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处理行业模块式分区配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782463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1 21:5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处理行业模块式分区配水装置,堰底板设置于水道的底部,堰侧墙设置有两个,两个堰侧墙分别垂直连接于堰底板的两侧,两个堰侧墙之间的水道包括位于前部的总水道和位于后部的两个分流水道,堰隔断设置于两个分流水道之间,堰隔断垂直连接于堰底板的中部;堰隔断通过堰板分别与两个堰侧墙相连接,堰侧墙上端的高度与堰隔断上端的高度均高于堰板的上端;两个堰侧墙远离彼此的一侧均设置有挡板舱,挡板舱内滑动连接有挡板,堰板上设置有挂槽,堰侧墙上设置有挡板出口,挡板舱内设置有驱动挡板在挡板舱和挂槽之间滑动的驱动机构。本技术通用性较强,能适应较广的过水范围,可以控制过流断面,起到流量分配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具体涉及一种水处理行业模块式分区配水装置


技术介绍

1、污水处理方法按作用原理可分为三类,包括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各种方法可以相互组合,形成单一式、并联式、串联式和综合式四种类型。由于区块用地的限制等因素,并联式处理越来越常见,常根据各区块(或各工艺路线)的处理能力,将污水按量分别配置到各区块。因此,为各区块按需分配水量显得尤为重要,水量分配的合理性直接关乎到处理区的水力负荷,进而影响处理效果。

2、现有技术:目前,常用水量分配有水泵、阀门及薄壁堰等形式。

3、现有技术调节水量分配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4、(1)水泵:水泵作为分区配水,较为常见,一般需要对每个区域单独配备一台水泵及备用泵,且需要配电,工程实施相对复杂,运维存在电耗,存在维修和大修风险;一旦分区配水水量需求产生变化,水泵可调节的水量有限,造成投资浪费。

5、(2)阀门:目前存在蝶阀、闸阀等水量调节装置,通过阀门开合角度一定程度上控制水量过流和分配,但存在较大的误差,仅能作为模糊控制,且精细调节较为麻烦。

6、(3)薄壁堰:通过不同的堰宽实现水量分配,但堰长多为固定,当分区需求侧水量发生变化时,无法实现定量调节,造成投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处理行业模块式分区配水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水处理行业模块式分区配水装置,包括堰体和挡板舱,堰体包括堰板、堰侧墙、堰底板和堰隔断,堰底板设置于水道的底部,堰侧墙设置有两个,两个堰侧墙沿水流方向延伸并分别垂直连接于堰底板的两侧,两个堰侧墙之间的水道包括位于前部的总水道和位于后部的两个分流水道,堰隔断设置于两个分流水道之间,且堰隔断沿水流方向延伸垂直连接于堰底板的中部;所述堰隔断通过堰板分别与两个堰侧墙相连接,堰侧墙的上端在水平方向上的高度与堰隔断的上端在水平方向上的高度均高于堰板的上端在水平方向上的高度;两个堰侧墙远离彼此的一侧均设置有挡板舱,挡板舱内滑动连接有挡板,堰板上设置有沿水道宽度方向延伸的挂槽,堰侧墙上设置有连通挂槽与挡板舱的挡板出口,挡板舱内设置有驱动挡板在挡板舱和挂槽之间滑动的驱动机构。

4、作为本技术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堰侧墙和堰底板均通过膨胀螺栓与外部结构固定连接。

5、作为本技术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挂槽包括水平底板和垂直连接于水平底板一侧的竖直限位板,水平底板的另一侧与堰板的迎水侧垂直连接;所述水平底板上两两间隔的设置有多个冲砂缺口。

6、作为本技术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堰板上设置有沿水道宽度方向延伸的刻度标识,堰隔断上设置有沿水道高度方向延伸的刻度标识;两个分流水道内均设置有流量计量设备。

7、作为本技术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挡板舱包括舱室箱体、安装于舱室箱体上的驱动机构以及滑动连接于舱室箱体内的挡板,挡板的下端安装有滚轮,舱室箱体与堰侧墙相连接。

8、作为本技术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舱室箱体的上端设置有活动盖板,驱动机构设置于活动盖板的下方。

9、作为本技术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板、旋转杆、手轮、齿轮和齿条,固定板水平设置于挡板上方并与舱室箱体固定连接,旋转杆的中部与固定板转动连接,手轮位于固定板的上方并与旋转杆同轴连接,齿轮位于固定板的下方并与旋转杆同轴连接,齿条沿挡板的滑动方向安装于挡板的侧面,且齿轮与齿条相啮合。

10、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堰板、堰侧墙、堰底板和堰隔断的配合,形成模块化装置,一体成型,通用性较强,也可根据现状实际条件适当修改,实施过程中,现场按装置大小预留尺寸,通过预留的连接件与外部结构做好连接即可,安装简便;根据矩形薄壁堰(跌落堰)的流量计算公式:可知,流量q与堰板宽度b线性相关,与堰上水头h乘指数相关,本技术可根据规划水量的最大值,设置堰板宽度和堰上高度,并做好适当预留,能适应较广的过水范围;当各片区需求侧水量发生变化后,通过驱动机构可以控制两个挡板滑动,动态调整挡板位置,进而控制过流断面,起到流量分配的作用,整体操作简便,避免投资浪费,经济性较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处理行业模块式分区配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堰体和挡板舱(1),堰体包括堰板(2)、堰侧墙(3)、堰底板(4)和堰隔断(5),堰底板(4)设置于水道的底部,堰侧墙(3)设置有两个,两个堰侧墙(3)沿水流方向延伸并分别垂直连接于堰底板(4)的两侧,两个堰侧墙(3)之间的水道包括位于前部的总水道和位于后部的两个分流水道,堰隔断(5)设置于两个分流水道之间,且堰隔断(5)沿水流方向延伸垂直连接于堰底板(4)的中部;所述堰隔断(5)通过堰板(2)分别与两个堰侧墙(3)相连接,堰侧墙(3)的上端在水平方向上的高度与堰隔断(5)的上端在水平方向上的高度均高于堰板(2)的上端在水平方向上的高度;两个堰侧墙(3)远离彼此的一侧均设置有挡板舱(1),挡板舱(1)内滑动连接有挡板(6),堰板(2)上设置有沿水道宽度方向延伸的挂槽(7),堰侧墙(3)上设置有连通挂槽(7)与挡板舱(1)的挡板出口,挡板舱(1)内设置有驱动挡板(6)在挡板舱(1)和挂槽(7)之间滑动的驱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处理行业模块式分区配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堰侧墙(3)和堰底板(4)均通过膨胀螺栓与外部结构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处理行业模块式分区配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槽(7)包括水平底板和垂直连接于水平底板一侧的竖直限位板,水平底板的另一侧与堰板(2)的迎水侧垂直连接;所述水平底板上两两间隔的设置有多个冲砂缺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处理行业模块式分区配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堰板(2)上设置有沿水道宽度方向延伸的刻度标识,堰隔断(5)上设置有沿水道高度方向延伸的刻度标识;两个分流水道内均设置有流量计量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处理行业模块式分区配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舱(1)包括舱室箱体、安装于舱室箱体上的驱动机构以及滑动连接于舱室箱体内的挡板(6),挡板(6)的下端安装有滚轮(8),舱室箱体与堰侧墙(3)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处理行业模块式分区配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舱室箱体的上端设置有活动盖板(9),驱动机构设置于活动盖板(9)的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水处理行业模块式分区配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板(10)、旋转杆(11)、手轮(12)、齿轮(13)和齿条(14),固定板(10)水平设置于挡板(6)上方并与舱室箱体固定连接,旋转杆(11)的中部与固定板(10)转动连接,手轮(12)位于固定板(10)的上方并与旋转杆(11)同轴连接,齿轮(13)位于固定板(10)的下方并与旋转杆(11)同轴连接,齿条(14)沿挡板(6)的滑动方向安装于挡板(6)的侧面,且齿轮(13)与齿条(14)相啮合。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处理行业模块式分区配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堰体和挡板舱(1),堰体包括堰板(2)、堰侧墙(3)、堰底板(4)和堰隔断(5),堰底板(4)设置于水道的底部,堰侧墙(3)设置有两个,两个堰侧墙(3)沿水流方向延伸并分别垂直连接于堰底板(4)的两侧,两个堰侧墙(3)之间的水道包括位于前部的总水道和位于后部的两个分流水道,堰隔断(5)设置于两个分流水道之间,且堰隔断(5)沿水流方向延伸垂直连接于堰底板(4)的中部;所述堰隔断(5)通过堰板(2)分别与两个堰侧墙(3)相连接,堰侧墙(3)的上端在水平方向上的高度与堰隔断(5)的上端在水平方向上的高度均高于堰板(2)的上端在水平方向上的高度;两个堰侧墙(3)远离彼此的一侧均设置有挡板舱(1),挡板舱(1)内滑动连接有挡板(6),堰板(2)上设置有沿水道宽度方向延伸的挂槽(7),堰侧墙(3)上设置有连通挂槽(7)与挡板舱(1)的挡板出口,挡板舱(1)内设置有驱动挡板(6)在挡板舱(1)和挂槽(7)之间滑动的驱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处理行业模块式分区配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堰侧墙(3)和堰底板(4)均通过膨胀螺栓与外部结构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处理行业模块式分区配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槽(7)包括水平底板和垂直连接于水平底板一侧的竖直限位板,水平底板的另一侧与堰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龙翔王涛童伟范鸿杰李闯张恰咛甘颖欣张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