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轴向位移限制功能的膜片联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775957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1 21:51
本技术涉及一种带轴向位移限制功能的膜片联轴器,包括中间加长段,所述中间加长段的两端分别设有连为一体的轴套和膜片组,其创新点在于:所述中间加长段的两端还分别设有用来对与轴套配合连接的设备轴轴向位移进行限位的限位板,所述轴套通过连接构件与膜片组连接,连接构件包括长螺栓、过载保护限位垫圈和自锁螺母,过载保护限位垫圈具有限位裙边,所述轴套通过长螺栓和自锁螺母与膜片组连接,过载保护限位垫圈设在长螺栓上并位于中间加长段的连接法兰的通孔中,且其限位裙边与连接法兰内侧端面之间具有设备轴反向极限位移间隙。本技术增设轴向位移限制功能,以限定联轴器允许轴向位移的最大上限,对联轴器膜片或电机设备进行有效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膜片联轴器,具体涉及一种带轴向位移限制功能的膜片联轴器


技术介绍

1、现有的膜片联轴器为通用多用途、适应高转速高扭矩的联轴器。它在工业离心泵及压缩机设备领域,得到用户的广泛认可,其平稳耐用的设计经过了行业验证,并且时常在行业中被指定使用,例如石油天然气行业的中下游产业以及发电行业等,且膜片联轴器被广泛应用在api石化流程泵、工业风机、压缩机、锅炉给水泵等。

2、膜片联轴器现有技术方案可以为设备由于地脚移动、轴热胀、电机轴浮动等因素造成的设备轴头位置发生相对位移而提供补偿,这些位移最终通过膜片的变形进行补偿,而膜片变形产生一定的轴向力最终施加在各转子轴的轴承上,形成力的平衡。而每个型号的联轴器的变形能力是固定的,因此用户需要评估设备转子轴的最终可能产生的相对位移需要在膜片联轴器给定承受范围之内,

3、事实上,还存在另外一些情况,比如使用滑动轴承的电机,它的轴的最终位置由电机磁力中心线决定,可能存在一种情况为实际磁力中心线与理论有偏差,导致运行的时候电机轴的轴向位置比设计值有偏差,这种情况有可能会导致膜片处理过度的变形(即轴向位移超出膜片允许值)。另一种可能的情况:当电机在正确的磁力中心线位置运行,另一端的设备轴热胀或者地脚位移等造成轴头的相对移动,此时膜片对位移产生变形补偿的反作用轴向力会迫使电机转子偏离正确的磁力中心线位置。

4、这两种情况下,如果联轴器本身能够限制膜片的变形(即限制轴头相对位移),一方面可以使膜片始终在允许的变形范围之内延长齐使用寿命,另一方面使电机磁力中心线的偏离在用户期望的最大允许范围内。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具有轴向位移限制的膜片联轴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增设轴向位移限制功能,以限定联轴器允许轴向位移的最大上限,可对联轴器膜片或电机设备进行有效保护的带轴向位移限制功能的膜片联轴器。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轴向位移限制功能的膜片联轴器,包括中间加长段,所述中间加长段的两端分别设有结构相同的轴套膜片衔接机构,所述轴套膜片衔接机构包括轴套和膜片组,所述轴套与膜片组连接,每个膜片组分别与中间加长段的一端可拆卸连接,其创新点在于:

3、所述中间加长段的两端还分别设有用来对与轴套配合连接的设备轴轴向位移进行限位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且位于轴套的内端设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与轴套的内端端面之间设有设备轴正向极限位移间隙d1,

4、所述中间加长段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法兰,且连接法兰上具有多个通孔,所述轴套通过连接构件与膜片组连接,所述连接构件包括长螺栓、过载保护限位垫圈和第一自锁螺母,所述连接法兰的通孔内径大于过载保护限位垫圈的外径,所述过载保护限位垫圈具有限位裙边,

5、所述轴套通过长螺栓与膜片组连接,且所述长螺栓的尾部拧有第一自锁螺母,所述过载保护限位垫圈设在长螺栓上并位于连接法兰对应的通孔中,且其限位裙边与连接法兰内侧端面之间具有设备轴反向极限位移间隙d2。

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限位凸起与轴套内端端面之间的设备轴正向极限位移间隙d1为0.6~3.2mm,所述限位裙边与中间加长段的连接法兰的内侧端面之间的设备轴反向极限位移间隙d2为0.6~3.2mm。

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限位板设在中间加长段的端面上,并与其过盈压装成一体。

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限位板的限位凸起为弧形状结构的凸起。

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中间加长段的连接法兰通过连接组件与对应的膜片组连接,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短螺栓、第二自锁螺母和过载保护垫圈,所述中间加长段的连接法兰通过短螺栓与膜片组连为一体,且短螺栓的尾部拧有第二自锁螺母,所述过载保护垫圈设在短螺栓上并位于连接法兰对应的通孔中。

1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轴套具有法兰,所述轴套的法兰通过长螺栓与膜片组连接。

11、本技术所具有的积极效果是:采用本技术的带轴向位移限制功能的膜片联轴器后,由于本技术所述中间加长段的两端还分别设有用来对与轴套配合连接的设备轴轴向位移进行限位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且位于轴套的内端设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与轴套的内端端面之间设有设备轴正向极限位移间隙d1,

12、当设备轴发生相互靠近的轴向位移时,通过增加限位机构并设计限位凸起与轴套内端端面之间的间隙大小,以制定联轴器允许的该方向轴向位移的最大上限,若设备发生过量轴位移的时候,间隙为零,设备轴与限位凸起接触并限制进一步的位移。因此可以对已有技术中联轴器的膜片组提及的风险进行有效的规避,对联轴器膜片或者用户的电机设备进行有效保护;

13、所述中间加长段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法兰,且连接法兰上具有多个通孔,所述轴套通过连接构件与膜片组连接,所述连接构件包括长螺栓、过载保护限位垫圈和第一自锁螺母,所述连接法兰的通孔内径大于过载保护限位垫圈的外径,所述过载保护限位垫圈具有限位裙边,

14、所述轴套通过长螺栓与膜片组连接,且所述长螺栓的尾部拧有第一自锁螺母,所述过载保护限位垫圈设在长螺栓上并位于连接法兰对应的通孔中,且其限位裙边与连接法兰内侧端面之间具有设备轴反向极限位移间隙d2,

15、当设备轴发生相互y远离的轴向位移时,通过增加限位机构并设计过载保护限位垫圈与中间加长段的连接法兰端面之间的间隙的大小,以制定联轴器允许的该方向轴向位移的最大上限,当设备发生过量轴位移的时候,间隙为零,过载保护限位垫圈与中间加长段的连接法兰接触并限制进一步位移,因此可以将已有技术中联轴器的膜片组提及的风险进行有效的规避,对联轴器膜片或者用户的电机设备进行有效保护;

16、也就是说,本技术因为增设了两处轴向位移的最大上限进行限制,可以在两个方向上对设备轴的轴向位移进行完全的并可指定值的限制。实现了对联轴器膜片或电机设备进行有效保护,可有效防止膜片组的过度变形,也可以使电机磁力中心线的偏离在用户期望的最大运行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轴向位移限制功能的膜片联轴器,包括中间加长段(1),所述中间加长段(1)的两端分别设有结构相同的轴套膜片衔接机构,所述轴套膜片衔接机构包括轴套(2)和膜片组(3),所述轴套(2)与膜片组(3)连接,每个膜片组(3)分别与中间加长段(1)的一端可拆卸连接,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轴向位移限制功能的膜片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起(41)与轴套(2)内端端面之间的设备轴正向极限位移间隙d1为0.6~3.2mm,所述限位裙边(71)与中间加长段(1)的连接法兰(11)的内侧端面之间的设备轴反向极限位移间隙d2为0.6~3.2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轴向位移限制功能的膜片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4)设在中间加长段(1)的端面上,并与其过盈压装成一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轴向位移限制功能的膜片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4)的限位凸起(41)为弧形状结构的凸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轴向位移限制功能的膜片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加长段(1)的连接法兰(11)通过连接组件与对应的膜片组(3)连接,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短螺栓(5)、第二自锁螺母(10)和过载保护垫圈(9),所述中间加长段(1)的连接法兰(11)通过短螺栓(5)与膜片组(3)连为一体,且短螺栓(5)的尾部拧有第二自锁螺母(10),所述过载保护垫圈(9)设在短螺栓(5)上并位于连接法兰(11)对应的通孔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轴向位移限制功能的膜片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2)具有法兰,所述轴套(2)的法兰通过长螺栓(8)与膜片组(3)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轴向位移限制功能的膜片联轴器,包括中间加长段(1),所述中间加长段(1)的两端分别设有结构相同的轴套膜片衔接机构,所述轴套膜片衔接机构包括轴套(2)和膜片组(3),所述轴套(2)与膜片组(3)连接,每个膜片组(3)分别与中间加长段(1)的一端可拆卸连接,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轴向位移限制功能的膜片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起(41)与轴套(2)内端端面之间的设备轴正向极限位移间隙d1为0.6~3.2mm,所述限位裙边(71)与中间加长段(1)的连接法兰(11)的内侧端面之间的设备轴反向极限位移间隙d2为0.6~3.2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轴向位移限制功能的膜片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4)设在中间加长段(1)的端面上,并与其过盈压装成一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军锋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莱克斯诺传动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