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锯齿式温室通风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锯齿式温室通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764904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1 21: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锯齿式温室技术领域的一种锯齿式温室通风系统,包括包括采集系统、执行系统和温室系统,温室系统包括若干的温室体,温室体顶部覆盖有第一薄膜,相邻温室体固定连接以形成连栋温室;采集系统包括温度传感模块、湿度传感模块、风力传感模块、判断模块和控制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利用侧部通风窗和顶部通风窗之间的高度差实现自然通风,并且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侧部通风窗和顶部通风窗之间的高度差越大,通风换气的量也将会越大,从而实现高效换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锯齿式温室,具体是一种锯齿式温室通风系统


技术介绍

1、随着农业的发展,温室作为一种农业设施应运而生,现代温室和现代设施园艺业已经采用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生产,规范有序的市场经营和国际化的市场体系运作,成为当今世界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之一和现代农业的亮点。温室的主体结构要求坚固、耐用、美观,及成套设备要求性能先进、可靠而且经济实用。

2、现有温室就其屋面形状,主要分为金字形、圆拱形和锯齿形温室,锯齿形温室的结构特点是每个锯齿屋面中,有一面垂直式的面墙,该面墙上设有卷膜式的天窗,在夏天高温季节,打开天窗,温室内温度较高的空气通过天窗向外流动,使温室起到降温的作用,在冬天季节,关闭天窗,减少外部的寒冷空气进入温室,使温室起到保温的作用。

3、由于现有的锯齿形温室在进行通风散热的过程中,一般只会将通风窗设计在顶部处,并且仅依靠该顶部的通风,由此通风效率较低,给通风带来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仅顶部开设通风窗进行通过并通风效率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锯齿式温室通风系统,通过顶部通风窗和侧部通风窗的设计,提高通风效率。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锯齿式温室通风系统,包括采集系统、执行系统和温室系统,温室系统包括若干的温室体,温室体顶部覆盖有第一薄膜,相邻温室体固定连接以形成连栋温室,温室体包括呈矩形的第一围梁和第二围梁,第一围梁底部四角均固定连接有主立柱,第一围梁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若干的主立柱和副立柱,主立柱和副立柱交错设置;主立柱和副立柱底部均设有用于固定温室体的预埋件组件;且第一围梁沿其周向固定连接有若干的用于固定第一薄膜的第一卡槽件;第一围梁底部沿其周向设有若干的手动卷膜器,手动卷膜器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二薄膜,第二薄膜覆盖于温室体四周;

3、主立柱顶部均固定连接有脊部立柱,脊部立柱顶部固定连接有拱杆,拱杆远离脊部立柱一端与另一主立柱固定连接,且该主立柱位于脊部立柱侧面,若干温室体顶部的脊部立柱组合形成锯齿状,拱杆中心部固定连接有斜撑杆,斜撑杆远离拱杆一端与脊部立柱底部固定连接;位于温室体长度方向的相邻脊柱立柱之间设有顶部通风窗,温室体两侧均设有若干的侧部通风窗,顶部通风窗和侧部通风窗内均设有第一防虫网,且温室体两侧的侧面通风窗均分别设置为竖向两层;

4、主立柱顶部还固定连接有遮阳组件,遮阳组件包括遮阳立柱,沿温室体宽度方向的相邻遮阳立柱之间固定连接有遮阳横梁,沿温室体长度方向遮阳立柱上固定连接有遮阳纵梁,遮阳组件上还覆盖有遮阳网;

5、温室体一侧设有开口,开口处设有缓冲间,缓冲间包括内门和外门,外门与温室体铰接,内门为推拉门,内门处固定连接有第二防虫网;

6、第二围梁设置于若干的第一围梁下方,且第二围梁四角与主立柱下部固定连接,第二围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用于固定第二薄膜的第二卡槽件。

7、基础方案的原理及有益效果是:分别将各部件安装,并且将副立柱和主立柱固定于预埋件组件以使本温室固定,然后将薄膜覆盖在温室体顶部,并利用第一卡槽件将其固定,然后手动去将第二薄膜展开并利用第二卡槽件将其固定,同时将遮阳网覆盖在遮阳顶部并固定,由此将本温室组装完毕。当人工加入温室时,首先打开外门,然后工作人员可在缓冲间内首先适应一定的温度变化,然后再推开内门便可进入温室体内;其中当工作人员进出温室体时,第二防虫网的设计,也一定程度可减少虫子等流动至温室体内。

8、当需要通风时,顶部通风窗和侧部通风窗将会使外部的空气流动至温室体内,并对温室体内的温湿度进行一定的调节,同时通过防虫网的设计,也可减少大量的飞虫流动至温室体内的可能性;其中由于本温室体顶部呈锯齿状,其中当拱杆面朝太阳时,其基本垂直于冬季太阳的入射角,由此根据风压的自然通风原理,当室外的气流沿着拱杆的弧形面绕流时,拱杆顶部和侧壁将将形成回流空腔区,且顶部通风窗处将形成回旋气流区,这两个区域的静压力均低于大气压,由此将形成负压区,并且一般温室体的顶部空气压力会大于或略等于大气压,由此通过负压区的作用可实现顶部通风窗处的高效通风排气,并且室外风速越大时,涡流区的负压也会越大,由此顶部通风窗处的排风量也会越大,从而可实现高效通风。

9、其中侧部通风窗的设计,可根据热压通风的原理,因为温室内外的空气温度不同,所以便可利用侧部通风窗和顶部通风窗之间的高度差实现自然通风,并且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侧部通风窗和顶部通风窗之间的高度差越大,通风换气的量也将会越大,从而实现高效换气。

10、并且通过遮阳组件的设计,可以挡住一部分阳光直射,减少温室体内的光照强度和温度,为植物提供更为适宜的生长环境,特别是在夏季高温时更加有效;同时适当的遮阳可以使得温室内的湿度得到控制并且起到保温作用。经过合理调节后,温室的湿度可以比较稳定,减缓植物的叶片蒸腾速度,保持良好的水分平衡,从而提高植物的生长质量和产量。

11、进一步,顶部通风窗和侧部通风窗上均设有封闭组件,封闭组件包括电动卷膜器,电动卷膜器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封闭顶部通风窗和侧部通风窗的覆盖膜,覆盖膜下部对称设有牵拉孔,牵拉孔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位于通风窗下方且第三弹簧远离牵拉孔一端与温室体固定连接,且顶部通风窗和侧部通风窗两侧均设有限位卡板,覆盖膜两侧位于限位卡板内,且限位卡板与牵拉孔的位置错位设置。

12、基础方案的原理及有益效果是:启动电动卷膜器,在电动卷膜器的卷动下,覆盖膜将会随之卷动至电动卷膜器的输出轴上,同时因为覆盖膜两侧均位于限位卡板内,所以覆盖膜将始终保持较为平整状态被收卷,并且当覆盖膜往上移动时,覆盖膜底部的弹簧将会对覆盖膜施加一定的拉力,由此一方面也可使覆盖膜以较为平整的状态被收卷,另一方面可使覆盖膜停留至竖向通风窗的不同高度处,且保证后续稳定的回位,由此实现顶部通风窗和侧部通风窗处的通风量的控制。

13、进一步,还包括第三电机,第三电机的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有联轴器,联轴器远离第三电机一端固定连接有焊合接头,焊合接头远离联轴器一端固定连接有拉幕齿轮,拉幕齿轮啮合有拉幕齿条,拉幕齿条一端位于温室体外侧,拉幕齿条另一端位于温室体内侧,拉幕齿条两端均可拆卸连接有齿轮推杆接头,齿轮推杆接头远离拉幕齿条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推杆,推杆上套均设有连接环,连接环上固定连接有驱动边,驱动边上固定连接有遮阳保温网,遮阳保温网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固定的卡簧。

14、基础方案的原理及有益效果是:启动第三电机,第三电机带动联轴器,联轴器带动焊合接头,焊合接头带动拉幕齿轮,拉幕齿轮带动拉幕齿条,拉幕齿条带动齿轮推杆接头,齿轮推杆接头带动推杆上的连接环,从而使连接环上的驱动边带动遮掩保温网随之摆动。

15、通过第三电机和拉幕齿条,可实现自动升降控制遮阳保温网,可以有效地对室内环境进行调控并满足作物生长需要;可以通过升降遮阳保温网来增加温室体的通风效果,从而保持适宜的气候条件,并防止室内湿度太高导致病虫害生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锯齿式温室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采集系统、执行系统和温室系统,温室系统包括若干的温室体,温室体顶部覆盖有第一薄膜,相邻温室体固定连接以形成连栋温室,温室体包括呈矩形的第一围梁和第二围梁,第一围梁底部四角均固定连接有主立柱,第一围梁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若干的主立柱和副立柱,主立柱和副立柱交错设置;主立柱和副立柱底部均设有用于固定温室体的预埋件组件;且第一围梁沿其周向固定连接有若干的用于固定第一薄膜的第一卡槽件;第一围梁底部沿其周向设有若干的手动卷膜器,手动卷膜器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二薄膜,第二薄膜覆盖于温室体四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锯齿式温室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顶部通风窗和侧部通风窗上均设有封闭组件,封闭组件包括电动卷膜器,电动卷膜器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封闭顶部通风窗和侧部通风窗的覆盖膜,覆盖膜下部对称设有牵拉孔,牵拉孔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位于通风窗下方且第三弹簧远离牵拉孔一端与温室体固定连接,且顶部通风窗和侧部通风窗两侧均设有限位卡板,覆盖膜两侧位于限位卡板内,且限位卡板与牵拉孔的位置错位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锯齿式温室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电机,第三电机的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有联轴器,联轴器远离第三电机一端固定连接有焊合接头,焊合接头远离联轴器一端固定连接有拉幕齿轮,拉幕齿轮啮合有拉幕齿条,拉幕齿条一端位于温室体外侧,拉幕齿条另一端位于温室体内侧,拉幕齿条两端均可拆卸连接有齿轮推杆接头,齿轮推杆接头远离拉幕齿条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推杆,推杆上套均设有连接环,连接环上固定连接有驱动边,驱动边上固定连接有遮阳保温网,遮阳保温网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固定的卡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锯齿式温室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位于温室长度方向的脊部立杆上固定连接有脊部纵杆;位移第一围梁两端面的脊部纵杆顶端固定连接有呈斜向的斜杆,斜杆底端与脊部立柱底端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锯齿式温室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的天沟,天沟设置于相邻温室体之间,天沟均位于脊部立柱下部,天沟两端均连通有落水管,落水管通过抱箍通过连接于主立柱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锯齿式温室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采集系统包括温度传感模块、湿度传感模块、风力传感模块、判断模块和控制模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锯齿式温室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电机底部设有若干的第一弹簧和缓冲弹簧件,第一弹簧两端分别与第二电机底部和扇叶箱内底壁固定连接;缓冲弹簧件包括固定筒,固定筒内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推杆,电推杆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长度大于第一弹簧的长度,固定筒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限位块,第二弹簧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卡球,卡球能够卡在限位块下方,且第二电机底部位于第二弹簧的运动行程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锯齿式温室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采集系统还包括第一振动模块、第二振动模块、圈数记录模块和记忆模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锯齿式温室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预埋件组件包括钢板,钢板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钢筋,钢筋中间部固定连接有两根支撑筋,两根支撑筋与钢筋呈“井”字结构,钢板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孔,固定孔分别位于钢筋上方,主立柱或副立柱底部通过螺帽固定于固定孔内。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锯齿式温室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预埋件组件包括插入柱,插入柱底部呈圆锥形,插入柱沿其竖向固定连接有若干均匀设置的螺旋翅片,插入柱上部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有法兰焊接体,主立柱或副立柱底部通过法兰焊接体与插入柱固定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锯齿式温室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采集系统、执行系统和温室系统,温室系统包括若干的温室体,温室体顶部覆盖有第一薄膜,相邻温室体固定连接以形成连栋温室,温室体包括呈矩形的第一围梁和第二围梁,第一围梁底部四角均固定连接有主立柱,第一围梁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若干的主立柱和副立柱,主立柱和副立柱交错设置;主立柱和副立柱底部均设有用于固定温室体的预埋件组件;且第一围梁沿其周向固定连接有若干的用于固定第一薄膜的第一卡槽件;第一围梁底部沿其周向设有若干的手动卷膜器,手动卷膜器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二薄膜,第二薄膜覆盖于温室体四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锯齿式温室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顶部通风窗和侧部通风窗上均设有封闭组件,封闭组件包括电动卷膜器,电动卷膜器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封闭顶部通风窗和侧部通风窗的覆盖膜,覆盖膜下部对称设有牵拉孔,牵拉孔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位于通风窗下方且第三弹簧远离牵拉孔一端与温室体固定连接,且顶部通风窗和侧部通风窗两侧均设有限位卡板,覆盖膜两侧位于限位卡板内,且限位卡板与牵拉孔的位置错位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锯齿式温室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电机,第三电机的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有联轴器,联轴器远离第三电机一端固定连接有焊合接头,焊合接头远离联轴器一端固定连接有拉幕齿轮,拉幕齿轮啮合有拉幕齿条,拉幕齿条一端位于温室体外侧,拉幕齿条另一端位于温室体内侧,拉幕齿条两端均可拆卸连接有齿轮推杆接头,齿轮推杆接头远离拉幕齿条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推杆,推杆上套均设有连接环,连接环上固定连接有驱动边,驱动边上固定连接有遮阳保温网,遮阳保温网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固定的卡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锯齿式温室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位于温室长度方向的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振东宋焕忠康德贤郭元元李洋文俊丽陈琴张力车江旅唐娟孙晓妍方俊翔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