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火炮吹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火炮吹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790889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4 20:17
本申请公开了火炮研制技术领域中的一种火炮吹气装置,包括复进压气装置;复进压气装置包括固定于所述火炮的摇架上的复进压气筒,复进压气筒的腔体内活动安装有皮碗,所述皮碗一侧的复进压气杆轴向穿出所述复进压气筒并固接所述火炮的炮尾,所述复进压气筒远离所述复进压气杆的一端通过第一导气管连接所述火炮的药室,第一导气管连接所述复进压气筒的一端设有单向阀一,第一导气管连接药室的一端设有单向阀二,复进压气杆移动压气,以使气体经过所述药室;本申请中复进压气筒利用火炮发射后的复进动作带动复进压气杆推动皮碗压缩复进压气筒中的空气,最终压缩的气体通过第一导气管进入身管内膛,将身管内残留的火药气体排出,保障乘员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火炮研制,尤其涉及一种火炮吹气装置


技术介绍

1、对于炮塔类火炮,如坦克、自行火炮等,前一发炮弹射击完毕后要打开炮闩进行后一发炮弹装填射击,为了防止前一发炮弹射击后身管内膛残留火药气体在开闩后进入炮塔内,通常在身管上设置抽气装置。抽气装置是套在身管外壁的筒状容器,其通过前倾斜孔与身管内膛相通。火炮发射后,当弹丸向前通过斜孔后,身管内膛火药气体经过斜孔进入抽气装置,当内膛火药气体不断从炮口流出而膛压下降后,抽气装置内火药气体通过斜孔流入身管内膛,由于斜孔前倾,向前高速流出的火药气体会带动身管膛底火药气体向炮口流出,达到抽气的目的。由于火炮可能采用不同弹种、不同装药号进行射击,抽气装置不能确保在各种情况下都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在一些情况下,打开炮闩,仍会有少量残留火药气体进入炮塔内,危及乘员安全。

2、法国“勒克勒尔”坦克另辟蹊径,未采用抽气装置,而是每次射击后用储存在气瓶内的高压空气将身管内膛火药气体吹出去后再行开闩,该火炮需要常备高压气瓶。考虑到一般火炮抽气装置已经发挥了大部分“抽气”作用,受“勒克勒尔”坦克的启发,只要用少量气体吹气,就能在开闩前将内膛火药气体“清理”干净。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火炮吹气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使用抽装置对身管内膛进行清理时,仍会有少量残留火药气体进入炮塔内,危及乘员安全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火炮吹气装置,用于清除火炮身管内的火药气体,包括复进压气装置;所述复进压气装置包括固定于所述火炮的摇架上的复进压气筒,所述复进压气筒的腔体内活动安装有皮碗,所述皮碗一侧的复进压气杆轴向穿出所述复进压气筒并固接所述火炮的炮尾,所述复进压气筒远离所述复进压气杆的一端通过第一导气管连接所述火炮的药室,所述第一导气管连接所述复进压气筒的一端设有单向阀一,所述第一导气管连接所述药室的一端设有单向阀二,所述复进压气杆移动压气,以使气体经过所述药室。

4、本申请进一步的方案,还包括电控设备,所述电控设备包括顺序电性连接的电源和控制器以及电动耐压阀;

5、所述炮尾上安装有位移传感器,位移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所述电动耐压阀固定在所述单向阀二与所述药室之间的第一导气管上;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电动耐压阀开闭。

6、更进一步的方案,还包括后坐压气装置,所述后坐压气装置包括后坐压气筒和活塞,所述活塞活动置于所述后坐压气筒的腔体内,所述活塞上沿所述后坐压气筒轴向固定有后坐压气杆,所述后坐压气杆活动穿过所述后坐压气筒一侧并与所述炮尾固接,所述后坐压气筒轴向另一侧设有导气孔,所述活塞上设有单向组件,所述单向组件用于后坐压气筒内空气单向压入后坐压气筒的有杆端;

7、所述后坐压气筒和所述单向阀二之间通过管路连接有储气设备,所述储气设备单向出气于所述药室。

8、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活塞沿所述后坐压气筒轴向开设有多个横向孔,所述横向孔内固定有单向阀四。

9、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储气设备包括储气筒,所述储气筒一端通过第三导气管连通所述后坐压气筒的有杆腔一侧,所述后坐压气筒连接所述储气筒的一端固定有单向阀三,所述储气筒另一端通过第二导气管连通所述药室,所述第二导气管固定有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的电控阀。

10、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后坐压气筒的后坐压气杆穿出端之间安装有增压装置;所述增压装置包括游动活塞和密封液体,所述游动活塞的小直径端置于所述后坐压气筒的气杆穿孔处,所述游动活塞大直径端置于所述后坐压气筒腔体内,所述密封液体置于所述游动活塞大直径端与所述后坐压气筒的气杆穿孔之间的区域内,所述后坐压气杆活动穿过所述游动活塞,所述游动活塞的小直径端径向设置有通孔,所述密封液体与所述后坐压气杆接触。

11、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后坐压气筒、复进压气筒与所述火炮平行布置。

12、本申请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火炮的身管处安装有抽气装置。

13、本申请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复进压气筒的复进压气杆穿出端面上和所述后坐压气筒的导气孔端面上均固定有防尘垫。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15、本申请中设计了复进压气筒利用火炮发射后的复进动作带动复进压气杆推动皮碗压缩复进压气筒中的空气,最终压缩的气体通过第一导气管进入身管内膛,将身管内的残留火药气体排出,保障乘员的安全;

16、其中该装置上还增加了后坐压气装置,其内的活塞在火炮的后坐运动时对后坐压气筒内的气体进行压缩,配合管路连接的储气筒,将气体储存到储气筒中,身管复进时将直接压缩的气体和后坐时储存的气体一并从身管膛底向炮口吹出,将经过抽气装置作用后已经残留不多的膛内火药气体最大限度吹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火炮吹气装置,用于清除火炮(1)身管(102)内的火药气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复进压气装置(2);所述复进压气装置(2)包括固定于所述火炮(1)的摇架(104)上的复进压气筒(21),所述复进压气筒(21)的腔体内活动安装有皮碗(22),所述皮碗(22)一侧的复进压气杆(23)轴向穿出所述复进压气筒(21)并固接所述火炮(1)的炮尾(105),所述复进压气筒(21)远离所述复进压气杆(23)的一端通过第一导气管(6)连接所述火炮(1)的药室(1001),所述第一导气管(6)连接所述复进压气筒(21)的一端设有单向阀一(61),所述第一导气管(6)连接所述药室(1001)的一端设有单向阀二(62),所述复进压气杆(23)移动压气,以使气体经过所述药室(10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炮吹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控设备,所述电控设备包括依次电性连接的电源(41)和控制器(42)以及电动耐压阀(4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火炮吹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后坐压气装置(3),所述后坐压气装置(3)包括后坐压气筒(31)和活塞(32),所述活塞(32)活动置于所述后坐压气筒(31)的腔体内,所述活塞(32)上沿所述后坐压气筒(31)轴向固定有后坐压气杆(35),所述后坐压气杆(35)活动穿过所述后坐压气筒(31)一侧并与所述炮尾(105)固接,所述后坐压气筒(31)轴向另一侧设有导气孔(36),所述活塞(32)上设有单向组件,所述单向组件用于后坐压气筒(31)内空气单向压入后坐压气筒(31)的有杆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火炮吹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32)沿所述后坐压气筒(31)轴向开设有多个横向孔,所述横向孔内固定有单向阀四(37)。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火炮吹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气设备(5)包括储气筒(51),所述储气筒(51)一端通过第三导气管(56)连通所述后坐压气筒(31)的有杆腔一侧,所述后坐压气筒(31)连接所述储气筒(51)的一端固定有单向阀三(52),所述储气筒(51)另一端通过第二导气管(55)连通所述药室(1001),所述第二导气管(55)固定有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42)的电控阀(53)。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火炮吹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坐压气筒(31)的后坐压气杆(35)穿出端之间安装有增压装置;所述增压装置包括游动活塞(33)和密封液体(34),所述游动活塞(33)的小直径端置于所述后坐压气筒(31)的气杆穿孔处,所述游动活塞(33)大直径端置于所述后坐压气筒(31)腔体内,所述密封液体(34)置于所述游动活塞(33)大直径端与所述后坐压气筒(31)的气杆穿孔之间的区域内,所述后坐压气杆(35)活动穿过所述游动活塞(33),所述游动活塞(33)的小直径端径向设置有通孔,所述密封液体(34)与所述后坐压气杆(35)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火炮吹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坐压气筒(31)、复进压气筒(21)与所述火炮(1)平行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炮吹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炮(1)的身管(102)处安装有抽气装置(103)。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火炮吹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进压气筒(21)的复进压气杆(23)穿出的端面上和所述后坐压气筒(31)的导气孔(36)端面上均固定有防尘垫。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火炮吹气装置,用于清除火炮(1)身管(102)内的火药气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复进压气装置(2);所述复进压气装置(2)包括固定于所述火炮(1)的摇架(104)上的复进压气筒(21),所述复进压气筒(21)的腔体内活动安装有皮碗(22),所述皮碗(22)一侧的复进压气杆(23)轴向穿出所述复进压气筒(21)并固接所述火炮(1)的炮尾(105),所述复进压气筒(21)远离所述复进压气杆(23)的一端通过第一导气管(6)连接所述火炮(1)的药室(1001),所述第一导气管(6)连接所述复进压气筒(21)的一端设有单向阀一(61),所述第一导气管(6)连接所述药室(1001)的一端设有单向阀二(62),所述复进压气杆(23)移动压气,以使气体经过所述药室(10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炮吹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控设备,所述电控设备包括依次电性连接的电源(41)和控制器(42)以及电动耐压阀(4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火炮吹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后坐压气装置(3),所述后坐压气装置(3)包括后坐压气筒(31)和活塞(32),所述活塞(32)活动置于所述后坐压气筒(31)的腔体内,所述活塞(32)上沿所述后坐压气筒(31)轴向固定有后坐压气杆(35),所述后坐压气杆(35)活动穿过所述后坐压气筒(31)一侧并与所述炮尾(105)固接,所述后坐压气筒(31)轴向另一侧设有导气孔(36),所述活塞(32)上设有单向组件,所述单向组件用于后坐压气筒(31)内空气单向压入后坐压气筒(31)的有杆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火炮吹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32)沿所述后坐压气筒(31)轴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中华赵建新谢博城杨玉良董鹏孙晓庆杜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