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检测通道及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检测通道及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80715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4 20: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检测通道及检测装置,检测通道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固定通道和间隔设置的多个移动通道;移动通道设有检测间隙,检测间隙用于使检测设备产生的射线穿过以对检测通道内的待测物体进行检测;多个固定通道和多个移动通道依次交错连通设置,且每个移动通道位于相邻的两个固定通道之间,移动通道与相邻的两个固定通道活动连接,以使移动通道的检测间隙在检测通道上的位置可调。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检测通道,通过移动通道的移动,使得检测间隙在检测通道上的位置能够较好地适配待测物体的尺寸,在保障检测效果的前提下,使得待测物体在相邻两个检测间隙之间移动的时长最小化,进而有利于提升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检测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检测通道及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1、ct设备利用x射线束照射检测通道内的物品,根据扫描图像鉴别物品的质量,ct设备广泛应用于质检领域。

2、ct设备通常包括检测通道和辐射设备,辐射设备用于向检测通道内的待测物体发射射线,检测通道上具有射线穿过的检测间隙,射线由检测间隙进入检测通道内。

3、现有技术中,检测间隙在检测通道上的位置通常是固定的,检测通道的两端分别为送检口和出检口,检测间隙的位置相对固定,尤其针对两个以上的检测间隙,待测物体的尺寸具有差异性,检测间隙的位置不能随待测物体的尺寸进行调整,导致尺寸较小的待测物体随传送带由当前检测间隙移动至下一个检测间隙处仍需要较长的时间,影响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检测通道及检测装置,用于解决现有的检测通道上的检测间隙在检测通道上的位置不可调,导致检测效率不佳的问题。

2、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检测通道,包括:

3、固定通道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固定通道;

4、移动通道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移动通道,所述移动通道设有检测间隙,所述检测间隙用于使检测设备产生的射线穿过以对所述检测通道内的待测物体进行检测;

5、其中,多个所述固定通道和多个所述移动通道依次交错连通设置,且每个所述移动通道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固定通道之间,所述移动通道与相邻的两个所述固定通道活动连接,以使所述移动通道的所述检测间隙在所述检测通道上的位置可调。

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固定通道和所述移动通道中的一者设有导向部,另一者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部嵌设于所述导向槽,且能够沿所述导向槽的延伸方向移动。

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固定通道包括多个板体,多个板体连接以形成所述检测通道的至少一部分,至少一个所述板体上形成有所述导向槽,所述导向槽朝向远离所述检测通道内部的方向凸出,所述导向槽由所述板体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板体的另一端;

8、所述固定通道的外壁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至少部分与所述导向槽的外壁面相连接。

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垂直于所述固定通道的延伸方向的截面呈u型状,所述固定通道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侧板体以及连接两个所述侧板体的顶板体,所述导向槽设置于所述顶板体。

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移动通道包括第一管段、第二管段和碳纤维连接件;

11、所述第一管段和所述第二管段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管段和所述第二管段的相对面之间形成所述检测间隙,所述第一管段和所述第二管段中的至少一者设置有所述导向部;

12、所述碳纤维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管段和所述第二管段,所述第一管段和/或所述第二管段为金属件。

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第一管段面向所述第二管段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套管;

14、所述第二管段面向所述第一管段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套管;所述第一套管和所述第二套管之间形成限定射线穿过的区域。

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移动通道包括多个板体,多个板体相互连接以围绕形成所述检测通道的至少一部分,至少一个板体上形成有所述导向部,所述导向部朝向远离所述检测通道内部的方向凸出,所述导向部沿所述检测通道的长度方向延伸。

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固定通道的内壁面设置有屏蔽层;

17、所述移动通道的外壁面设置有屏蔽层。

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屏蔽层包括铅层。

19、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检测装置,包括:

20、上述的检测通道;

21、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多个支撑件,多个所述支撑件与所述检测通道的多个固定通道一一对应连接,所述支撑件用于支撑所述固定通道;

22、多个检测设备,所述检测设备用于产生射线,以穿过所述检测通道的多个移动通道上的检测间隙,所述多个检测设备与所述多个移动通道对应设置;

23、基座,至少一个所述检测设备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基座,所述检测设备和与其对应的所述移动通道能够同步移动。

2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移动通道连接于所述检测设备,所述检测设备沿所述基座移动,带动所述移动通道在相邻的所述固定通道之间移动。

2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检测设备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移动通道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固定通道的数量为三个;

26、一个所述固定通道位于两个所述检测设备之间,另两个所述固定通道分别位于所述检测通道的首部和尾部;

27、两个所述检测设备与两个所述移动通道分别对应连接,两个所述检测设备沿所述基座移动,带动两个所述移动通道相对运动,以调节两个所述移动通道的两个所述检测间隙的间距。

2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支撑件包括相连接的支撑部和调节部,所述支撑部和所述调节部中的一者与所述固定通道连接,另一者与所述基座连接,所述调节部用于调节所述固定通道的高度。

2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检测设备包括:

30、支撑架;

31、旋转框架,所述旋转框架可相对所述支撑架旋转,所述旋转框架上设置有辐射源和探测器,所述旋转框架具有容纳空间,所述检测通道穿过所述容纳空间。

32、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检测通道及检测装置,至少能够实现以下技术效果:多个固定通道和多个移动通道依次交错组装形成连通的检测通道,通过移动通道的移动调节检测间隙在检测通道上的位置,使得检测间隙在检测通道上的位置能够较好地适配待测物体的尺寸,在保障检测效果的前提下,使得待测物体在相邻两个检测间隙之间移动的时长最小化,进而有利于提升检测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检测通道,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通道,其中,所述固定通道和所述移动通道中的一者设有导向部,另一者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部嵌设于所述导向槽,且能够沿所述导向槽的延伸方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通道,其中,所述固定通道包括多个板体,多个板体连接以形成所述检测通道的至少一部分,至少一个所述板体上形成有所述导向槽,所述导向槽朝向远离所述检测通道内部的方向凸出,所述导向槽由所述板体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板体的另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通道,其中,垂直于所述固定通道的延伸方向的截面呈U型状,所述固定通道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侧板体以及连接两个所述侧板体的顶板体,所述导向槽设置于所述顶板体。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通道,其中,所述移动通道包括第一管段、第二管段和碳纤维连接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检测通道,其中,所述第一管段面向所述第二管段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套管;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通道,其中,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检测通道,其中,所述固定通道的内壁面设置有屏蔽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检测通道,其中,所述屏蔽层包括铅层。

10.一种检测装置,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检测装置,其中,所述移动通道连接于所述检测设备,所述检测设备沿所述基座移动,带动所述移动通道在相邻的所述固定通道之间移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中,所述检测设备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移动通道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固定通道的数量为三个;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检测装置,其中,所述支撑件包括相连接的支撑部和调节部,所述支撑部和所述调节部中的一者与所述固定通道连接,另一者与所述基座连接,所述调节部用于调节所述固定通道的高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0至13任一项所述的检测装置,其中,所述检测设备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测通道,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通道,其中,所述固定通道和所述移动通道中的一者设有导向部,另一者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部嵌设于所述导向槽,且能够沿所述导向槽的延伸方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通道,其中,所述固定通道包括多个板体,多个板体连接以形成所述检测通道的至少一部分,至少一个所述板体上形成有所述导向槽,所述导向槽朝向远离所述检测通道内部的方向凸出,所述导向槽由所述板体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板体的另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通道,其中,垂直于所述固定通道的延伸方向的截面呈u型状,所述固定通道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侧板体以及连接两个所述侧板体的顶板体,所述导向槽设置于所述顶板体。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通道,其中,所述移动通道包括第一管段、第二管段和碳纤维连接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检测通道,其中,所述第一管段面向所述第二管段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套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丽李亮洪明志王子楠谢磊常铭
申请(专利权)人: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