轴承内各基准点处钢琴线沿着上下左右四个方向距离尾管内壁的距离,作成表格记录下以上数据;
12、(3)以上数据记录时确保记录前后周围环境温度没有较大变化,测量人员和测量仪器之间增加绝热层,防止热传递造成测量数据不准;
13、s3、前后尾管轴承偏心机加工:根据以上测量数据绘制成前后轴承加工图,按照轴承加工图机加工偏心轴承;
14、s4、尾管轴承压入安装。
15、进一步地,所述尾管作为尾框架结构的一部分,由具有资质的配套厂家一体铸造并加工而成,前后尾管中心度一致。
16、进一步地,所述尾管内表面粗糙度为6.3μmra,无加工余量。
17、进一步地,所述尾管轴承内表面为白合金,所述白合金粗糙度为0.8μmra,无加工余量。
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能有效的缩短船舶坞期,减少镗孔设备的安装、拆解、维护等成本投入,减少坞内工作强度,减少船舶制造安装环节,提高了船舶制造的经济效益。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尾管轴承外径偏心加工安装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方法省略尾管内镗孔加工,实际安装到分段的尾管尺寸不包含镗孔余量,且在尾管搭载安装后无需再镗孔,所述尾管轴承包含前尾管轴承和后尾管轴承,所述前后尾管轴承外径尺寸包含机加工余量,所述前后轴承孔中心连线和轴系对中线重合或者中心线偏差值在规范允许范围内,所述工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尾管轴承外径偏心加工安装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管作为尾框架结构的一部分,由具有资质的配套厂家一体铸造并加工而成,前后尾管中心度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尾管轴承外径偏心加工安装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管内表面粗糙度为6.3μmRa,无加工余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尾管轴承外径偏心加工安装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管轴承内表面为白合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尾管轴承外径偏心加工安装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白合金粗糙度为0.8μmRa,无加工余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尾管轴承外径偏心加工安装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尾管轴承外径偏心加工安装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管用来安装前尾轴承及后尾轴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尾管轴承外径偏心加工安装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尾管内循环注入滑油或者海水对轴承进行润滑和冷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尾管轴承外径偏心加工安装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管前端尾管和后端尾管尺寸不包含镗孔余量,在尾管搭载后,不需要使用镗孔设备对尾管进行初镗孔及精镗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尾管轴承外径偏心加工安装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方法省略尾管内镗孔加工,实际安装到分段的尾管尺寸不包含镗孔余量,且在尾管搭载安装后无需再镗孔,所述尾管轴承包含前尾管轴承和后尾管轴承,所述前后尾管轴承外径尺寸包含机加工余量,所述前后轴承孔中心连线和轴系对中线重合或者中心线偏差值在规范允许范围内,所述工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尾管轴承外径偏心加工安装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管作为尾框架结构的一部分,由具有资质的配套厂家一体铸造并加工而成,前后尾管中心度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尾管轴承外径偏心加工安装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管内表面粗糙度为6.3μmra,无加工余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尾管轴承外径偏心加工安装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管轴承内表面为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兰喜,许新启,季永生,冒建峰,章杰,陈炜,王纬,熊涛,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中远海运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