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加种植牙植体外骨结合面积的短植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78267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1 21:59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增加种植牙植体外骨结合面积的短植体,涉及牙种植体技术领域,植体本体外侧设有螺纹套,且螺纹套与第一螺纹槽构成卡槽式连接,并且第一螺纹槽与植入槽连接,植入槽底部设有贴合层,且贴合层顶部设有第一螺栓,并且第一螺栓与螺纹孔构成螺纹连接;螺纹孔与植体本体底部连接,且第二螺栓穿过植体本体与第一螺栓顶部连接,并且第二螺栓顶部与固定机构连接;植体本体顶部设有固定胶体,且固定胶体外侧设有黏合层。由于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的连接,使牙齿本体再被固定在植体本体顶部时,可以通过牙齿本体与固定胶体贴合,从而使牙齿本体变得更加牢固,且通过固定胶体和黏合层的设置,可以使其将植入槽内部的缺口闭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牙种植体,具体为一种增加种植牙植体外骨结合面积的短植体


技术介绍

1、牙种植体,是通过外科手术的方式将其植入人体缺牙部位的上下颌骨内,待其手术伤口愈合后,在其上部安装修复假牙的装置。种植牙的核心关键在于种植体部分,种植体部分相当于真牙的牙根,对于整个牙齿的固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种植体是由体部:种植义齿植入人体组织的部分、颈部:连接体部与基桩或基台的部分、基桩或基台部:牙种植体暴露于粘膜外的部分,为其上部结构的人工义齿提供支持、固位和稳定作用组成,而现有的牙植体的短植体,却有着一些不足之处,就比如:

2、公开号:cn219230195u的一种便于修复的种植牙,该牙种植体通过可生物降解吸收的凹槽密封件密封住,当种植牙被种入后,密封件在生物液的浸泡下降解吸收,凹槽内的骨质向下流出,可大大加快种植体与牙槽骨的骨质愈合过程,缩短患者的痛苦时间,加快种植的整体速度,且不需要增加手术步骤,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种植体是通过分段机构将牙齿本体种植如牙龈表面的,所以可能会导致该种植体在使用者进行咀嚼等运动时,容易造成牙齿脱落的情况,且在吃东西时,容易将碎屑掉落进装置内部,从而可能会产生碎屑堆积的情况;

3、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增加种植牙植体外骨结合面积的短植体,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清理具有定位打孔装置的数控机床,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由于现有市场上的牙种植体是通过分段机构将牙齿本体种植如牙龈表面的,所以可能会导致该种植体在使用者进行咀嚼等运动时,容易造成牙齿脱落的情况,且在吃东西时,容易将碎屑掉落进装置内部,从而可能会产生碎屑堆积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增加种植牙植体外骨结合面积的短植体,包括植体本体、与植体本体外侧进行连接的螺纹套,植体本体外侧设有螺纹套,且螺纹套与第一螺纹槽构成卡槽式连接,并且第一螺纹槽与植入槽进行连接,植入槽底部设有贴合层,且贴合层顶部设有第一螺栓,并且第一螺栓与螺纹孔构成螺纹连接;

3、螺纹孔与植体本体底部进行连接,且第二螺栓穿过植体本体与第一螺栓顶部进行连接,并且第二螺栓顶部与固定机构进行连接,且固定机构与牙齿本体进行卡扣式连接;

4、植体本体顶部设有固定胶体,且固定胶体外侧设有黏合层,并且固定胶体顶部与牙齿本体进行连接。

5、由于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的连接,使牙齿本体再被固定在植体本体顶部时,可以通过牙齿本体与固定胶体贴合,从而使牙齿本体变得更加牢固,且通过固定胶体和黏合层的设置,可以使其将植入槽内部的缺口进行闭塞,从而防止碎屑落入植入槽内部,增加了该植入体的防护性。

6、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块本体、第二凸块、第二螺纹槽,其中固定块本体顶部设有第二凸块,且固定块本体左右两侧设有第二螺纹槽,并且第二螺纹槽外侧与牙齿本体进行连接。

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固定机构在进行与牙齿本体进行连接时可以更加的方便,增加了该植入体的可拆卸性。

8、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固定块本体和第二凸块表面与牙齿本体进行贴合。

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第二凸块在于牙齿本体进行连接时,可以更加的牢固,增加了该植入体的牢固性。

10、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固定块本体底部与第二螺栓进行连接,且第二螺栓外侧设有第一凸块,并且第一凸块与固定胶体构成卡扣式连接。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第二螺栓在穿过固定胶体时,可通过使第一凸块与固定胶体内部的槽孔进行连接,从而增加了牙齿本体在被安装时的稳定性。

12、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固定胶体顶部与牙齿本体进行连接,且固定胶体外侧的黏合层与第一螺纹槽进行贴合闭塞。

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防止碎屑进入植入槽内部,从而增加了该植入体的防护性。

14、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植入槽外侧设有数圈第一嵌合圈,且第一嵌合圈与植入槽进行连接。

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植入槽在于牙龈底部进行贴合时,可以更加的牢固,从而增加了该植入体的稳定性。

16、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第一嵌合圈与第二嵌合圈进行嵌合,且第二嵌合圈与小植块进行连接。

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该植入再被植入进牙龈底部时,可通过第一嵌合圈和第二嵌合圈进行卡槽式固定,从而更好的进行贴合固定,增加了该植入体在被植入后的稳定性。

18、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第一螺栓内部设有弹簧轴卡块,且弹簧轴卡块与第二螺栓进行卡合连接。

1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第一螺栓在与第二螺栓进行连接时,可以更加的紧密,且在拆卸时也会更加的方便。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21、1、由于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的连接,使牙齿本体再被固定在植体本体顶部时,可以通过牙齿本体与固定胶体贴合,从而使牙齿本体变得更加牢固,且通过固定胶体和黏合层的设置,可以使其将植入槽内部的缺口进行闭塞,从而防止碎屑落入植入槽内部,增加了该植入体的防护性;

22、2、通过设置第一嵌合圈和第二嵌合圈,使得该植入再被植入进牙龈底部时,可通过第一嵌合圈和第二嵌合圈进行卡槽式固定,从而更好的进行贴合固定,增加了该植入体在被植入后的稳定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增加种植牙植体外骨结合面积的短植体,包括植体本体(1)、与植体本体(1)外侧进行连接的螺纹套(2),其特征在于:所述植体本体(1)外侧设有螺纹套(2),且螺纹套(2)与第一螺纹槽(3)构成卡槽式连接,并且第一螺纹槽(3)与植入槽(4)进行连接,所述植入槽(4)底部设有贴合层(5),且贴合层(5)顶部设有第一螺栓(6),并且第一螺栓(6)与螺纹孔(7)构成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加种植牙植体外骨结合面积的短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块本体(12)、第二凸块(13)、第二螺纹槽(14),其中固定块本体(12)顶部设有第二凸块(13),且固定块本体(12)左右两侧设有第二螺纹槽(14),并且第二螺纹槽(14)外侧与牙齿本体(16)进行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加种植牙植体外骨结合面积的短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本体(12)和第二凸块(13)表面与牙齿本体(16)进行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增加种植牙植体外骨结合面积的短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本体(12)底部与第二螺栓(8)进行连接,且第二螺栓(8)外侧设有第一凸块(9),并且第一凸块(9)与固定胶体(10)构成卡扣式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增加种植牙植体外骨结合面积的短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胶体(10)顶部与牙齿本体(16)进行连接,且固定胶体(10)外侧的黏合层(11)与第一螺纹槽(3)进行贴合闭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加种植牙植体外骨结合面积的短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植入槽(4)外侧设有数圈第一嵌合圈(17),且第一嵌合圈(17)与植入槽(4)进行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增加种植牙植体外骨结合面积的短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嵌合圈(17)与第二嵌合圈(18)进行嵌合,且第二嵌合圈(18)与小植块(19)进行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加种植牙植体外骨结合面积的短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栓(6)内部设有弹簧轴卡块(15),且弹簧轴卡块(15)与第二螺栓(8)进行卡合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加种植牙植体外骨结合面积的短植体,包括植体本体(1)、与植体本体(1)外侧进行连接的螺纹套(2),其特征在于:所述植体本体(1)外侧设有螺纹套(2),且螺纹套(2)与第一螺纹槽(3)构成卡槽式连接,并且第一螺纹槽(3)与植入槽(4)进行连接,所述植入槽(4)底部设有贴合层(5),且贴合层(5)顶部设有第一螺栓(6),并且第一螺栓(6)与螺纹孔(7)构成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加种植牙植体外骨结合面积的短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块本体(12)、第二凸块(13)、第二螺纹槽(14),其中固定块本体(12)顶部设有第二凸块(13),且固定块本体(12)左右两侧设有第二螺纹槽(14),并且第二螺纹槽(14)外侧与牙齿本体(16)进行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加种植牙植体外骨结合面积的短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本体(12)和第二凸块(13)表面与牙齿本体(16)进行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增加种植牙植体外骨结合面积的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献利赵西博王国庆郝志红石磊宋春艳冯艳川杨杨李芳张静
申请(专利权)人: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安阳市口腔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