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极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767324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1 21:45
一种偶极天线,包括纵长的基板及附设在基板表面的第一辐射单元及第二辐射单元,所述第一、第二辐射单元沿纵长方向排列设置且均包括沿垂直于纵长方向的横向方向延伸的耦合段,两个所述耦合段彼此对称且间隔有第一距离L1;所述第一、第二辐射单元在其耦合段的局部设有开口221、321,使两个所述耦合段在对应开口处间隔有第二距离L2,所述第二距离L2大于第一距离L1。本技术偶极天线结构简单,而且满足更大的频宽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偶极天线


技术介绍

0、
技术介绍

1、在笔记本电脑、桌上型电脑等电子设备中,偶极子天线被广泛使用,用于通讯信号传输。目前wi-fi的成熟市场中,主要遵循wi-fi 6标准,收发ieee802.11b所涵盖的2.4ghz~2.5ghz频段的电磁波信号与ieee802.11a所涵盖的5.15ghz~5.85ghz频段的电磁波信号。同时,市场开始逐渐转型到wi-fi 6e标准,wi-fi 6e的带宽更宽,其可接收5.15ghz~7.125ghz频段的电磁波信号。因此天线设计难度更加困难,才能满足大带宽需求。

2、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良的偶极天线。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偶极天线,其能满足大带宽需求。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偶极天线,包括纵长的基板及附设在所述基板表面的第一辐射单元及第二辐射单元,所述第一、第二辐射单元沿纵长方向排列设置且均包括沿垂直于纵长方向的横向方向延伸的耦合段,两个所述耦合段彼此对称且间隔有第一距离;所述第一、第二辐射单元在其耦合段的局部设有开口,使两个所述耦合段在对应开口处间隔有第二距离,所述第二距离大于所述第一距离。

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偶极天线结构简单,而且满足更大的频宽需求。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偶极天线,包括纵长的基板及附设在所述基板表面的第一辐射单元及第二辐射单元,所述第一、第二辐射单元沿纵长方向排列设置且均包括沿垂直于纵长方向的横向方向延伸的耦合段,两个所述耦合段彼此对称且间隔有第一距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辐射单元在其耦合段的局部设有开口,使两个所述耦合段在对应开口处间隔有第二距离,所述第二距离大于所述第一距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偶极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辐射单元设有接地点;所述第二辐射单元设有信号馈入点,以及自其耦合段沿远离所述第一辐射单元延伸的第一辐射部与第二辐射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偶极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辐射部自所述耦合段临近所述开口处延伸,用以收发频段2.4GHz~2.5GHz所涵盖的低频电磁波信号,所述第二辐射部自所述耦合段的相对开口的另一端延伸,用以收发频段5.15~5.85GHz所涵盖的高频电磁波信号,所述信号馈入点设置在所述耦合段与所述第二辐射部交界附近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偶极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辐射部包括依序延伸的第一水平段、竖直段及第二水平段,所述第二水平段位于第一水平段与所述第二辐射部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偶极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点与对应开口设置在所述第一辐射单元的耦合段的相对两端。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偶极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辐射单元以其耦合段为起点,围设呈一封闭的框状图形。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偶极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辐射单元进一步包括自其耦合段依序延伸的第一水平段、竖直段及第二水平段,所述第二水平段连接至所述耦合段。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偶极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辐射单元进一步包括第三水平段,所述第三水平段自所述第一辐射单元的第二水平段沿纵长方向继续延伸而形成。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偶极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在临近所述第一辐射单元处设有安装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偶极天线,包括纵长的基板及附设在所述基板表面的第一辐射单元及第二辐射单元,所述第一、第二辐射单元沿纵长方向排列设置且均包括沿垂直于纵长方向的横向方向延伸的耦合段,两个所述耦合段彼此对称且间隔有第一距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辐射单元在其耦合段的局部设有开口,使两个所述耦合段在对应开口处间隔有第二距离,所述第二距离大于所述第一距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偶极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辐射单元设有接地点;所述第二辐射单元设有信号馈入点,以及自其耦合段沿远离所述第一辐射单元延伸的第一辐射部与第二辐射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偶极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辐射部自所述耦合段临近所述开口处延伸,用以收发频段2.4ghz~2.5ghz所涵盖的低频电磁波信号,所述第二辐射部自所述耦合段的相对开口的另一端延伸,用以收发频段5.15~5.85ghz所涵盖的高频电磁波信号,所述信号馈入点设置在所述耦合段与所述第二辐射部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昆荣戴隆盛陈佑任李俊达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