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进样阀的保温装置及多通道进样阀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780799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1 21:56
本技术涉及质谱仪组件领域,具体是一种进样阀的保温装置及多通道进样阀。保温装置,包括:中空的保温壳体、设置在所述保温壳外的若干传输管和加热组件,所述保温壳体的一侧设有用于接入进样阀的接头的固定位;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第一发热件、导热结构和第一温控组件,所述导热结构用于抵接所述进样阀;所述加热组件与所述导热结构相连;所述传输管道围绕所述固定位而设。通过将固定多通道进样阀的接头安装在具有加热组件、填充保温物以及传输管装配到保温壳体的底壳上,并形成传输管的扇形分布,使得保温装置的体积缩小,方便了后续的传输管的接管和安装,并解决了多条传输管集结混乱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质谱仪组件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进样阀的保温装置及多通道进样阀


技术介绍

1、质谱仪的样品分析中,常见的检测对象既有气体样品,也有液体样品。由于各种样品的稳定性不同,部分不稳定的样品会在进样的过程中发生形状和性质的改变,因而质谱仪需要配备多种不同的样品引入装置以适应不同样品的进样使用。而多通道进样阀,简称多通道进样阀是一种常见的质谱仪的样品引入装置。多通道进样阀有四通阀、六通阀、八通阀、十通阀和十二通阀等,其中以六通阀和十通阀使用的最为常见,在气体样品使用中最为频繁,偶尔也用于液体样品。为了使得样品的状态稳定,在进样过程中避免发生性质的变化,现有多通道进样阀通常需要配备保温装置,以减少样品在进样过程中由于温度大幅度波动造成的异常。

2、现有的保温装置采取的是将加热单元直接固定在保温装置上,而多通道进样阀则通过支架固定,整个被保温装置所包裹,最后填充保温棉。这种保温加热的方式采用的是以空气作为导热的间接式加热,虽然保温装置内的温度比较恒定,但与多通道进样阀内的样品之间的温度差异大,特别是样品传输速度快使,温度难以快速作用于样品,而且热传递的效率低,温度控制不准确。现有的加热单元通常不带温控装置,这使得在后续分析上缺乏基础的进样温度数据,造成分析上的极大限制,令一些样品不能顺利传输的问题难以有效解决。而且现有保温装置通常忽略了对多通道进样阀与后续部件之间传输过程,只关注了多通道进样阀样品输出的状态,忽略了后续延伸至外部的传输过程中的温度。同时由于后续传输的管路多,现有缺乏规范的整理,导致多通道进样阀输出后的管道混乱。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进样阀的保温装置及多通道进样阀,用于解决现有多通道进样阀的保温装置加热效率低,缺乏有效检测和反馈的问题。

2、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进样阀的保温装置,包括:中空的保温壳体、设置在所述保温壳外的若干传输管和加热组件,所述保温壳体的一侧设有用于接入进样阀的接头的固定位;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第一发热件、导热结构和第一温控组件,所述导热结构用于抵接所述进样阀;所述加热组件与所述导热结构相连;所述传输管围绕所述固定位而设,且所述传输管的一端延伸至所述保温壳体内用于连接所述进样阀。

3、所述固定位设置在所述保温壳体的背面,所述传输管与所述保温壳体的侧面相连,所述传输管穿过所述保温壳体的侧面延伸至所述保温壳体内,所述传输管位于同一平面内。

4、所述保温壳体包括:底壳和面壳,所述固定位设置在所述底壳的背面;所述底壳设有密封围边,所述密封围边形成所述保温壳体的侧面;所述密封围边包括相连的接管段和安装段,所述传输管与所述接管段相连。

5、所述保温壳体内还设有保温结构;所述保温结构与所述密封围边的内侧面相连;所述传输管的一端穿过所述保温结构进入保温壳体的内部。

6、所述传输管为柔性金属管。

7、所述传输管的表面设有保温套。

8、所述保温套与所述传输管之间还设有第二加热组件,所述第二加热组件包括:第二发热件和第二温控组件。

9、进一步,提供一种多通道进样阀,包括多通道阀体和所述的一种进样阀的保温装置;所述导热结构与所述多通道阀体相连,所述多通道阀体与所述固定位配合且与所述传输管相连。

10、所述多通道阀体包括主体,与主体连通的接头,所述接头设有多个连接孔,所述接头上还设有外延轴;所述导热结构设有与所述外延轴匹配的避让孔且抵接所述接头;所述连接孔与所述传输管相连,且连接孔的数量与传输管匹配;所述接头设置在所述保温壳体内。

11、所述导热结构为高导热材料制成的导热环。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将固定多通道进样阀的接头安装在具有加热组件、填充保温物以及传输管装配到保温壳体的底壳上,并形成传输管的扇形分布,使得保温装置的体积缩小,并方便了后续的传输管的接管和安装,并解决了多条传输管集结混乱的问题。面壳只与底壳形成装配连接,不在于与传输管或其他部件连接,使得面壳的开启方便,满足后续快速安装、调试、维修的需求。通过直接对接头加热的加热组件提高了热传导的效率。还通过对传输管外露的部分增加保温和加热,减少了传输过程中能量的损耗,保证了传输整体的可靠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进样阀的保温装置,包括:中空的保温壳体、设置在所述保温壳外的若干传输管和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壳体的一侧设有用于接入进样阀的接头的固定位;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第一发热件、导热结构和第一温控组件,所述导热结构用于抵接所述进样阀;所述加热组件与所述导热结构相连;所述传输管围绕所述固定位而设,且所述传输管的一端延伸至所述保温壳体内用于连接所述进样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进样阀的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位设置在所述保温壳体的背面,所述传输管与所述保温壳体的侧面相连,所述传输管穿过所述保温壳体的侧面延伸至所述保温壳体内,所述传输管位于同一平面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进样阀的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壳体包括:底壳和面壳,所述固定位设置在所述底壳的背面;所述底壳设有密封围边,所述密封围边形成所述保温壳体的侧面;所述密封围边包括相连的接管段和安装段,所述传输管与所述接管段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进样阀的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壳体内还设有保温结构;所述保温结构与所述密封围边的内侧面相连;所述传输管的一端穿过所述保温结构进入保温壳体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进样阀的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管为柔性金属管。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进样阀的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管的表面设有保温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进样阀的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套与所述传输管之间还设有第二加热组件,所述第二加热组件包括:第二发热件和第二温控组件。

8.一种多通道进样阀,其特征在于,包括多通道阀体和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进样阀的保温装置;所述导热结构与所述多通道阀体相连,所述多通道阀体与所述固定位配合且与所述传输管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多通道进样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通道阀体包括主体,与主体连通的接头,所述接头设有多个连接孔,所述接头上还设有外延轴;所述导热结构设有与所述外延轴匹配的避让孔且抵接所述接头;所述连接孔与所述传输管相连,且连接孔的数量与传输管匹配;所述接头设置在所述保温壳体内。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多通道进样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结构为高导热材料制成的导热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进样阀的保温装置,包括:中空的保温壳体、设置在所述保温壳外的若干传输管和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壳体的一侧设有用于接入进样阀的接头的固定位;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第一发热件、导热结构和第一温控组件,所述导热结构用于抵接所述进样阀;所述加热组件与所述导热结构相连;所述传输管围绕所述固定位而设,且所述传输管的一端延伸至所述保温壳体内用于连接所述进样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进样阀的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位设置在所述保温壳体的背面,所述传输管与所述保温壳体的侧面相连,所述传输管穿过所述保温壳体的侧面延伸至所述保温壳体内,所述传输管位于同一平面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进样阀的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壳体包括:底壳和面壳,所述固定位设置在所述底壳的背面;所述底壳设有密封围边,所述密封围边形成所述保温壳体的侧面;所述密封围边包括相连的接管段和安装段,所述传输管与所述接管段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进样阀的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壳体内还设有保温结构;所述保温结构与所述密封围边的内侧面相连;所述传输管的一端穿过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福明麦泽彬张志浩杨俊林谭国彬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禾信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