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实现汽车前照灯点亮外观亮度一致的光学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实现汽车前照灯点亮外观亮度一致的光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760207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1 21: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实现汽车前照灯点亮外观亮度一致的光学系统,它包括灯体以及设置其内的主远近光模组和辅助模组;所述主远近光模组和辅助模组均能单独输出近光部分以共同点亮近光,所述主远近光模组和辅助模组均能同时输出远近光部分以共同点亮远光;所述辅助模组近光部分的光形分布的展宽超过V‑V线两侧各30°且上边缘带有水平截止线,所述水平截止线在H‑H线以下0.57°,所述辅助模组远光部分的光形分布的展宽超过V‑V线两侧各12°且展宽在H‑H线以上超过2°以及下边缘达到水平截止线。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在满足配光性能的前提下,保证点亮状态下在汽车前方观察,两个透镜模组的外观亮度一致或相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灯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实现汽车前照灯点亮外观亮度一致的光学系统


技术介绍

1、现代汽车技术发展迅速,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以及对汽车造型、外观质量要求不断提升,对汽车的静态外观以及运行状态的动态外观创意也不断增强。

2、在汽车的前照灯领域,通常采用双透镜模组的光学系统。目前,汽车前照灯单边采用两个透镜模组实现远光和近光功能的常用方案如下:

3、一,采用1个单近光透镜模组加1个单远光透镜模组;当汽车点亮近光时,单边只有1个透镜模组发光,当汽车点亮远光时,可以单边的2个透镜模组同时点亮;但在近光工作时,只有1个模组被点亮,不满足点亮外观需要2个模组全部点亮的要求。

4、二,采用2个远近光双功能的模组;当近光和远光工作时,2个模组都可以同时点亮;但该方案存在2个模组的相对位置调节精度要求非常高的情况,后期在车辆维护使用时,容易造成因为灯光模组相对位置调节不到位,从而造成配光不合格的问题,且该方案成本也非常高。

5、三,采用1个具有远近光双功能的主模组,另1个为辅助的近光模组;当近光工作时,2个模组都可以同时点亮,但从车辆前方观察,辅助模组亮度与主远近光模组的亮度差异很大。

6、为了满足更高规格的要求,汽车前照灯除了配光和灯光调整需要满足gb25991《汽车用led前照灯》的标准要求,还要实现汽车前照灯单侧配置两个透镜模组的造型需求,并要求在点亮状态下,至少在汽车前方1-10米处观察,两个透镜模组的外观亮度要一致或相近。因此,就上述现有技术方案来说,无法满足这个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实现汽车前照灯点亮外观亮度一致的光学系统,它能够在满足配光性能的前提下,保证点亮状态下在汽车前方观察,两个透镜模组的外观亮度一致或相近。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实现汽车前照灯点亮外观亮度一致的光学系统,它包括灯体以及设置其内的主远近光模组和辅助模组;

4、所述主远近光模组和辅助模组均能单独输出近光部分以共同点亮近光,所述主远近光模组和辅助模组均能同时输出远近光部分以共同点亮远光;

5、所述辅助模组近光部分的光形分布的展宽超过v-v线两侧各30°且上边缘带有水平截止线,所述水平截止线在h-h线以下0.57°,所述辅助模组远光部分的光形分布的展宽超过v-v线两侧各12°且展宽在h-h线以上超过2°以及下边缘达到水平截止线。

6、进一步,所述辅助模组输出近光部分的模组屏幕光通量为500lm-1000lm。

7、进一步,所述辅助模组输出远光部分的模组屏幕光通量不低于800lm。

8、进一步,所述辅助模组近光部分的光形分布为水平光形,且辅助模组近光部分的光形分布能够与主远近光模组近光部分的光形分布进行复合,所述主远近光模组的明暗截止线能够与水平截止线重合。

9、进一步,所述辅助模组内具有两组照射单元,且两组照射单元为聚光器型式或为一组反射式加一组聚光器型式。

10、进一步,所述辅助模组包括安装于灯体内的散热器与透镜支架,设置在散热器上的led线路板,设置在led线路板上的辅助近光聚光器和辅助远光聚光器,设置在辅助近光聚光器和辅助远光聚光器中间的挡板,以及安装在透镜支架外端的透镜。

11、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12、1.本专利技术通过对主远近光模组和辅助模组的具体设计,在最大程度满足配光性能和调光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汽车前照灯单侧配置两个透镜模组的造型需求,并在点亮状态下保证在汽车前方观察时,两个透镜模组的外观亮度一致或相近,不至于有明显的亮暗差异,使顾客在外观感知方面得到最佳体验,从外观上得到优化后,其性能和技术经济指标也得到优化。

13、2.本专利技术降低了制造难度,消除了由于两个模组相对位置调整不到位而导致的配光不合格的风险。

14、3.本专利技术在使用近光功能时,主远近光模组和辅助模组均能单独输出近光部分以共同点亮近光,增加了照度;且两个透镜模组的外观亮度基本一致;另外主远近光模组和辅助模组近光部分的光学分布能够复合,明暗截止线与水平截止线也能重合,提高了点亮时的均匀性。

15、4.本专利技术在使用远光功能时,主远近光模组和辅助模组均能同时输出远近光部分以共同点亮远光,如此满足了最佳照度需求,且能提高一定的点亮均匀性,另外两个透镜模组的外观亮度看上去基本一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实现汽车前照灯点亮外观亮度一致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灯体(1)以及设置其内的主远近光模组(2)和辅助模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汽车前照灯点亮外观亮度一致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模组(3)输出近光部分的模组屏幕光通量为500lm-1000l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实现汽车前照灯点亮外观亮度一致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模组(3)输出远光部分的模组屏幕光通量不低于800l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汽车前照灯点亮外观亮度一致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模组(3)近光部分的光形分布为水平光形,且辅助模组(3)近光部分的光形分布能够与主远近光模组(2)近光部分的光形分布进行复合,所述主远近光模组(2)的明暗截止线能够与水平截止线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汽车前照灯点亮外观亮度一致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模组(3)内具有两组照射单元,且两组照射单元为聚光器型式或为一组反射式加一组聚光器型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实现汽车前照灯点亮外观亮度一致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模组(3)包括安装于灯体(1)内的散热器(31)与透镜支架(35),设置在散热器(31)上的LED线路板(32),设置在LED线路板(32)上的辅助近光聚光器(33)和辅助远光聚光器(37),设置在辅助近光聚光器(33)和辅助远光聚光器(37)中间的挡板(34),以及安装在透镜支架(35)外端的透镜(36)。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现汽车前照灯点亮外观亮度一致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灯体(1)以及设置其内的主远近光模组(2)和辅助模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汽车前照灯点亮外观亮度一致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模组(3)输出近光部分的模组屏幕光通量为500lm-1000l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实现汽车前照灯点亮外观亮度一致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模组(3)输出远光部分的模组屏幕光通量不低于800l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汽车前照灯点亮外观亮度一致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模组(3)近光部分的光形分布为水平光形,且辅助模组(3)近光部分的光形分布能够与主远近光模组(2)近光部分的光形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军先孟庆恩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星宇车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