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机器人用固定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750487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1 21:35
本技术涉及工业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业机器人用固定平台及固定转接座。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工业机器人用固定平台,包括固定平台和固定转接座,所述固定平台包括用于承载工业机器人的承载台,所述承载台的台面上沿着同一方向开设有多个贯通所述承载台的插槽;所述固定转接座包括相连接的固定部和延展部,所述固定部用于与所述承载台台面上的所述插槽相连以将所述固定转接座固定到所述承载台的台面上,所述延展部围设于所述固定部的外侧。本工业机器人用固定平台可适配绝大部分的工业机器人底座,更换工业机器人型号时无需再更换固定平台,节省了成本,且无需搬运移动沉重的固定平台,大幅节省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工业机器人,具体涉及一种工业机器人用固定平台


技术介绍

1、近年来,我国工业机器人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工业机器人也在各领域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制造业领域,工业机器人更是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提升了企业效益。

2、工业机器人通常需要固定在平台上使用,对于精度要求较高或载荷较高的工作流程,其安装的精密性不仅关乎设备的长周期运行安全性及稳定性,而且影响产品的质量,同时其安装的高效直接关乎项目建设的工期和成本。

3、目前,工业机器人底座和固定平台在对应位置上开有通孔,安装时直接使用螺栓和螺母进行固定。当企业因产品或工艺流程变更,设备更新而需要更换工业机器人的型号时,因不同工业机器人底座不尽相同,势必存在不匹配原固定平台的问题,此时只能对原来的固定平台也进行调整,不仅费时费力,而且需要花费额外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一)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因不同工业机器人底座不尽相同,势必存在不匹配原固定平台的问题,只能对原来的固定平台也进行调整,不仅费时费力,而且需要花费额外的成本。

2、(二)技术方案

3、一种工业机器人用固定平台,包括固定平台和固定转接座,所述固定平台包括用于承载工业机器人的承载台,所述承载台的台面上沿着同一方向开设有多个贯通所述承载台的插槽;

4、所述固定转接座包括相连接的固定部和延展部,所述固定部用于与所述承载台台面上的所述插槽相连以将所述固定转接座固定到所述承载台的台面上,所述延展部围设于所述固定部的外侧,所述延展部的下表面与所述承载台之间形成有避让空间,所述避让空间用于在连接延展部和工业机器人底座时提供空间;

5、所述延展部上开设有至少两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为长条孔,且所述安装孔用于与工业机器人底座相连接;

6、至少有一个安装孔沿着第一方向设置,至少有一个所述安装孔沿着第二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且垂直。

7、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固定部上开设有至少一个沉头孔,所述沉头孔用于与所述承载台台面上的所述插槽相连。

8、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承载台呈平板状,所述固定转接座包括板体,所述板体的中间部分形成所述固定部,所述板体的边缘部分形成所述延展部;

9、所述固定部在所述承载台的台面方向上的投影面积与所述承载台的台面面积相同,所述延展部的下表面与所述承载台的侧壁之间形成所述避让空间。

10、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承载台包括承载板和设于所述承载板中心位置处的凸起板,所述凸起板的台面形成所述承载台的台面,所述凸起板的上表面高于所述承载板的上表面;

11、所述固定转接座包括板体,所述板体的中间部分形成所述固定部,所述板体的边缘部分形成所述延展部;

12、当所述固定部安装到所述凸起板的台面上时,所述延展部在朝向所述承载台方向上的投影落入到所述承载板的上表面,所述延展部的下表面与所述承载板的上表面之间形成所述避让空间。

13、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承载台呈平板状,所述固定转接座包括板体和底板,所述板体设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所述底板在所述板体方向上的投影完全落入到所述板体的下表面上;

14、所述底板、所述板体中与所述底板相重合的部分共同构成所述固定部,所述板体上与所述底板不相重合的部分形成所述延展部;

15、所述延展部的下表面与所述承载台的台面之间形成有空隙,该空隙形成所述避让空间。

16、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板体的横截面为正方形,所述第一方向沿着所述板体的一个对角线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方向沿着所述板体的另一个对角线方向延伸。

17、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安装孔设置有四个,分别为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第三安装孔和第四安装孔;

18、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沿着第一方向设置,所述第三安装孔和所述第四安装孔沿着第二方向设置;

19、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关于所述板体的中心对称,所述第三安装孔和所述第四安装孔关于所述板体的中心对称。

20、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安装孔到所述板体中心的距离与所述第三安装孔到所述板体中心的距离相同。

21、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沉头孔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沉头孔中有两个所述沉头孔沿着第一方向设置,另外的两个所述沉头孔沿着第二方向设置,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沉头孔之间的距离与相邻的两个插槽之间的距离相同。

22、(三)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2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工业机器人用固定平台,包括固定平台和固定转接座,固定平台包括用于承载工业机器人的承载台,承载台的台面上沿着同一方向开设有多个贯通承载台的插槽;固定转接座包括相连接的固定部和延展部,固定部用于与承载台台面上的插槽相连以将固定转接座固定到承载台的台面上,延展部围设于固定部的外侧,延展部的下表面与承载台之间形成有避让空间,避让空间用于在连接延展部和工业机器人底座时提供空间;延展部上开设有至少两个安装孔,安装孔为长条孔,且安装孔用于与工业机器人底座相连接;至少有一个安装孔沿着第一方向设置,至少有一个安装孔沿着第二方向设置,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交且垂直。

24、在安装工业机器人时,首先将螺栓插入到承载台的插槽中,之后将本固定转接座放置到承载台上,并使得承载台上的螺栓插入到固定部上的沉头孔内,然后利用螺母将固定部和承载台相固定。之后将工业机器人底座放置到固定转接座上,并调整工业机器人底座的位置,使得工业机器人底座上的通孔与延展部上的长条状的安装孔相对齐,由于延展部的下表面与承载台之间形成有避让空间,因此可自下而上将螺栓从避让空间插入到延展部的安装孔内,螺栓的顶端从工业机器人底座上的通孔中穿过,最后拧上螺母即可。

25、由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交且垂直,且在第一方向上设有至少一个安装孔,在第二方向上设有至少一个安装孔,因此将工业机器人底座居中放置到板体上时,工业机器人上的四个通孔中至少有两个通孔与板体上的安装孔相对齐。这样使用螺栓和螺母能将工业机器人底座和固定转接座进行连接。

26、本工业机器人用固定平台可适配绝大部分的工业机器人底座,更换工业机器人型号时无需再更换固定平台,节省了成本,且无需搬运移动沉重的固定平台,大幅节省时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业机器人用固定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平台和固定转接座,所述固定平台包括用于承载工业机器人的承载台(3),所述承载台(3)的台面上沿着同一方向开设有多个贯通所述承载台(3)的插槽(3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机器人用固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上开设有至少一个沉头孔(102),所述沉头孔(102)用于与所述承载台(3)台面上的所述插槽(301)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业机器人用固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台(3)呈平板状,所述固定转接座包括板体(1),所述板体(1)的中间部分形成所述固定部,所述板体(1)的边缘部分形成所述延展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业机器人用固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台(3)包括承载板和设于所述承载板中心位置处的凸起板,所述凸起板的台面形成所述承载台(3)的台面,所述凸起板的上表面高于所述承载板的上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业机器人用固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台(3)呈平板状,所述固定转接座包括板体(1)和底板(2),所述板体(1)设于所述底板(2)的上表面,所述底板(2)在所述板体(1)方向上的投影完全落入到所述板体(1)的下表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3、4或5中任一所述的一种工业机器人用固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1)的横截面为正方形,所述第一方向沿着所述板体(1)的一个对角线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方向沿着所述板体(1)的另一个对角线方向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工业机器人用固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101)设置有四个,分别为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第三安装孔和第四安装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工业机器人用固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到所述板体(1)中心的距离与所述第三安装孔到所述板体(1)中心的距离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业机器人用固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沉头孔(102)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沉头孔(102)中有两个所述沉头孔(102)沿着第一方向设置,另外的两个所述沉头孔(102)沿着第二方向设置,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沉头孔(102)之间的距离与相邻的两个插槽(301)之间的距离相同。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机器人用固定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平台和固定转接座,所述固定平台包括用于承载工业机器人的承载台(3),所述承载台(3)的台面上沿着同一方向开设有多个贯通所述承载台(3)的插槽(3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机器人用固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上开设有至少一个沉头孔(102),所述沉头孔(102)用于与所述承载台(3)台面上的所述插槽(301)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业机器人用固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台(3)呈平板状,所述固定转接座包括板体(1),所述板体(1)的中间部分形成所述固定部,所述板体(1)的边缘部分形成所述延展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业机器人用固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台(3)包括承载板和设于所述承载板中心位置处的凸起板,所述凸起板的台面形成所述承载台(3)的台面,所述凸起板的上表面高于所述承载板的上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业机器人用固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台(3)呈平板状,所述固定转接座包括板体(1)和底板(2),所述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辉程卫国温静朱波盛铮
申请(专利权)人:大冶特殊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