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中药组方在制备治疗葡萄膜炎药物中的应用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中药组方在制备治疗葡萄膜炎药物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760011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1 21: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药领域,公开了一种中药组方在制备治疗葡萄膜炎药物中的应用,该中药组方包括以下组分:黄芪、青风藤、当归、茯苓、赤芍、川芎、防风、柴胡。该中药组方从缓解微循环缺氧为突破口来抑制葡萄膜炎免疫炎症反应,对葡萄膜炎具有很好的疗效,能够减轻葡萄膜炎症状,促进炎症消退,减少副作用;益气活血调节免疫与改善微循环,兼具祛邪扶正化瘀除湿之功效,渗利湿邪,湿去热泄,血亦安其道,对于葡萄膜炎缓解微循环缺氧的机制为该疾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还可缓解临床上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所造成的药物副作用,扶正祛邪,减少反复发作,减少患者生理、心理的巨大困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葡萄膜炎医药,尤其涉及一种中药组方在制备治疗葡萄膜炎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1、葡萄膜炎是累及葡萄膜、视网膜、视网膜血管及玻璃体的炎性病变,该病对于患者的视觉能力会产生严重影响,甚至会导致失明,且病程长,复发率高,易出现并发症和后遗症,既是眼科的常见病种也是疑难病种。其治疗以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为主,其长期使用所造成的药物副作用无法避免,且易反复发作,给患者造成很大困扰。

2、葡萄膜炎的相关免疫机制一直是眼科领域的研究热点,其机制多涉及超敏反应的ⅲ型和ⅳ型。然而事实上葡萄膜血流变化、葡萄膜血管炎症是重要的病理改变。分析葡萄膜炎发病机制中一重要因素:葡萄膜是血管膜、色素膜,其血管特点为血管面积大、总血容量大,但在葡萄膜内血管网交织错节、血流速度低、出入口小、易通透,同时色素膜易发生免疫反应产生免疫复合物,以及眼球外源性免疫复合物流经时易沉积在血管壁上,导致局限性血管炎,即在葡萄膜中发生arthus反应。当炎症发生时葡萄膜视网膜微循环血管壁通透性升高,血液的浓稠进一步减慢血液流速,甚至停滞,我们可能观察到小血管扩张,管腔内大量红细胞密集阻塞,从而造成局部组织缺氧,而缺氧则进一步导致组织的代谢、机能、形态结构的变化,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因此,基于这个病理过程中,除了目前广泛研究的如何直接抑制免疫反应,促进免疫复合物的清除和减轻炎性细胞的粘附浸润,解除葡萄膜血管内瘀滞,改善微循环缺氧的状态,探索改善缺氧与缓解免疫反应之间的关系,同样是治疗葡萄膜炎,缓解其反复发作的重要方向。

3、有研究显示,中医药的辅助治疗能够减轻症状,促进炎症消退,减少副作用。但是目前中医药防治葡萄膜炎的基础研究尚不多见。中医病机认为葡萄膜炎的反复发作属虚实夹杂,风湿夹热证。辨证分析为风湿热邪粘滞重着,阻滞于中,清阳不升,故眼珠坠胀疼痛;湿热熏蒸肝胆,故白睛混赤,神水混浊;并发肢节肿胀、酸楚疼痛等为湿热粘滞关节所致。中医理论中葡萄膜是气血集中之地,《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十二经脉,三百六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因各种原因导致的血液凝滞,脏腑失衡,精气亏虚,目失所养,则会发生眼病。《黄帝内经》说,“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气虚亦可血瘀。”益气扶正在现代医学中被视为调节免疫功能的有效手段,祛邪被视为是消除致病因素对机体的损害,从而保护正气。二者兼顾则“正盛邪自祛,邪去正自安”。祛邪扶正并用在临床运用中以“扶正不致留邪,祛邪不致伤正”为度。

4、因此,研究一种治疗葡萄膜炎的中药组合物,对治疗葡萄膜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中药组方在制备治疗葡萄膜炎药物中的应用。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中药组方在制备治疗葡萄膜炎药物中的应用,所述中药组方包括以下组分:黄芪、青风藤、当归、茯苓、赤芍、川芎、防风、柴胡。

4、上述的应用,优选的,所述中药组方中各组分的质量份数如下:黄芪30-50份、青风藤10-15份、生地15-20份、归尾10-15份、茯苓15-20份、赤芍10-15份、川芎10-15份、防风10-15份、柴胡10-15份。

5、优选的,所述中药组方中各组分的质量份数如下:黄芪30份、青风藤12份、生地15份、归尾12份、茯苓15份、赤芍10份、川芎10份、防风10份、柴胡10份。

6、优选的,所述所述葡萄膜炎为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

7、优选的,所述葡萄膜炎为irbp和tb联合诱导的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

8、优选的,所述葡萄膜炎药物为口服药物。

9、优选的,所述葡萄膜炎药物的剂型为溶液型或粉末型。

10、优选的,所述葡萄膜炎药物由水煎法制备得到。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2、1、本专利技术首次发现了上述中药组方从缓解微循环缺氧为突破口来抑制葡萄膜炎免疫炎症反应,对葡萄膜炎具有很好的疗效,能够减轻葡萄膜炎症状,促进炎症消退,减少副作用;益气活血调节免疫与改善微循环,兼具祛邪扶正化瘀除湿之功效,渗利湿邪,湿去热泄,血亦安其道,对于葡萄膜炎缓解微循环缺氧的机制为该疾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13、2、本专利技术的应用,通过上述中药组方制备得到的治疗葡萄膜炎药物,可缓解临床上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所造成的药物副作用,扶正祛邪,减少反复发作,减少患者生理、心理的巨大困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药组方在制备治疗葡萄膜炎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方包括以下组分:黄芪、青风藤、当归、茯苓、赤芍、川芎、防风、柴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方中各组分的质量份数如下:黄芪30-50份、青风藤10-15份、生地15-20份、归尾10-15份、茯苓15-20份、赤芍10-15份、川芎10-15份、防风10-15份、柴胡10-15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方中各组分的质量份数如下:黄芪30份、青风藤12份、生地15份、归尾12份、茯苓15份、赤芍10份、川芎10份、防风10份、柴胡10份。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葡萄膜炎为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葡萄膜炎为IRBP和TB联合诱导的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葡萄膜炎药物为口服药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葡萄膜炎药物的剂型为溶液型或粉末型。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葡萄膜炎药物由水煎法制备得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组方在制备治疗葡萄膜炎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方包括以下组分:黄芪、青风藤、当归、茯苓、赤芍、川芎、防风、柴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方中各组分的质量份数如下:黄芪30-50份、青风藤10-15份、生地15-20份、归尾10-15份、茯苓15-20份、赤芍10-15份、川芎10-15份、防风10-15份、柴胡10-15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方中各组分的质量份数如下:黄芪30份、青风藤12份、生地15份、归尾12份、茯苓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清华逯晶宋厚盼杨毅敬喻娟彭俊邓颖肖莉胡艺周派寻馨刘洁李九玖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