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河道的无阻水支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756154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1 21:3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深挖河道的无阻水支护结构。它包括打入河道两岸边坡的预制管桩;每排所述预制管桩顶部沿河流方向设置有现场浇筑的冠梁,相对布置的两排冠梁之间搭接若干个间隔布设、且可拆卸的临时钢管;两排预制管桩之间的开挖后河道底部表面搁置有两排木垫板,相对布置的两排木垫板之间设置有若干对预制混凝土板;每对所述预制混凝土板上表面放置有预制方桩,两排所述木垫板上表面分别浇筑有能够把预制方桩端头包裹住、且把预制管桩连接成整体的纵梁。本技术适用于河道边坡深挖,采用装配式和现浇工艺组合施工,加快施工速度;同时,施工的前期能够在河道通水期间完成,缩短了干地施工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工程河道深挖施工,具体地指一种深挖河道的无阻水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1、在水利工程河道治理的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现状河道过流断面较小,无法及时排出洪水,需要扩大河道过流断面的情况。而现状河道两侧往往紧邻居民建筑物,如果采取放坡开挖施工,需先进行征地拆迁工作,如果采用垂直向下深挖,则支护开挖措施费用较高,并且河道有通水灌溉需求,需在灌溉完毕后才能进行施工,故对施工工期有要求。

2、以某水利工程河道深挖为例,现有河道开口线宽16~18m,河床底宽4~5m,深度3~4m,河道两侧为居民建筑物,根据总体工期要求,当年夏季前必须完成河道深挖工程,如无法在当年的夏季前确保深挖的河道通水,汛期洪水将无法及时排出,溢出的洪水会形成大面积水害。

3、利用现有深挖河道的支护结构对该水利工程河道进行支护,存在以下问题:

4、第一,传统现浇片石混凝土挡墙必须在干地施工,因此施工前需要对现有河道进行排水,而当前河道需要通水满足附近农田灌溉需求,但是通水时间结束后,难以在当年夏季前完成施工;

5、第二,河道治理的外侧靠近占地边界,不具备放坡开挖条件;而河道治理的内侧挡墙距离居民建筑物较近,放坡开挖影响建筑物稳定性,因此挡墙施工前需使用钢板桩支护,增加措施费用;

6、第三,现有技术中用于河道横向支撑的钢管位于开挖前的河道底部,无法拆除,对河道排洪造成阻水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出一种深挖河道的无阻水支护结构,适用于河道边坡深挖,采用混凝土预制管桩代替现有技术中的片石混凝土挡土墙,使预制管桩既为基坑支护结构又为河道永久结构,既保证施工安全,又免除支护措施费用;同时,施工的前期能够在河道通水期间完成,缩短了干地施工时间。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设计的一种深挖河道的无阻水支护结构,其特别之处在于,

3、包括打入河道两岸边坡的预制管桩,所述预制管桩相邻桩间连续、无空隙,所述预制管桩底端位于硬质土层,顶端位于河道水面上方;

4、每排所述预制管桩顶部沿河流方向设置有现场浇筑的冠梁,相对布置的两排冠梁之间搭接若干个间隔布设、且可拆卸的临时钢管;

5、两排预制管桩之间的开挖后河道底部表面搁置有两排木垫板,所述木垫板紧贴每排预制管桩布置且沿河流方向延伸,相对布置的两排木垫板之间设置有若干对预制混凝土板;

6、每对所述预制混凝土板上表面放置有预制方桩,所述预制方桩两端分别带有插筋,且插筋位于对应的木垫板上方;两排所述木垫板上表面分别浇筑有能够把预制方桩端头插筋包裹住、且把预制管桩连接成整体的纵梁。

7、进一步地,所述冠梁尺寸完全覆盖预制管桩上表面,且沿横向朝向河道内侧悬挑。

8、更进一步地,所述预制方桩沿河流方向宽度小于或等于预制混凝土板沿河流方向宽度。

9、更进一步地,所述冠梁强度设计值为30mpa。

10、更进一步地,所述纵梁强度设计值为30mpa。

11、进一步地,每排预制管桩外侧填充有碎石反滤层,所述碎石反滤层由河道边坡顶部延伸至预制方桩深度处。

12、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13、1、本技术采用混凝土预制管桩代替现有技术中的片石混凝土挡土墙,使预制管桩既为基坑支护结构又为河道永久结构,既保证施工安全,又免除支护措施费用;

14、2、本技术使用预制方桩和现浇纵梁作为两排预制管桩中间部位的横向内撑,将两排预制方桩、现浇冠梁、以及河床底部的预制方桩连成整体,提高河道基坑承载力和稳定性;同时将预制方桩和现浇纵梁设置在河道底部,取代现有技术中用于横向支撑的临时钢管,即相当于将横向支撑下移,不会给河道排洪造成阻水影响,为按期排洪争取了时间;

15、3、本技术中的预制管桩可以在河道通水期打入河道底泥,对预制管桩顶部进行现场浇筑也可以在河道通水期完成,因此本施工的前期能够在河道通水满足附近农田灌溉需求的时候完成,从而缩短了干地施工时间;

16、4、本技术采用装配式(预制管桩、临时钢管、预制方桩)和现浇工艺组合施工,减少现浇混凝土工程量,加快施工速度,缩短施工工期,本技术可以将工期由3个月缩短为1个半月;

17、5、本技术在两排预制方桩外侧设置碎石反滤层,用于防止土质从桩间缝隙流失;

18、本技术深挖河道的无阻水支护结构,适用于河道边坡深挖,采用装配式和现浇工艺组合施工,减少现浇混凝土工程量,加快施工速度;同时,施工的前期能够在河道通水期间完成,缩短了干地施工时间;另外,将横向内撑下移至河床底部,消除横向内撑的阻水影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深挖河道的无阻水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打入河道两岸边坡的预制管桩(1),所述预制管桩(1)相邻桩间连续、无空隙,所述预制管桩(1)底端位于硬质土层,顶端位于河道水面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挖河道的无阻水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冠梁(2)尺寸完全覆盖预制管桩(1)上表面,且沿横向朝向河道内侧悬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深挖河道的无阻水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方桩(6)沿河流方向宽度小于或等于预制混凝土板(5)沿河流方向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深挖河道的无阻水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冠梁(2)强度设计值为30Mpa。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深挖河道的无阻水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7)强度设计值为30Mpa。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挖河道的无阻水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每排预制管桩(1)外侧填充有碎石反滤层(8),所述碎石反滤层(8)由河道边坡顶部延伸至预制方桩(6)深度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挖河道的无阻水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打入河道两岸边坡的预制管桩(1),所述预制管桩(1)相邻桩间连续、无空隙,所述预制管桩(1)底端位于硬质土层,顶端位于河道水面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挖河道的无阻水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冠梁(2)尺寸完全覆盖预制管桩(1)上表面,且沿横向朝向河道内侧悬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深挖河道的无阻水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方桩(6)沿河流方向宽度小于或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龙孙怡望田小丽曹思邓玉洁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省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