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空调室内机的内导风组件和空调室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776363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1 21:52
本申请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用于空调室内机的内导风组件,其中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壳体的下部设有出风口,壳体的内部设有与出风口相连通的出风风道;用于空调室内机的内导风组件包括:第一内导风板,沿出风口的长度方向延伸,且设置于出风风道内,第一内导风板具有第一迎风侧和第二迎风侧;第二内导风板,沿出风口的长度方向延伸、且与第一内导风板固定连接,第二内导风板具有第二迎风侧和第二背风侧;其中,第一背风侧与第二背风侧平齐布置,第一背风侧与第一迎风侧的距离大于第二背风侧与第二迎风侧的距离。本申请可以在保证出风量的同时,对出风气流进行打散,提高出风气流的舒适度。本申请还公开一种空调室内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空调设备,例如涉及一种用于空调室内机的内导风组件和空调室内机


技术介绍

1、目前,空调器作为一种家用产品已普遍得到使用,空调器通过较长时间的制冷或制热来改变室内的环境温度。但是,由于空调器的冷风或热风直接由出风口吹出,吹到室内的用户的身上,会使用户造成过冷或过热的感觉,用户感觉不舒服,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且长时间人体处在这样的环境中,运动的气流吹到人身体上时,会引起人体的不适感,尤其是对身体素质较差的老人、小孩,容易患上“空调病”。

2、相关技术公开有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出风风道,所述壳体上设有与出风风道相连通的出风口;导风板,设置于所述出风口,其中,所述导风板上设有微孔,所述微孔用于实现出风气流的柔化。

3、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4、相关技术中利用微孔降低出风气流的风速,以实现柔化出风,但是,利用微孔实现气流的柔化,会降低空调室内机的出风量,降低空调性能,影响对于空气调节的效果。

5、需要说明的是,在上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申请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2、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空调室内机的内导风组件和空调室内机,以在保证出风量的同时,对出风气流进行打散,提高出风气流的舒适度,提升空调器性能。

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下部设有出风口,壳体的内部设有与出风口相连通的出风风道;所述用于空调室内机的内导风组件包括第一内导风板和第二内导风板。其中,第一内导风板,沿出风口的长度方向延伸,且设置于出风风道内,第一内导风板具有第一迎风侧和第二迎风侧;第二内导风板,沿出风口的长度方向延伸、且与第一内导风板固定连接,第二内导风板具有第二迎风侧和第二背风侧;其中,第一背风侧与第二背风侧平齐布置,第一背风侧与第一迎风侧的距离大于第二背风侧与第二迎风侧的距离。

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内导风板包括:第一导流板体,沿出风口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于第二迎风侧;第二导流板体,沿出风口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于第二背风侧;其中,所述第一导流板体与所述第二导流板体呈夹角地平滑对接。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夹角大于90°且小于180°。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流板体被构造为平板状;沿所述第二导流板体的长度方向形成有依次连接的上凸起段和下凸起段。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凸起段和所述下凸起段圆弧连接。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凸起段为弧形段,所述下凸起段为弧形段。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内导风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板面和第二板面;扰流凸起,设置于所述第一板面和/或所述第二板面;其中,第一板面朝向第二内导风板。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内导风板的板面上涂覆有空气净化涂层。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内导风板的板面上涂覆有空气净化涂层。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如前述的用于空调室内机的内导风组件。

13、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空调室内机的内导风组件和空调室内机,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14、空调室内机的壳体内设置有与出风口相连通的出风风道,出风风道内设有用于空调室内机的内导风组件,内导风组件包括第一内导风板和第二内导风板。第一内导风板和第二内导风板形成双层导风结构。在空调室内机运行时,出风风道内的出风气流能够被第一内导风板和第二内导风板打散,一部分流入第一内导风板的内板面和第二内导风板的内板面围限出的出风间隔之间,另一部分气流分别沿第一内导风板外板面和第二内导风板的外板面流动,从而实现出风风道内的出风气流的分散,进而实现出风口流出的气流的舒适度。通过将第一内导风板的第一背风侧和第二内导风板的第二背风侧平齐布置,且使第一背风侧与第一迎风侧的距离大于第二背风侧与第二迎风侧的距离,能够降低出风气流的风阻,从而保证出风气流的出风量。

15、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空调室内机的内导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下部设有出风口,壳体的内部设有与出风口相连通的出风风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导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导风板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导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大于90°且小于18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导风组件,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导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凸起段和所述下凸起段圆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导风组件,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内导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导风板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内导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导风板的板面上涂覆有空气净化涂层。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内导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导风板的板面上涂覆有空气净化涂层。

10.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内导风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空调室内机的内导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下部设有出风口,壳体的内部设有与出风口相连通的出风风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导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导风板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导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大于90°且小于18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导风组件,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导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凸起段和所述下凸起段圆弧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乐蔡学鹏王晓刚刘宏宝尹晓英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