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用于机动车的电驱动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用于机动车的电驱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753240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1 21: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电驱动系统(1),具有:壳体(2);电机(3),该电机包括抗旋转地连接至转子轴(6)的转子(5);行星齿轮传动机构(7)和轴驱动机构(13),其中,该行星齿轮传动机构(7)包括正好一个太阳轮(8)和正好一个行星齿轮架(9),且其中,转子轴(6)抗旋转地连接至太阳轮(8)。电驱动系统(1)的特点是,在行星齿轮架(9)与轴驱动机构(13)的输入轴(15)之间设有在至少一个转动方向上形状配合起效的离合件(28),借助该离合件如此将该行星齿轮架(9)接合或可接合至该输入轴(15),即,可以至少在转子(5)的正向转动方向上在行星齿轮架(9)与输入轴(15)之间建立抗旋转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详细限定类型的用于机动车的电驱动系统,其具有壳体、电机、行星齿轮传动机构和轴驱动机构。


技术介绍

1、一种同类型的车辆用电驱动系统基本上由de 10 2013 225 519 a1公开了。在此描述了具有电机、行星齿轮传动机构和轴驱动机构的结构,其中,行星齿轮传动机构具备行星齿轮架以及抗旋转地接合的用于各相应行星机构的各两个行星齿轮。这些行星齿轮与两个不同的齿圈啮合,齿圈可通过制动件相对于电驱动系统的壳体被制动。由此实现在电机与轴驱动机构之间的两个不同传动比。

2、现在,所述两挡系统的缺点尤其是用于两个行星齿轮的换挡件或制动件。它们必须设计为盘式换挡件,这导致在打开状态中、即车辆滑行时的更高损失。最后,这引起车辆本身的较高功率需求且因此缩短车辆续航里程。

3、us2012/0 149 520a1也示出了一种很相似的结构。在这里,结构也在两个不同的齿圈之间被切换,其中,在此可以设有爪型换挡件用于在齿圈之间切换。

4、从us 9 033 839 b2、ep 1 142 743 b1、us10 024 430 b2、de 10 2020109 112a1以及同类型的de 10 2020 200 137 b3中公开了其它电驱动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任务现在是指明一种改善的电驱动系统,它尤其是避免或至少减少所述缺点。

2、根据本专利技术,该任务通过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在此尤其是权利要求1的特征部分特征的电驱动系统来完成。有利的设计和改进方案来自其相关的从属权利要求。

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驱动系统类似于在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驱动系统地包括电机,电机的转子轴一方面抗旋转地连接至电机转子,另一方面抗旋转地连接至行星齿轮传动机构的正好一个太阳轮。

4、在此提出,行星齿轮架上装有一组第一行星齿轮和一组第二行星齿轮,其中,第一行星齿轮的直径大于第二行星齿轮,并且其中,其中各一个第一行星齿轮和其中各一个第二行星齿轮分别抗旋转地相互连接。在此,太阳轮可与第一行星齿轮处于啮合中。

5、另外,一个抗旋转地连接至壳体的齿圈在此与第二行星齿轮连接。由于行星齿轮的不同直径,故可以高效地且在结构空间需求很小的情况下获得在电机与轴驱动机构的输入轴之间的行星齿轮传动机构的相应高的传动比。

6、本专利技术意义上的“抗旋转连接”在此意味着,抗旋转地相互接合的元件或构件如此相互连接,即,它们以相同的角速度旋转。通过这种方式抗旋转连接的元件或构件对此必然相互同轴布置。

7、现在,本专利技术规定了一个在至少一个转动方向上形状配合起效的离合件,它布置在行星齿轮架与轴驱动机构的输入轴之间。通过该离合件,行星齿轮架如此接合至输入轴或通过该离合件可如此接合至输入轴,即,至少在转子的正向转动方向上在行星齿轮架与输入轴之间可建立抗旋转连接。通过该离合件,为了牵引运行、即在通过按照马达方式运行的电机应驱动机动车时,能够将力经由离合件传递至轴驱动机构的输入轴,因而最终传递至通过轴驱动机构被驱动的机动车轮。

8、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设有第一向心轴承,行星齿轮架借此在径向上相对于壳体被支承,其中,第一向心轴承的行星齿轮架侧轴承半体在径向上布置在壳体侧的第二轴承半体之外。行星齿轮架因此通过第一向心轴承从径向外侧支承在壳体隔壁的径向更靠内布置的轴向突出的凸缘上。

9、另外,本专利技术规定第二向心轴承,借此该行星齿轮架在径向上相对于轴驱动机构被支承,其中,在这里,第二向心轴承的在行星齿轮架侧的第一轴承半体在径向上布置在轴驱动机构侧的第二轴承半体之外。所述支承因此是以在外侧支承在轴驱动机构上的行星齿轮架进行的。第二向心轴承的第二轴承半体在此可以优选支承在该轴驱动机构的输入轴上。在以上所提到的设计成锥齿轮差速器的情况下,第二向心轴承的第二轴承半体于是将相应地支承在差速器笼上。

10、“正向转动方向”首先是指转子的两个可能转动方向之一,“正向转动方向”尤其是指转子的如下转动方向,其设置用于机动车前行行驶。“牵引运行”是指如下的电机运行方式,在此,由电机产生的驱动力矩为了驱动机动车而从电机被传递至轴驱动机构。

11、离合件在此可根据一个极其有利的改进方案具有第一自由轮。第一自由轮在此设于行星齿轮架与轴驱动机构的输入轴之间,借此如此将行星齿轮架接合至输入轴,即,行星齿轮架相对于输入轴在电机转子的正向转动方向上的转动被锁止。因此可通过在齿圈与壳体之间的第一自由轮仅传递电机牵引力矩。在惯性运行中出现自动脱开,接着在从惯性运行重新切换到牵引时又自动接合。

12、该结构极其简单高效并且能在为此不需要致动器的情况下确保电机能够在正向转动方向上传递扭矩至轴驱动机构。但在反向转动方向中、即当功率从轴驱动机构向电机传递时,电机不必被一并带动,而是与整个行星齿轮传动机构一起通过第一自由轮被自动脱开,从而可以在电驱动系统区域内无附加功率损失地实现滑行,这总体上提升电驱动系统的工作能力和效率。这促使作为主驱动装置或附加驱动装置配备有这种电驱动系统的车辆的续航里程增加。

13、通过借助第一自由轮在惯性运行中的脱开,在此由原理决定而无法实现倒车行驶和能量回收。故可根据本专利技术电驱动系统的此实施方式的一个极其有利改进方案而规定,离合件具有布置在行星齿轮架与输入轴之间的第二自由轮,借此如此将行星齿轮架接合至轴驱动机构的输入轴,即,行星齿轮架相对于输入轴的逆着转子正向转动方向的转动被锁止。第二自由轮因此现在在惯性运行中工作,而不是在牵引中工作。因此在电机牵引运行中,其通过在惯性运行中打开的第一自由轮作用于轴驱动机构。同时通过在牵引运行中自动打开的第二自由轮在惯性运行中建立连接,从而于是可实现倒车行驶以及能量回收。

14、为了现在避免失去无损失或损失小的滑行的上述优点而在此规定,第二自由轮被设计成可切换。自由轮的可切换性在此在本专利技术意义上意味着它能被通断。在接通状态下,它于是按照不可切换的自由轮的方式作用,因此锁止朝向其中一个方向的转动而允许在其相反方向上的自由转动。接着在断开状态下解除锁止,自由轮因此被停用且连接体可在两个转动方向上自由转动。故可通过断开第二自由轮在惯性运行中解除尤其造成的锁止。因此在惯性运行中仍可实现配备有电驱动系统的机动车的无损失滑行。如果现在应回收能量或需要倒车行驶,则可通过切换第二自由轮以使其锁止功能又被启用来简单高效地实现这种运行。

15、作为这种具有一个或两个自由轮且其中一个自由轮可切换的结构的替代方式也可以规定,离合件具有拥有至少两个挡位的爪型换挡件。通过该爪型换挡件,行星齿轮架和轴驱动机构的输入轴于是能在第一挡位抗旋转地连接,从而对于牵引运行和惯性运行都可实现抗旋转连接。因此,前行行驶和倒车行驶或机动车减速时电机作为发电机运行时的能量回收都能实现。接着在爪型换挡件的第二挡位,该轴驱动机构的输入轴和行星齿轮架彼此分离,从而可实现滑行,而电机和行星齿轮传动机构不必受牵引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机动车的电驱动系统(1),具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驱动系统(1),其特征是,该离合件(28)具有在该行星齿轮架(9)与该轴驱动机构(13)的输入轴(15)之间的第一自由轮(18),借助于该第一自由轮,如此将该行星齿轮架(9)接合至该输入轴(15),即,该行星齿轮架(9)相对于该输入轴(15)在该转子(5)的正向转动方向上的转动被锁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驱动系统(1),其特征是,该离合件(28)具有在该行星齿轮架(9)与该输入轴(15)之间的第二自由轮(19),该第二自由轮设计为可切换,并且借助于该第二自由轮,该行星齿轮架(9)被接合至该输入轴(15),使得在接入状态下该行星齿轮架(9)相对于该输入轴(15)逆着该转子(5)正向转动方向的转动被锁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驱动系统(1),其特征是,该离合件(28)具有拥有至少两个挡位的爪型换挡件(24),借助于该爪型换挡件,该行星齿轮架(9)和该轴驱动机构(13)的输入轴(15)能在第一挡位抗旋转地连接,并且借助于该爪型换挡件,该行星齿轮架(9)和该轴驱动机构(13)的输入轴(15)在第二挡位相互分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驱动系统(1),其特征是,该爪型换挡件(24)具有第三挡位,在该第三挡位,该输入轴(15)能够抗旋转地连接至该壳体(2)。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电驱动系统(1),其特征是,该轴驱动机构(13)的输入轴(15)能够通过驻车锁齿轮(16)和换挡件(17)抗旋转地连接至该壳体(2)。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电驱动系统(1),其特征是,设有第一组合轴承(20)和第二组合轴承(21),它们分别设立用于相对于该壳体(2)在轴向上和在径向上支承该转子轴(6),其中,在该第一组合轴承(20)和该第二组合轴承(21)两者的情况下,各自所属的转子轴侧轴承半体在径向上都布置在各自壳体侧轴承半体之内。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电驱动系统(1),其特征是,该电机(3)被设计成轴向通量电机。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用于机动车的电驱动系统(1),具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驱动系统(1),其特征是,该离合件(28)具有在该行星齿轮架(9)与该轴驱动机构(13)的输入轴(15)之间的第一自由轮(18),借助于该第一自由轮,如此将该行星齿轮架(9)接合至该输入轴(15),即,该行星齿轮架(9)相对于该输入轴(15)在该转子(5)的正向转动方向上的转动被锁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驱动系统(1),其特征是,该离合件(28)具有在该行星齿轮架(9)与该输入轴(15)之间的第二自由轮(19),该第二自由轮设计为可切换,并且借助于该第二自由轮,该行星齿轮架(9)被接合至该输入轴(15),使得在接入状态下该行星齿轮架(9)相对于该输入轴(15)逆着该转子(5)正向转动方向的转动被锁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驱动系统(1),其特征是,该离合件(28)具有拥有至少两个挡位的爪型换挡件(24),借助于该爪型换挡件,该行星齿轮架(9)和该轴驱动机构(13)的输入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T·希尔德T·海特
申请(专利权)人: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