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新能源车充换电站装置及充换电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新能源车充换电站装置及充换电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75133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1 21: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车充换电站装置及充换电方法,一种新能源车充换电站装置,包括多层循环物流线、堆垛机和控制模块、电池状态获取模块;包括电池拆解固定;馈电电池充电;满电电池流转至最下层;新能源车换电;本换电站设置多层充换电线体,每层线体设置两条托盘传输线体,即可实现每层10个流转工位(其中5个有充电功能)充换电托盘流转运动,大幅度减少了分隔板、电池收入/推出控制机构的设置数量,提高了换电站整体的空间利用率,因此在同体积规模的换电站内,本发明专利技术可设置5层充换电线体,最底层的充换电线体仅用作换电使用,提高了换电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新能源车换电站,尤其是涉及一种新能源车充换电站装置及充换电方法


技术介绍

1、现有的换电站采用抽屉式充电仓放置以及取用的方式,且每个充电抽屉式充电仓内仅存放一块电池,各层电池充电仓之间设置分隔板,且各层电池充电仓均单独设置电池收入/推出控制机构,由于分隔板、电池收入/推出控制机构在每层电池充电仓均需要设置,因此对整个换电站的空间占用率较大,导致整个换电站能够储放的电池数量有限;受限于快充技术、换电节拍、集装箱尺寸的制约,电池数量最大限制在26块电池,容积率低等现状导致换电站的建设成本和收益性价比不理想,制约了换电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影响了绿色能源的推广,为此我们推出了综合式新能源车充换电站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高一种能够提高电池储放数量的新能源车充换电站装置,且能够提高换电站的换电效率。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新能源车充换电站装置,包括多层循环物流线、堆垛机和控制模块、电池状态获取模块;

3、所述多层循环物流线由层架、充电接头的插拔位、托盘传输线体、第一顶升移载换向机构组成,所述层架中部具有隔板,两条托盘传输线体设置在层架左右两侧,两个托盘传输线体的外端分别为电池托盘充换电流入口、电池托盘充换流出口,两个第一顶升移载换向机构分别配合设置在托盘传输线体的内端,所述托盘传输线体载有充换电托盘,所述充电接头的插拔位固定设置在层架上,所述充电接头的插拔位与充换电托盘对应设置,数层层架固定堆叠设置,所述第一顶升移载换向机构控制充换电托盘流动方向与托盘传输线体控制充换电托盘流动方向垂直,所述堆垛机设置在电池托盘充换电流入口、电池托盘充换流出口处,每层层架的托盘传输线体流转工位上均与充换电托盘配合设置有位置传感器,所述电池状态获取模块、位置传感器、堆垛机、充电接头的插拔位、托盘传输线体、第一顶升移载换向机构均通过电路连接至控制模块。

4、作为优选,所述托盘传输线体为倍速链传输机构,所述倍速链传输机构由倍速链、传动轴、第一驱动电机、主动轮和从动轮组成组成,倍速链通过其型材固定安装在层架、隔板上,两个主动轮和两个从动轮对应转动安装在倍速链型材上,所述倍速链传动安装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上,所述传动轴将两个主动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层架上,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与传动轴传动连接。

5、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顶升移载换向机构由第一传动辊架、和第一电动推杆组成,所述第一传动辊架的辊体通过第一传动链以及第一链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链轮固定套接安装在第一传动辊架的各个辊体上,第一传动辊架其中一根辊体中具有内置驱动电机,所述第一传动辊架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一托板,所述第一电动推杆固定安装在层架上,所述第一电动推杆与第一托板固定连接。

6、作为优选,位于最下层层架右侧设置有电池拆装流入/出口,所述电池拆装流入/出口内设置有第二顶升移载换向机构,所述第二传动辊架和第二电动推杆组成,所述第二传动辊架的辊体通过第二传动链以及第二链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链轮固定套接安装在各个第二传动辊架的辊体上,所述第三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第二传动辊架上,第二传动辊架其中一根辊体中具有内置驱动电机,所述第二传动辊架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二托板,所述第二电动推杆固定安装在层架上,所述第二顶电动推杆与第二托板固定连接。

7、作为优选,所述电池拆装流入/出口外端具有至少一个充换电托盘流动工位。

8、作为优选,所述层架上转动安装有承载辊,所述承载辊位于两个第一顶升移载换向机构之间,并且所述承载辊的流动方向与第一顶升移载换向机构的流动方向相同。

9、作为优选,所述层架上固定安装有立柱,所述立柱上下面上配合设置有定位凸起与定位凹槽,所述立柱上下面通过螺栓连接固定。

10、作为优选,所述层架上固定设置有与充换电托盘在托盘传输线体上各个流动工位相配合的止挡气缸。

11、新能源车充换电站装置的充换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2、电池拆解固定:新能源车到位后,车轮归中机构将车辆定位,抬车机构将车辆抬起,多层循环物流线通过堆垛机将空置的充换电托盘从电池拆装流入/出口流转到新能源车底部,通过电池拆装机构将新能源车的馈电电池拆解固定到充换电托盘里;

13、馈电电池充电:再通过电池拆装流入/出口回流到下层线体的中,载有馈电电池的充换电托盘通过最下层线体电池拆装流入/出口外端的流动工位流至堆垛机,堆垛机根据控制模块作出的信息判断,将载有馈电电池的充换电托盘流入放置到正在充电且未放置满馈电电池的一层线体的托盘传输线体中,载有馈电电池的充换电托盘通过电池托盘充换电流入口流入到上述线体中,通过充电接头的插拔位对馈电电池进行充/断电操作;

14、满电电池流转至最下层:充满电的电池随充换电托盘通过第一顶升移载换向机构换向后流至同一层另一侧线体,并通过另一侧线体的电池托盘充换流出口处流至堆垛机,堆垛机将满电电池的充换电托盘通过最下层线体的电池托盘充换电流入口流入到其托盘传输线体上,所述满电电池的充换电托盘置于非电池拆装流入/出口、以及电池拆装流入/出口外端的流动工位处。

15、新能源车换电:最下层线体托盘传输线体的载有满电电池的充换电托盘再托盘传输线体传动作用下流至电池拆装流入/出口,通过电池拆装机构将载有满电电池的充换电托盘承接后,将满电电池更换在新能源电车上,更换完成后,电池拆装机构将空置的充换电托盘通过电池拆装流入/出口回流至线体,再通过最下层线体电池拆装流入/出口外端的流动工位流至堆垛机,堆垛机将空置的充换电托盘放置未在处于充电层线体的托盘传输线体中。

16、作为优选,在最下层线体中的非电池拆装流入/出口、以及电池拆装流入/出口外端的流动工位处出现电池空缺位后,控制模块控制堆垛机将非最下层线体中载有满电电池的充换电托盘流转至最下层线体进行空缺位补充。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是:

18、本换电站设置多层充换电线体,每层线体设置两条托盘传输线体,即可实现每层10个流转工位(其中5个有充电功能)充换电托盘流转运动,大幅度减少了分隔板、电池收入/推出控制机构的设置数量,提高了换电站整体的空间利用率,因此在同体积规模的换电站内,本专利技术可设置5层充换电线体,其中最底层的充换电线体仅用作换电使用,在新能源车拆卸馈电电池时,换电站中的满电电池已在电池拆装流入/出口的前一工位处就位,在新能源车换电时,堆垛机同步将馈电电池进行流转充电,提高了换电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车充换电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层循环物流线、堆垛机和控制模块、电池状态获取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车充换电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传输线体为倍速链传输机构,所述倍速链传输机构由倍速链(4)、传动轴(5)、第一驱动电机(51)、主动轮和从动轮组成组成,倍速链4通过其型材固定安装在层架(1)、隔板(11)上,两个主动轮和两个从动轮对应转动安装在倍速链型材上,,所述倍速链(4)传动安装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上,所述传动轴(5)将两个主动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51)固定安装在层架(1)上,所述第一驱动电机(51)与传动轴(5)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车充换电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升移载换向机构由第一传动辊架(7)和第一电动推杆组成,所述第一传动辊架(7)的辊体通过第一传动链以及第一链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链轮固定套接安装在第一传动辊架(7)的各个辊体上,第一传动辊架(7)上其中一根辊体中具有内置驱动电机,,所述第一传动辊架(7)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一托板,所述第一电动推杆固定安装在层架(1)上,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伸缩杆与第一托板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车充换电站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最下层层架(1)右侧设置有电池拆装流入/出口,所述电池拆装流入/出口内设置有第二顶升移载换向机构,所述第二传动辊架(9)、和第二电动推杆组成,所述第二传动辊架(8)的辊体通过第二传动链以及第二链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链轮固定套接安装在各个第二传动辊架(8)的辊体上,第二传动辊架(8)上其中一根辊体中具有内置驱动电机,所述第二传动辊架(8)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二托板,所述第二电动推杆固定安装在层架(1)上,所述第二电动推杆与第二托板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能源车充换电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拆装流入/出口外端具有至少一个充换电托盘(6)流动工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车充换电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层架(1)上转动安装有承载辊(71),所述承载辊(71)位于两个第一顶升移载换向机构之间,并且所述承载辊(71)的流动方向与第一顶升移载换向机构的流动方向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车充换电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层架(1)上固定安装有立柱(2),所述立柱(2)上下面上配合设置有定位凸起与定位凹槽,所述立柱(2)上下面通过螺栓连接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新能源车充换电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层架(1)上固定设置有与充换电托盘(6)在托盘传输线体上各个流动工位相配合的止挡气缸(6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能源车充换电站装置的充换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充换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最下层线体中的非电池拆装流入/出口、以及电池拆装流入/出口外端的流动工位处出现电池空缺位后,控制模块控制堆垛机将非最下层线体中载有满电电池的充换电托盘(6)流转至最下层线体进行空缺位补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车充换电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层循环物流线、堆垛机和控制模块、电池状态获取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车充换电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传输线体为倍速链传输机构,所述倍速链传输机构由倍速链(4)、传动轴(5)、第一驱动电机(51)、主动轮和从动轮组成组成,倍速链4通过其型材固定安装在层架(1)、隔板(11)上,两个主动轮和两个从动轮对应转动安装在倍速链型材上,,所述倍速链(4)传动安装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上,所述传动轴(5)将两个主动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51)固定安装在层架(1)上,所述第一驱动电机(51)与传动轴(5)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车充换电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升移载换向机构由第一传动辊架(7)和第一电动推杆组成,所述第一传动辊架(7)的辊体通过第一传动链以及第一链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链轮固定套接安装在第一传动辊架(7)的各个辊体上,第一传动辊架(7)上其中一根辊体中具有内置驱动电机,,所述第一传动辊架(7)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一托板,所述第一电动推杆固定安装在层架(1)上,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伸缩杆与第一托板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车充换电站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最下层层架(1)右侧设置有电池拆装流入/出口,所述电池拆装流入/出口内设置有第二顶升移载换向机构,所述第二传动辊架(9)、和第二电动推杆组成,所述第二传动辊架(8)的辊体通过第二传动链以及第二链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链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良宏吴耀楠陈刚凌宏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优士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