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用于液流电池的铋纳米碳球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用于液流电池的铋纳米碳球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1772500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1 21: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液流电池的铋纳米碳球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液流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水热反应以及高温碳化两步操作将铋纳米碳球锚定在电极表面,不仅丰富了活性位点数量、增大了反应比表面积,而且结构稳定、性能优良,大幅减小了电极表面的极化程度,均匀了电极表面的局部电流密度,使液流电池可以在更高的电流密度下稳定运行并提高了能量效率以及功率密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流电池,具体为一种用于液流电池的铋纳米碳球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1、近年来,以可再生能源为基础的发电装置在新增发电装机数量中的比例逐渐攀升,这一趋势表明可再生能源正逐步替代传统的火力发电方式。目前,尽管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常见可再生能源正逐渐被大规模开发,但其间歇性和波动性问题成为了其进一步快速发展的挑战与阻碍。直接并网不仅会对电网系统造成冲击,还会危及对用户侧的正常供电输出,从而产生安全隐患,影响用户的正常工作生活。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合适安全的储能系统来调节和稳定可再生能源发电的电力输出。在众多储能系统中,氧化还原液流电池因其具有安全性高、可扩展性好、循环寿命长、设计灵活、功率和能量解耦等特性而备受研究者关注。在研究人员开发的众多液流电池系统中,铁铬液流电池和全钒液流电池作为液流电池体系的常见类型正受到广泛开发,但目前面临的析氢析氧副反应问题以及投资成本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其进一步的商业化发展。

2、电极作为液流电池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化学反应发生的场所,其活性位点的丰富程度以及比表面积的大小不仅可以制约活性物质的氧化还原反应,而且还可以决定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石墨毡、碳毡、碳纸和碳布等因具有良好的机械稳定性、高导电性、耐腐蚀性以及低成本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为液流电池电极材料,但其较差的电化学性能以及氧化还原动力学制约了液流电池的功率密度,增加了系统的投资成本,并导致了副反应等一系列问题的发生。因此,为缓解决上述问题,液流电池中的多孔电极亟待进一步设计与优化。多孔电极的修饰改性方法大致可以被分为三类,分别为官能团修饰、表面刻蚀以及催化剂修饰。官能团修饰例如氧官能团、氮官能团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电极的亲水性,但其对于活性位点以及比表面积的提高程度有限。表面刻蚀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电极的比表面积,但刻蚀所用元素常常会残留在电极表面并在电池运行过程中带来副反应。催化剂修饰作为有效的电极修饰改性方法,其不仅可以增加电极表面活性位点数量、提高比表面积、增加电极亲水性,还可以针对性定向催化活性物质的氧化还原反应,因此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开发。但是,目前针对催化剂的开发还面临诸多问题,例如催化剂在电池长时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问题、催化剂在酸性电解液条件下的耐腐蚀性问题、催化剂的开发与维护成本、催化剂在电池运行过程中的失活问题以及催化剂对电极整体性能的进一步优化问题等。对此,需要进一步对催化剂的种类与形式进行进一步的开发、设计与优化,从而提高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电池整体的充放电性能以及功率密度。

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液流电池的铋纳米碳球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1、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液流电池的铋纳米碳球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应用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通过大幅增加电极的活性位点数量,提高比表面积,促进催化活性物质在电极表面的氧化还原反应,进而提高电池整体的充放电性能、功率密度以及循环寿命。

3、2、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用于液流电池的铋纳米碳球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s1、选取适量五水合硝酸铋及均苯三甲酸作为溶质,选取适量n,n-二甲基甲酰胺及甲醇作为溶剂,将溶质与溶剂混合、搅拌,制得前驱体水热反应溶液;

7、s2、将s1中所配置的前驱体水热反应溶液转移至水热反应釜中,并放入电极,设置反应温度进行水热反应,生成前驱体修饰电极;

8、s3、将s2中所制得的前驱体修饰电极转移至管式炉中进行高温碳化,制得铋纳米碳球修饰电极。

9、优选地,s1中所述溶质的物质的量为:五水合硝酸铋为0.95~1.00mmol,均苯三甲酸为1.18~2.94mmol;所述溶剂总体积固定为20ml,其中,所述n,n-二甲基甲酰胺与甲醇的比例为1:0或4:1或1:3。

10、优选地,s2中所放入的电极种类为石墨毡或碳毡,其厚度为2.0~4.6mm。

11、优选地,s2中所述水热反应温度为120℃,反应时间为12~24h。

12、优选地,所述s2中水热反应后生成的电极为前驱体修饰的石墨毡或碳毡电极。

13、优选地,s3中所述管式炉的氛围为n2氛围,碳化温度为800~1000℃,升温速率为4~6℃/min,高温持续时间为1.5~2.5h。

14、利用上述方法制得的铋纳米碳球修饰电极在制备全钒液流电池以及铁铬液流电池负极上的应用。

15、3、有益效果

16、(1)本专利技术结合了水热合成以及高温碳化,所制备的铋纳米碳球锚定在电极表面,具有比表面积大、活性位点丰富、结构稳定,性能优良的特点,可以使液流电池可以在更高电流密度下运行,大幅提高了其功率密度。

17、(2)本专利技术可以减小电极的极化,均匀其局部电流密度,使全钒液流电池和铁铬液流电池在300ma cm-2电流密度下能量效率分别达到80.4和80.2%。

18、(3)本专利技术不改变宏观电极结构,不影响电极的原有装配,不影响原有电池结构。

19、(4)本专利技术操作简单,原材料成本具有经济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液流电池的铋纳米碳球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液流电池的铋纳米碳球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溶质的物质的量为:五水合硝酸铋为0.95~1.00mmol,均苯三甲酸为1.18~2.94mmol;所述溶剂总体积固定为20mL,其中,所述N,N-二甲基甲酰胺与甲醇的比例为1:0或4:1或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液流电池的铋纳米碳球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所放入的电极种类为石墨毡或碳毡,其厚度为2.0~4.6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液流电池的铋纳米碳球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所述水热反应温度为120℃,反应时间为12~24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液流电池的铋纳米碳球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水热反应后生成的电极为前驱体修饰的石墨毡或碳毡电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液流电池的铋纳米碳球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所述管式炉的氛围为N2氛围,碳化温度为800~1000℃,升温速率为4~6℃/min,高温持续时间为1.5~2.5h。

7.利用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方法制得的铋纳米碳球修饰电极在制备全钒液流电池以及铁铬液流电池负极上的应用。

...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液流电池的铋纳米碳球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液流电池的铋纳米碳球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溶质的物质的量为:五水合硝酸铋为0.95~1.00mmol,均苯三甲酸为1.18~2.94mmol;所述溶剂总体积固定为20ml,其中,所述n,n-二甲基甲酰胺与甲醇的比例为1:0或4:1或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液流电池的铋纳米碳球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所放入的电极种类为石墨毡或碳毡,其厚度为2.0~4.6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液流电池的铋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浩然赵天寿于子涵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