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堆叠式绿色屋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751743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1 21:35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块化堆叠式绿色屋顶结构,涉及绿色屋顶基本构型及其功能特性技术领域。包括亚克力箱体、植被层、营养基质层、吸附基质层、移动箱体、过滤层、排水层以及防水层。所述营养基质层以及吸附基质层材料均独立填充于不同移动箱体中,整体构型通过移动箱体嵌合凹槽采用堆叠式构建而成。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模块化堆叠式绿色屋顶结构,将绿色屋顶结构根据其功能特性进行合理拆解,从而使其各个功能部分能更便捷且最大化发挥其功能,具有高灵活性,可根据具体需求对营养基质层、吸附基质层、过滤层以及排水层的内部材料进行替换,操作简单,维护方便,大量节省人工及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绿色屋顶,尤其是设计一种模块化堆叠式绿色屋顶结构


技术介绍

1、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大量的绿色植被由钢筋混凝土取代。不透水层大量增加,降雨之后容易形成大量的地面径流,给城市的排水工程带来巨大压力,城市内涝越来越频繁,地表降雨径流冲刷所造成的面源污染已成为城市建设所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其中,城市建筑屋面平均约占城市不透水面积的40%-50%,因此控制好屋面径流对城市雨洪管理具有重大意义。而绿色屋顶技术是构建海绵城市,解决地面径流,缓解城市内涝的有效方式,为解决此类问题提供技术支持,在国内外建筑中受到广泛关注。

2、现有绿色屋顶结构基质选取大部分为材料混合型单一基质层,通常添加有机质或有机堆肥从而满足植物生长,但基质中的营养物质,尤其是氮磷,可能会被雨水冲刷、淋溶而随径流流出绿色屋顶,从而使得绿色屋顶成为一种新的污染源。

3、有少量针对基质层构型上改进设计方案,提出双基质层基本构型方法,侧重于强调将基本营养物质以及吸附层分离,分别选取不同种材料以达到实现基质层功能优化的目的,但运行一段时间后,营养层与吸附层会逐渐出现融合,吸附层的吸附功能效率会大大降低,从而影响绿色屋顶功能发挥,而吸附层由于功能要求,需要进行更换吸附层材料以获取更好的绿色屋顶运行效益,这对于普通双基质层结构是相对复杂的,需从新进行绿色屋顶搭建。因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模块化堆叠式绿色屋顶结构,从而便捷更换营养层与吸附基质层并将其适当分隔缓解过度融合问题,同时也方便研究人员对吸附基质层功能进行对比探究,是有必要且有意义的。

r/>

技术实现思路

1、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部分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2、(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块化堆叠式绿色屋顶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双基质层绿色屋顶结构中基质层与吸附层过度融合以及营养层吸附层材料更换复杂,操作难度大等问题,进而更好的使得绿色屋顶发挥其功能效率最大化。

4、(二)技术方案

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模块化堆叠式绿色屋顶结构,由上至下依次为亚克力箱体、植被层、营养基质层、吸附基质层、过滤层、排水层、防水层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亚克力箱体堆叠于移动箱体a上端,所述营养基质层填充于移动箱体a内,所述吸附基质层填充于移动箱体b内,所述移动箱体a堆叠于移动箱体b顶端,所述移动箱体b堆叠于过滤层上端,所述过滤层贴合固定于排水层顶端,所述防水层贴合固定于排水层底端。

6、所述移动箱体由嵌合凹槽、不锈钢铁网、金属把手构成,所述金属把手通过焊接固定于移动箱体左右侧面的中部,移动箱体a通过嵌合凹槽固定放置于移动箱体b上端,所述不锈钢铁网边缘通过焊接固定于移动箱体底部,起到透水漏水作用。

7、所述植被层采用景天科多肉植物以及佛甲草生长于营养基质层之上。

8、所述营养基质层材料选用腐叶土、有机肥料、田园土以5:3:2比例混合铺设于移动箱体a内。

9、所述吸附基质层材料采用生物炭、陶砾、蛭石以2:5:3的比例混合铺设于移动箱体b内。

10、所述过滤层采用聚酯纤维无纺布铺置于基质层排水层之间,技能透水又能过滤,防止基质层中大小基质颗粒进入排水层。

11、所述排水层采用多孔纤维棉结构置于排水层内部,多孔纤维棉有耐久性好,吸水率高,孔隙率较大等多重优势,可提高雨水滞留效果并改善径流水质。

12、所述防水层采用tpo防水卷材铺设起到防水防漏作用。

13、(三)有益效果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模块化堆叠式绿色屋顶结构,具有以下效果:

15、1.该模块化堆叠式绿色屋顶结构,通过将营养基质层与吸附基质层进行功能层拆解,设置可移动箱体,解决双基质层绿色屋顶技术中由于基质性能问题需要优先更换基质层材料时,传统双基质层完全接触覆盖,时间较长后接触面会有部分融合,难以区分,更换基质层需完全重新搭建,工作量大,效率较低等问题,通过本技术结构可直接将基质层模块拆解,仅需替换部分功能层。本结构具有高灵活性,且操作简单,维护方便,节省大量人工以及时间。

16、2.该模块化堆叠式绿色屋顶结构,通过双基质层中营养基质层提供植被生长所需营养成分,并通过双基质层中吸附基质层一定程度上缓解由于营养基质层中营养物质随雨水径流释出,从而造成雨水径流污染的问题。

17、3.该模块化堆叠式绿色屋顶结构,由于其模块的灵活可变性也可为绿色屋顶双基质层技术以及吸附基质层材料吸附特性领域研究人员提供便利,例如,在研究对照实验时,基于此结构方便进行吸附基质层替换对比。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块化堆叠式绿色屋顶结构,由上至下依次由亚克力箱体(1)、植被层(2)、营养基质层(3)、吸附基质层(5)、移动箱体(6)、过滤层(7)、排水层(8)、防水层(4)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亚克力箱体(1)堆叠于移动箱体A(6-1)上端,所述营养基质层(3)填充于移动箱体A(6-1)内,所述吸附基质层(5)填充于移动箱体B(6-2)内,所述移动箱体A(6-1)堆叠于移动箱体B(6-2)顶端,所述移动箱体B(6-2)堆叠于过滤层上端,所述过滤层(7)贴合固定于排水层(8)顶端,所述防水层(4)贴合固定于排水层(8)底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堆叠式绿色屋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箱体(6)由嵌合凹槽(61)、不锈钢铁网(62)、金属把手(63)构成,所述金属把手(63)通过焊接固定于移动箱体(6)左右侧面中部,不锈钢铁网(62)边缘焊接固定于移动箱体(6)底部,起到透水漏水作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堆叠式绿色屋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箱体A(6-1)通过嵌合凹槽(61)固定放置于移动箱体B(6-2)上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堆叠式绿色屋顶结构,由上至下依次由亚克力箱体(1)、植被层(2)、营养基质层(3)、吸附基质层(5)、移动箱体(6)、过滤层(7)、排水层(8)、防水层(4)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亚克力箱体(1)堆叠于移动箱体a(6-1)上端,所述营养基质层(3)填充于移动箱体a(6-1)内,所述吸附基质层(5)填充于移动箱体b(6-2)内,所述移动箱体a(6-1)堆叠于移动箱体b(6-2)顶端,所述移动箱体b(6-2)堆叠于过滤层上端,所述过滤层(7)贴合固定于排水层(8)顶端,所述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歆彤马江鸿李金页韩亚川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计量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