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循环控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749897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1 21:34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循环控温装置,设置在混凝土结构的内部,包括有温度监测系统和预埋在混凝土结构中的降温管;所述降温管在混凝土结构内沿竖向设置有多层,每相邻两侧的降温管之间相互贯通;降温管的进水管和出水管分别伸出混凝土结构与水箱连接,所述温度监测系统包括有设置在混凝土内部的测温导线,所述测温导线与微电脑温度控制器电信连接,微电脑温度控制器用于收集检测混凝土结构内部的温度;所述微电脑温度控制器与变频循环泵电信连接,控制变频循环泵的水流速度,解决混凝土结构内部和混凝土结构表面的温差过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混凝土结构施工,具体涉及到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循环控温装置


技术介绍

1、大体积混凝土一般要求一次性整体浇筑,会产生内外温差主要是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混凝土内部和混凝土表面的温差过大,这种温差现象在混凝土凝结初期产生的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抗压强度时,大体积混凝土就会产生裂缝,施工的控制难度大。如果大体积混凝土出现了温度裂缝,并在重要的结构部位出现裂缝,势必会降低构件承载力,影响结构耐久性,建筑物的使用安全也会出现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循环控温装置,目的是为了解决混凝土结构内部和混凝土结构表面的温差过大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循环控温装置,设置在混凝土结构的内部,包括有温度监测系统和预埋在混凝土结构中的降温管;所述降温管在混凝土结构内沿竖向设置有多层,每相邻两侧的降温管之间相互贯通;降温管的进水管和出水管分别伸出混凝土结构,所述降温管的进水管与变频循环泵通过软管连接;所述降温管与软管之间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与降温管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连接管与软管之间通过卡箍固定;所述降温管的出水管伸入水箱内,所述出水管、水箱、变频循环泵和进水管依次连接形成循环回路;所述温度监测系统包括有设置在混凝土内部的测温导线,所述测温导线与微电脑温度控制器电信连接,微电脑温度控制器用于收集检测混凝土结构内部的温度;所述微电脑温度控制器与变频循环泵电信连接,控制变频循环泵的水流速度。

3、进一步的,所述降温管为薄壁钢管。

4、更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靠近软管一侧的端部设置有凹槽,所述连接管的侧壁上设置有插接槽;所述软管的的端部伸入插接槽内,通过凹槽处设置的卡箍固定。

5、更进一步的,混凝土结构表层温度测点布置在距混凝土结构表面50mm处,混凝土结构底层的温度测点布置在混凝土结构底面以上50mm-100mm处,混凝土结构中间测温点之间的距离小于500mm。

6、更进一步的,竖向相邻的降温管之间的间距不大于600mm。

7、更进一步的,所述水箱内设置有冷凝液。

8、更进一步的,所述混凝土结构内设置有钢筋网片;所述测温导线与混凝土结构内的钢筋网片捆绑固定。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在的进水管与变频循环泵之间设置有软管,通过连接管将钢管与软管固定连接,提供降温管与软管处连接的紧密性;本技术通过微电脑温度控制器对大体积混凝土内部的温度进行监控,并且与变频循环泵连接,根据混凝土结构内部水化热的温度变化,利用微电脑温度控制器设定温度控制,自动进行水循环,减少人力成本。

10、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本技术的进水管与软管的连接处的剖面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循环控温装置,设置在混凝土结构的内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温度监测系统和预埋在混凝土结构中的降温管(1);所述降温管(1)在混凝土结构内沿竖向设置有多层,每相邻两侧的降温管(1)之间相互贯通;降温管(1)的进水管(1.1)和出水管(1.2)分别伸出混凝土结构,所述降温管(1)的进水管(1.1)与变频循环泵(2)通过软管(6)连接;所述降温管(1)与软管(6)之间设置有连接管(7);所述连接管(7)与降温管(1)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连接管(7)与软管(6)之间通过卡箍(8)固定;所述降温管(1)的出水管(1.2)伸入水箱(3)内,所述出水管(1.2)、水箱(3)、变频循环泵(2)和进水管(1.1)依次连接形成循环回路;所述温度监测系统包括有设置在混凝土内部的测温导线(4),所述测温导线(4)与微电脑温度控制器(5)电信连接,微电脑温度控制器(5)用于收集检测混凝土结构内部的温度;所述微电脑温度控制器(5)与变频循环泵(2)电信连接,用于控制变频循环泵(2)的水流速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体积混凝土循环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管(1)为薄壁钢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体积混凝土循环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7)靠近软管(6)一侧的端部设置有凹槽,所述连接管(7)的侧壁上设置有插接槽(7.1);所述软管(6)的端部伸入插接槽(7.1)内,通过凹槽处设置的卡箍(8)将软管(6)与连接管(7)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体积混凝土循环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混凝土结构表层温度测点布置在距混凝土结构表面50mm处,混凝土结构底层的温度测点布置在混凝土结构底面以上50mm-100mm处,混凝土结构中间测温点之间的距离小于50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体积混凝土循环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竖向相邻的降温管(1)之间的间距不大于60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体积混凝土循环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3)内设置有冷凝液。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体积混凝土循环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结构内设置有钢筋网片;所述测温导线(4)与混凝土结构内的钢筋网片捆绑固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循环控温装置,设置在混凝土结构的内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温度监测系统和预埋在混凝土结构中的降温管(1);所述降温管(1)在混凝土结构内沿竖向设置有多层,每相邻两侧的降温管(1)之间相互贯通;降温管(1)的进水管(1.1)和出水管(1.2)分别伸出混凝土结构,所述降温管(1)的进水管(1.1)与变频循环泵(2)通过软管(6)连接;所述降温管(1)与软管(6)之间设置有连接管(7);所述连接管(7)与降温管(1)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连接管(7)与软管(6)之间通过卡箍(8)固定;所述降温管(1)的出水管(1.2)伸入水箱(3)内,所述出水管(1.2)、水箱(3)、变频循环泵(2)和进水管(1.1)依次连接形成循环回路;所述温度监测系统包括有设置在混凝土内部的测温导线(4),所述测温导线(4)与微电脑温度控制器(5)电信连接,微电脑温度控制器(5)用于收集检测混凝土结构内部的温度;所述微电脑温度控制器(5)与变频循环泵(2)电信连接,用于控制变频循环泵(2)的水流速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体积混凝土循环控温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彪韩健张雕杨景宏赵建伟刘峥常巍陈伟周秋颖卢晶晶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新兴建设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