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后备厢板支撑结构制造技术_技高网

后备厢板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791855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4 20: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能够适当地支撑后备厢板的后备厢板支撑结构。后备厢板支撑结构具备:电池组,其配置在后备厢下方,具有收纳电池的电池壳体和配置在电池壳体上部的盖部;以及后备厢板,其配置在电池组上方,其中盖部具备形成有与电池壳体内连通的开口部的开口罩部,后备厢板至少被开口罩部支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支撑在车辆的后备厢中铺设的后备厢板的后备厢板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1、一种提案是:作为车辆用后备厢结构设置有配置在后备厢的地板上的多个收纳部和打开关闭多个收纳部的随动板,随动板被支撑在分隔多个收纳部的边缘部上(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2、现有技术文献

3、专利文献

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7674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

2、但是,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汽车中,向作为驱动源的电动机供电的电池组有时设置在后备厢下部。这种汽车中,在电池组的上部设置后备厢板,可以在后备厢板上搭载行李等。

3、因此,由于在后备厢板上搭载行李等而施加给后备厢板的负载被传递至配置在后备厢板下部的电池组。因此,要求适当地支撑施加给后备厢板的负载。

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适当地支撑后备厢板。

5、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6、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后备厢板支撑结构具备:电池组,其配置在后备厢下方,具有收纳电池的电池壳体和配置在所述电池壳体上部的盖部;以及后备厢板,其配置在所述电池组上方,所述盖部具备形成有与所述电池壳体内连通的开口部的开口罩部,所述后备厢板至少被所述开口罩部支撑。

7、专利技术效果

8、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适当地支撑后备厢板。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后备厢板支撑结构,具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备厢板支撑结构,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后备厢板支撑结构,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备厢板支撑结构,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备厢板支撑结构,其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备厢板支撑结构,具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备厢板支撑结构,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后备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上田逸央星野寿春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斯巴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