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镜下可调节止血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766925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1 21:45
本技术涉及一种内镜下可调节止血夹,包括夹管,夹管的一侧呈开口状,夹管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框;本技术提供一种内镜下可调节止血夹,以解决上述的消化内镜用止血夹虽具有两个夹子能同步动作以方便控制的效果,但其止血夹位置安装较为固定,只能够进行同时夹紧的效果,无法进行不同方向角度的调节,导致其只能够对单个伤口区域进行夹紧止血,而在遇到多个角度方向的伤口位置时,只能够通过医护人员转动整个止血夹来调节,可能会使得操作较为不便,如若不慎误碰触患者伤口等可能会影响到止血治疗效果,降低止血夹的实用性,从而,给医护人员的治疗带来便捷,提升止血夹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具体的说是一种内镜下可调节止血夹


技术介绍

1、止血夹是止血夹和夹持器两部分组成的,都属于腔镜手术的范畴,止血夹的部分,主要是止血,在手术中,当电刀、超声刀等器械切割组织达到一定的深度时,就会使用止血夹,将其张开,夹住血管和组织,然后闭合,将组织提起,这样就可以电凝止血。夹持器的部分,主要是夹持组织。

2、目前,公开号为cn213129705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消化内镜用止血夹,包括夹管,夹管的一端安装有两个齿轮,两个齿轮之间设置有双侧齿条,双侧齿条分别与两个齿轮啮合,两个齿轮上均固定有夹子;所述齿条上连接有拉线,拉线的另一端从夹管远离齿轮的一端伸出。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两个夹子能同步动作以方便控制的消化内镜用止血夹。上述的消化内镜用止血夹虽具有两个夹子能同步动作以方便控制的效果,但其止血夹位置安装较为固定,只能够进行同时夹紧的效果,无法进行不同方向角度的调节,导致其只能够对单个伤口区域进行夹紧止血,而在遇到多个角度方向的伤口位置时,只能够通过医护人员转动整个止血夹来调节,而医护人员调节方向角度可能会使得操作较为不便,如若不慎误碰触患者伤口等可能会影响到止血治疗效果,从而降低止血夹的实用性。为此,亟需一种内镜下可调节止血夹,具有能够对止血夹进行调节并适配不同方位及角度伤口位置进行便捷操作的特点。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内镜下可调节止血夹。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上述的消化内镜用止血夹虽具有两个夹子能同步动作以方便控制的效果,但其止血夹位置安装较为固定,只能够进行同时夹紧的效果,无法进行不同方向角度的调节,导致其只能够对单个伤口区域进行夹紧止血,而在遇到多个角度方向的伤口位置时,只能够通过医护人员转动整个止血夹来调节,可能会使得操作较为不便,如若不慎误碰触患者伤口等可能会影响到止血治疗效果,从而降低止血夹的实用性。

2、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内镜下可调节止血夹,包括夹管,所述夹管的一侧呈开口状,所述夹管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的一侧呈对称设置有两个支撑板,所述安装框一侧通过两个支撑板与安装板一侧固定安装,所述安装板的另一侧设置有齿轮,所述安装板另一侧设置有与齿轮相连接的旋转组件,所述安装框远离支撑板的一侧设置有u型板,所述u型板一侧外壁固定安装有电动止血夹,所述安装框内部设置有蜗轮,所述安装框内部设置有与蜗轮相连接的调节组件。

3、优选的,旋转组件包含有设置在齿轮内部的转杆,所述转杆的一端与夹管的一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转杆的另一端与安装板远离支撑板的一侧固定安装。

4、优选的,旋转组件还包含有设置在齿轮一侧的齿条,所述齿条一侧通过卡齿与齿轮一侧相啮合,所述齿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另一端与夹管内顶部固定安装。

5、优选的,调节组件包含有设置在其中一个支撑板顶部的微型电机,所述微型电机的输出端驱动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的一侧外部通过卡齿与蜗轮的一侧相啮合。

6、优选的,调节组件还包含有设置在蜗轮内的销轴,所述销轴外部与蜗轮内部相套接,所述销轴的两端均贯穿安装框的两侧外壁与u型板的两端侧壁相套接。

7、优选的,所述u型板的一侧外壁且位于电动止血夹一侧固定安装有摄像头。

8、优选的,所述微型电机底部一侧与相邻的支撑板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所述蜗杆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支撑板的底部转动连接。

9、优选的,所述夹管远离开口处的一端侧壁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

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11、1.本技术所述的启动电动推杆推动齿条移动,齿条随即通过卡齿带动齿轮转动,齿轮转动随即带动转杆转动,转杆随即带动安装板转动,进而带动支撑板、安装框与u型板转动,从而带动电动止血夹产生转动,方便医护人员调节止血夹的方向来适配患者身体内不同位置的伤口进行止血。

12、2.本技术所述的通过启动微型电机带动蜗杆转动,蜗杆随即通过卡齿使蜗轮转动,进而使蜗轮带动销轴转动并通过销轴带动外部两端共同套接的u型板转动,从而使电动止血夹产生转动调节方位角度适配患者身体内不同位置的伤口,进一步提升止血夹的实用性。

13、上述
技术实现思路
相关记载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让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更清楚地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而可以依据说明书的文字及附图记载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目的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易于理解,以下结合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及附图进行说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镜下可调节止血夹,包括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管的一侧呈开口状,所述夹管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的一侧呈对称设置有两个支撑板,所述安装框一侧通过两个支撑板与安装板一侧固定安装,所述安装板的另一侧设置有齿轮,所述安装板另一侧设置有与齿轮相连接的旋转组件,所述安装框远离支撑板的一侧设置有U型板,所述U型板一侧外壁固定安装有电动止血夹,所述安装框内部设置有蜗轮,所述安装框内部设置有与蜗轮相连接的调节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镜下可调节止血夹,其特征在于,旋转组件包含有设置在齿轮内部的转杆,所述转杆的一端与夹管的一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转杆的另一端与安装板远离支撑板的一侧固定安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镜下可调节止血夹,其特征在于,旋转组件还包含有设置在齿轮一侧的齿条,所述齿条一侧通过卡齿与齿轮一侧相啮合,所述齿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另一端与夹管内顶部固定安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镜下可调节止血夹,其特征在于,调节组件包含有设置在其中一个支撑板顶部的微型电机,所述微型电机的输出端驱动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的一侧外部通过卡齿与蜗轮的一侧相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镜下可调节止血夹,其特征在于,调节组件还包含有设置在蜗轮内的销轴,所述销轴外部与蜗轮内部相套接,所述销轴的两端均贯穿安装框的两侧外壁与U型板的两端侧壁相套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镜下可调节止血夹,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板的一侧外壁且位于电动止血夹一侧固定安装有摄像头。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内镜下可调节止血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电机底部一侧与相邻的支撑板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所述蜗杆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支撑板的底部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镜下可调节止血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管远离开口处的一端侧壁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镜下可调节止血夹,包括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管的一侧呈开口状,所述夹管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的一侧呈对称设置有两个支撑板,所述安装框一侧通过两个支撑板与安装板一侧固定安装,所述安装板的另一侧设置有齿轮,所述安装板另一侧设置有与齿轮相连接的旋转组件,所述安装框远离支撑板的一侧设置有u型板,所述u型板一侧外壁固定安装有电动止血夹,所述安装框内部设置有蜗轮,所述安装框内部设置有与蜗轮相连接的调节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镜下可调节止血夹,其特征在于,旋转组件包含有设置在齿轮内部的转杆,所述转杆的一端与夹管的一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转杆的另一端与安装板远离支撑板的一侧固定安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镜下可调节止血夹,其特征在于,旋转组件还包含有设置在齿轮一侧的齿条,所述齿条一侧通过卡齿与齿轮一侧相啮合,所述齿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另一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郑君陈志平王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