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泵组件、液压供能装置、底盘系统及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78356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1 22:00
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机泵组件、液压供能装置、底盘系统及车辆,电机泵组件包括液压泵、电机、检测组件以及转接组件。液压泵具有彼此连通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电机连接至液压泵,以驱动液压泵。检测组件包括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第一传感器适于检测液压泵的第一开口处的油温。第二传感器适于检测液压泵的第二开口处的油温。转接组件的一端电连接至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转接组件的另一端适于电连接至电机控制器。本技术能够简化线路结构,便于安装和检修,同时还有助于降低密封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总地涉及车辆的,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机泵组件、液压供能装置、底盘系统及车辆


技术介绍

1、相关技术中,用于底盘系统的电机-泵组包括电机、液压泵和电机控制器。电机用于驱动液压泵。电机与电机控制器相连。在电机-泵组运行时,需要对液压泵的油温进行控制,否则会造成电机控制器因油温过高而损坏或者电机因温度过高而烧坏。一般会利用温度传感器检测油温,以便于油温的控制。液压泵一般是双向泵,双向泵包括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为了分别检测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油温通常设置两个传感器。一般两个传感器分别设有引出端。两个传感器的引出端各自从机壳引出并连接到电机控制器。这样会增加密封难度,而且线路结构较为复杂,不便于安装和检修。

2、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电机泵组件、液压供能装置、底盘系统及车辆,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在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2、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机泵组件,所述电机泵组件包括:

3、液压泵;

4、电机,所述电机连接至所述液压泵,以驱动所述液压泵;

5、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适于检测所述液压泵的油温和/或油压,所述检测组件包括:

6、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适于检测所述液压泵的所述第一开口处的油温;

7、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适于检测所述液压泵的所述第二开口处的油温;

8、以及

9、转接组件,所述转接组件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所述转接组件的另一端适于穿出所述电机。

10、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电机泵组件,通过检测组件的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检测液压泵的油温和/或油压,且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均连接至同一转接组件。这样能简化线路结构,便于安装和检修,同时还有助于降低密封难度和成本。

11、可选地,所述转接组件包括转接柱,所述转接柱的一端至少间接的连接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所述转接柱的另一端穿出所述电机。

12、可选地,所述电机包括机壳;

13、所述转接组件还包括:

14、转接板a,所述转接板a位于所述机壳的内部,所述转接板a连接至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

15、所述转接柱的一端连接至所述转接板a,所述转接柱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机壳。

16、可选地,所述转接组件还包括所述转接板b,所述转接柱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机壳后与所述转接板b连接,所述转接板b适于与所述电机控制器连接。

17、可选地,所述转接板b上设有信号连接端子,所述转接板b适用于通过所述信号连接端子与所述电机控制器连接。

18、可选地,所述第一传感器为温度传感器或者温压传感器;并且/或者

19、所述第二传感器为温度传感器或者温压传感器。

20、可选地,所述液压泵包括泵壳,所述泵壳包括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传感器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传感器安装在所述第二连接孔。

21、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孔平行于所述第二连接孔。

22、可选地,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中的至少一者与所述转接板a抵接。

23、可选地,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中的至少一者的端部设有弹簧,所述弹簧抵接在所述转接板a。

24、可选地,所述电机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开设有过孔a,所述转接组件至少部分穿设于所述过孔a。

25、可选地,所述机壳形成有流道,所述过孔a和所述流道间隔布置。

26、可选地,所述电机还包括绕组,所述机壳包括过孔b,

27、所述电机泵组件还包括电机传感器,所述电机传感器的出线端至少部分穿设于所述过孔b,所述电机传感器的检测端连接至所述绕组。

28、可选地,所述过孔b和所述过孔a并排布置在所述流道的同一侧,且所述过孔b与所述流道彼此间隔布置。

29、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液压供能装置,所述液压供能装置包括:

30、上述的电机泵组件,所两个所述电机泵组件同轴且相对设置,两个所述电机泵组件的机壳在轴向上相连。

31、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的液压供能装置,通过应用上述的电机泵组件,便于安装和检修,还能够降低成本。

32、可选地,所述液压供能装置还包括:

33、电机控制器,所述电机控制器设于所述机壳的外部并连接至所述机壳,所述转接组件的另一端穿出所述电机后与所述电机控制器连接。

34、可选地,所述电机控制器还包括控制电路板,所述转接组件的另一端穿出所述电机后与所述控制电路板连接。

35、本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底盘系统,所述底盘系统包括:

36、减振器;和

37、上述的液压供能装置,所述液压供能装置流体连通至所述减振器。

38、根据本技术第三方面的底盘系统,通过应用上述的液压供能装置,能够便于安装和检修,还能够降低成本。

39、本技术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上述的底盘系统。

40、根据本技术第四方面提供的车辆,通过应用上述的电机组件或液压供能装置或者上述的底盘系统,有利于提高装配效率,方便检修,还有利于降低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泵组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组件包括转接柱,所述转接柱的一端至少间接的连接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所述转接柱的另一端穿出所述电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泵组件,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泵组件,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泵组件,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泵组件,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泵组件,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机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平行于所述第二连接孔。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泵组件,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机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中的至少一者的端部设有弹簧,所述弹簧抵接在所述转接板A。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泵组件,其特征在于,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机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的形成有流道,所述过孔A和所述流道间隔布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机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还包括绕组,所述机壳包括过孔B,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机泵组件,其特征在于,

15.一种液压供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供能装置包括: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液压供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供能装置还包括: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液压供能装置,其特征在于,

18.一种底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系统包括:

1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权利要求18所述的底盘系统。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泵组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组件包括转接柱,所述转接柱的一端至少间接的连接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所述转接柱的另一端穿出所述电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泵组件,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泵组件,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泵组件,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泵组件,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泵组件,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机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平行于所述第二连接孔。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泵组件,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机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感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兴龙欧小燕张家杰李天鸣喻凤传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