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锰系多相钢及其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锰系多相钢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793231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4 20:18
一种锰系多相钢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废旧汽车板为主要原料,加入少量炼钢生铁和中碳锰铁,采用中频感应电炉熔炼钢水,经铝脱氧后出炉到钢包,钢水全部进入钢包后,将含稀土、镁、钙、铝、钛、硅和钾的多元合金线通过喂丝机加入到钢包内的钢水中,当温度降至1515‑1528℃,将钢水在连铸机上,直接铸成厚度60‑70mm的钢坯;然后将钢坯加热至1120‑1150℃,在热连轧机组上直接轧制成20‑50mm的钢板,经淬火和配分热处理后,获得强度和硬度高,韧性和耐磨性好的锰系多相钢,用于制备架空输电线路金具,具有优异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金属材料,特别涉及一种锰系多相钢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在输电线路的建设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很多电力金具,电力金具是连接和组合电力系统中的各类装置,起到传递机械负荷、电气负荷及某种防护作用的金属附件。金具是关系到架空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重要部件,随着电压等级的不断攀升、导线截面积的增大,金具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耐磨和耐腐蚀性。

2、现有连接金具多采用碳素结构钢(q235)、优质碳素结构钢(35#、45#)、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q345)、合金结构钢(40cr)等材料制成,材料耐磨性能较差。在运行环境恶劣的大风、多风区环境中及山谷风口处常出现磨损严重的情况,严重影响输电线路的安全,开发新型高强韧耐磨钢满足架空输电线路金具的使用要求迫在眉睫。

3、公开号为cn111411295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多相钢构件及其制备方法、应用,所述构件由多相钢制成,所述多相钢的化学组分及化学组分的质量分数包括,c:0.07~0.15%,si:0.2~0.6%,al≤0.045%,mn:1.5~3.0%,cr:0.5~1.0%,mo:0.1~0.6%,b:0.001~0.005%,ti:0.02~0.10%,v:0.05~0.15%,p≤0.015%,n≤0.01%,o≤0.003%,ca:0.0005%~0.0030%,所述多相钢还包括ni和nb中的一种或两种,其中,ni:0.001~0.06%,nb:0.001~0.06%,ni和nb的质量分数之和为0.002~0.1%;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夹杂;所述cr与mo的质量分数之和为0.8~1.5%,所述ti与v的质量分数之和为0.08~0.2%;所述mn的质量分数与s的质量分数之比≥550;其中,ceq为0.4~0.55%,c为所述多相钢中c的质量分数,mn为所述多相钢中mn的质量分数。该申请的多相钢构件强度高,且在冲压或制管过程中不会出现开裂或回弹问题。

4、公告号为cn111247258b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还公告了一种最小抗拉强度为980mpa的高强度多相钢,含有(按重量百分比计):c≥0.075~≤0.115;si≥0.400~≤0.500;mn≥1.900~≤2.350;cr≥0.250~≤0.400;al≥0.010~≤0.060;n≥0.0020~≤0.0120;p≤0.020;s≤0.0020;ti≥0.005~≤0.060;nb≥0.005~≤0.060;v≥0.005~≤0.020;b≥0.0005~≤0.0010;mo≥0.200~≤0.300;ca≥0.0010~≤0.0060;cu≤0.050;ni≤0.050;sn≤0.040;h≤0.0010;剩余的为铁,包括通常与钢有关的因熔化所致的杂质在内,其中,在对由这种钢构成的冷轧带钢退火特别是连续退火时尽量宽的处理窗口方面,mn-si+cr的总含量为≥1.750%(重量)~≤2.250%(重量)。

5、公开号为cn108950405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具有良好翻边性能的800mpa级多相钢,其组分及wt%为:c:0.075~0.100%,si:0.41~0.52%,mn:1.60~2.00%,p:0.0120%以下,s:0.010%以下,als:0.015~0.070%,cr:0.25~0.45%,ti:0.036~0.055%,nb:0.036~0.050%,n:0.005%以下;生产工艺:按照成分设定常规冶炼后铸坯;进行热轧工艺;进行冷轧工艺;自然冷却至室温,待用。该申请公开的多相钢屈服强度达到500~650mpa,抗拉强度780~900mpa,伸长率13%以上,扩孔率35%以上;其微观组织为贝氏体、铁素体、珠光体、少量马氏体及残余奥氏体,从而保证了在有较高强度的同时,还具有较好的成形性能、翻边性能和碰撞吸能性能。

6、公开号为cn107674954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利用热轧后形变亚结构提高多相钢综合性能的方法。其技术方案是:先将粗轧后的低碳钢在ac3~910℃区间精轧,精轧压下率累积为60~100%;再以80~150℃/s的速率冷却至540~710℃,然后保温5~12s或空冷5~12s,最后层流冷却至室温。所述低碳钢的化学成分是:c≤0.10wt%,mn为0.5~1.6wt%,si≤0.35wt%,nb≤0.030wt%,al为0.02~0.06wt%,cr≤0.75wt%,p≤0.048wt%和s≤0.005wt%,其余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7、公开号为cn109423577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高强多相钢镀锡原板及其制造方法,该多相钢镀锡原板的成分质量百分比为:c0.081~0.14%,mn0.2~0.8%,al0.01~0.09%,p0.01~0.03%,n0.002~0.015%,还含有b0.001~0.005%,cr0.005~0.05%,ti0.001~0.1%,nb0.001~0.2%,cu0.005~0.03%,mo0.001~0.008%中一种或一种以上,余fe和不可避免杂质;且满足:0.21%≤mn+1.3cr+3.2mo+0.5cu≤0.91%。该镀锡原板组织包括铁素体晶粒、珠光体、马氏体和渗碳体颗粒,其中,珠光体、马氏体和渗碳体颗粒的总体积分数为5~20%,马氏体体积分数为1~5%,马氏体中碳固溶量≥0.07%。该镀锡原板具有高强度和较好延伸率,可用于生产对强度和延伸率要求较高的三片罐罐身、罐底、易开盖、旋开盖等。

8、公开号为cn105886908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热轧多相钢板的生产方法,钢的化学成分以重量百分数计为c=0.15~0.25,si=1.2~1.5,mn=1.2~1.8,p≤0.012,s≤0.005,alt≤0.06,n≤0.008,nb=0.030~0.055,v=0.02~0.04,ti=0.01~0.02,b=0.0006~0.0015,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工艺步骤包括:连铸:坯加热温度为1200~1300℃;轧制:开轧温度≥1150℃,精轧阶段终轧温度为940~960℃;四阶段控制冷却,终轧后快冷,冷却速度≥75℃/s,直至700~720℃;冷却:空冷,温度下降30±5℃后再超快速冷却,冷却速度≥75℃/s;终冷温度为385~425℃,然后至225~275℃温度时下线堆冷。该专利技术的钢板的抗拉强度大于1100mpa,屈强比小于0.65;钢板不需进行调质处理,钢板的成分中不含贵重合金元素cr、mo、ni等,节约了资源。

9、公开号为cn101058863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热轧低硅多相钢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制备高强热轧trip钢,在普通si-mn系trip钢中用适量al替代部分的si,制备的步骤为:将钢加热以使奥氏体均匀化,随后以5~10℃/s冷却到1100~1000℃内,以0.1~10s-1的应变速率实施1~2道次变形,道次应变量在10%~30%,生成体积分数为40%~60%的铁素体后,立刻以20~50℃/s冷却到贝氏体相变区4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锰系多相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锰系多相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块由废旧汽车板获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锰系多相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钢水升温至1638-1651℃,然后加入金属铝的步骤中,金属铝加入量占炉内钢水质量分数的0.11-0.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锰系多相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合金线含稀土、镁、钙、铝、钛、硅和钾。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锰系多相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合金线加入量占进入钢包内钢水质量分数的0.70-0.85%;多元合金线的化学组成及质量分数是:6.63-6.96%Ce,4.77-5.05%Mg,10.37-10.60%Al,10.08-10.73%Ti,5.51-5.84%K,16.24-16.78%Si,8.06-8.41%Ca,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锰系多相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质量百分数计,将3.2-3.5%炼钢生铁和3.8-4.0%中碳锰铁混合加热至全部熔化,升温至1523-1547℃,加入92.5-93.0%钢块,钢块全部熔化获得钢水的步骤中,钢块、炼钢生铁和中碳锰铁的质量分数之和为10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锰系多相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炼钢生铁的化学组成及质量分数是:4.04-4.33%C,0.45-0.85%Si,≤0.50%Mn,≤0.15%P,<0.07%S,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锰系多相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碳锰铁的化学组成及质量分数是:0.87-1.14%C,76.44-78.01%Mn,≤0.50%Si,≤0.10%P,<0.08%S,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9.一种锰系多相钢,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锰系多相钢的制备方法制备获得。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锰系多相钢,其特征在于,所述锰系多相钢的抗拉强度大于800MPa,屈强比小于0.8,冲击功大于50J,硬度大于400HB。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锰系多相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锰系多相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块由废旧汽车板获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锰系多相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钢水升温至1638-1651℃,然后加入金属铝的步骤中,金属铝加入量占炉内钢水质量分数的0.11-0.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锰系多相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合金线含稀土、镁、钙、铝、钛、硅和钾。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锰系多相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合金线加入量占进入钢包内钢水质量分数的0.70-0.85%;多元合金线的化学组成及质量分数是:6.63-6.96%ce,4.77-5.05%mg,10.37-10.60%al,10.08-10.73%ti,5.51-5.84%k,16.24-16.78%si,8.06-8.41%ca,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锰系多相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质量百分数计,将3.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建刘敬华王秀龙周立宪刘胜春司佳钧王欣欣何成牛海军张昭刘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