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生成单元、抬头显示系统及交通工具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753163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1 21:36
本申请涉及图像生成单元、抬头显示系统及交通工具,该图像生成单元包括:显示面板;背光源,位于显示面板的入光侧,用于向显示面板提供背光;背光源包括背光灯、电路板和围坝,背光灯用于射出第一光线,围坝和背光灯位于电路板的同侧,电路板包括至少两个背光区域,每个背光区域内设有至少一个背光灯,围坝围绕每个背光区域设置,围坝用于对背光灯射出的第一光线进行收敛,以防止相邻的背光区域之间发生光串扰;量子点膜,位于背光源与显示面板之间;量子点膜在第一光线的激发下射出至少一种第二光线,第一光线和第二光线混合后形成白光作为背光。如此,获得高色彩饱和度的画面,提升了显示色域和对比度,有利于提升驾驶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抬头显示,尤其涉及一种图像生成单元、抬头显示系统及交通工具


技术介绍

1、抬头显示系统(head-up display,hud)在车载显示行业中渗透率逐渐上升,已成为车载显示的主流之一。未来还会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无缝结合,带来更好的驾驶体验。为了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更完美的融合,使得虚拟世界渲染更真实,对于画面显示的颜色丰富度极为重要。

2、相关技术中,抬头显示系统的图像生成单元存在色域不足,色彩空间狭窄,导致抬头显示系统的显示效果不好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图像生成单元、抬头显示系统及交通工具。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图像生成单元,包括:显示面板;背光源,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入光侧,用于向所述显示面板提供背光;所述背光源包括背光灯、电路板和围坝,所述背光灯用于射出第一光线,所述围坝和所述背光灯位于所述电路板的同侧,所述电路板包括至少两个背光区域,每个所述背光区域内设有至少一个所述背光灯,所述围坝围绕每个所述背光区域设置,所述围坝用于对所述背光灯射出的所述第一光线进行收敛,以防止相邻的所述背光区域之间发生光串扰;量子点膜,位于所述背光源与所述显示面板之间;所述量子点膜在第一光线的激发下射出至少一种第二光线,所述第一光线和所述第二光线混合后形成白光作为所述背光。

3、可选地,所述量子点膜包括量子点层和位于所述量子点层相对两侧的保护层。

4、可选地,在垂直于所述电路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围坝的横截面为梯形或三角形。

5、可选地,所述围坝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或等腰三角形。

6、可选地,所述围坝的至少一侧面包括微结构,所述微结构用于改变所述背光源的出光角度。

7、可选地,所述微结构的截面形状包括三角形和/或半圆形。

8、可选地,所述围坝包括立体反射膜,所述立体反射膜包括与所述背光灯一一对应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部设有供所述背光灯穿过的开孔。

9、可选地,所述图像生成单元还包括:反射式补偿膜,位于所述量子点膜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反射式补偿膜用于将所述量子点膜射向所述背光源的第二光线反射至所述显示面板,以及用于透过所述背光源射出的所述第一光线。

10、可选地,所述反射式补偿膜包括叠层设置的第一介质层和第二介质层,所述第一介质层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二介质层的折射率。

11、可选地,所述图像生成单元还包括:第一菲涅尔透镜,位于所述背光源与所述显示面板之间;第二菲涅尔透镜,位于所述第一菲涅尔透镜背离所述背光源的一侧;其中,所述量子点膜位于所述第一菲涅尔透镜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或者位于所述第二菲涅尔透镜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

12、可选地,所述图像生成单元还包括:灯筒;所述灯筒包括入射口与出射口,所述入射口与所述电路板贴合,所述出射口与所述第一菲涅尔透镜贴合。

13、可选地,所述灯筒的内表面包括金属反射膜;所述金属反射膜用于反射所述第一光线,以减少光线损失。

14、可选地,所述图像生成单元还包括:增亮膜,位于所述第二菲涅尔透镜背离所述第一菲涅尔透镜的一侧;所述增亮膜用于透射具有第一偏振方向的光线,还用于反射具有第二偏振方向的光线;其中,所述显示面板至少允许具有第一偏振方向的光线透过。

15、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抬头显示系统,包括:如上述任一种图像生成单元。

16、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交通工具,包括:上述抬头显示系统。

17、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8、本申请提供的图像生成单元、抬头显示系统及交通工具,该图像生成单元将背光源与量子点膜结合,量子点膜在第一光线的激发下射出纯度较高的至少一种第二光线,第一光线和第二光线混合形成高纯度白光,为显示面板提供背光,从而获得高色彩饱和度的画面,提升了显示色域,使得虚拟场景与现实场景完美融合,提升了驾驶体验;同时,通过在背光源的每个背光区域的边界设置围坝,利用围坝对第一光线进行收敛,以防止相邻背光区域之间发生光串扰,还有利于提升显示对比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图像生成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生成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点膜包括量子点层和位于所述量子点层相对两侧的保护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生成单元,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电路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围坝的横截面为梯形或三角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生成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坝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或等腰三角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生成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坝的至少一侧面包括微结构,所述微结构用于改变所述背光源的出光角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生成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结构的截面形状包括三角形和/或半圆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生成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坝包括立体反射膜,所述立体反射膜包括与所述背光灯一一对应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部设有供所述背光灯穿过的开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生成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生成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式补偿膜包括叠层设置的第一介质层和第二介质层,所述第一介质层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二介质层的折射率。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图像生成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生成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像生成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筒的内表面包括金属反射膜;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生成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4.一种抬头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图像生成单元。

15.一种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抬头显示系统。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图像生成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生成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点膜包括量子点层和位于所述量子点层相对两侧的保护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生成单元,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电路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围坝的横截面为梯形或三角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生成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坝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或等腰三角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生成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坝的至少一侧面包括微结构,所述微结构用于改变所述背光源的出光角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生成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结构的截面形状包括三角形和/或半圆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生成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坝包括立体反射膜,所述立体反射膜包括与所述背光灯一一对应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首臣
申请(专利权)人:未来北京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