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车身后部结构与汽车制造技术_技高网

车身后部结构与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749380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1 21: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身后部结构及汽车,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车身后部结构包括分设在左右两侧的车身后纵梁,两侧所述车身后纵梁均包括上下间隔布置的上纵梁和下纵梁,且在整车前后方向上,所述上纵梁的后端位于所述下纵梁后端的后方;还包括与两侧所述上纵梁的后端连接的后防撞梁,以及将各侧的所述上纵梁和所述下纵梁连接于一起的连接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车身后部结构,可增加车身后部整体的刚度,也可在车身后部形成碰撞力传递网络,有助于后碰碰撞力向前方乘员舱位置的传递分散,能够提高整车碰撞时的碰撞力传递效果,而可提升整车碰撞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车身,特别涉及一种车身后部结构。本专利技术还涉及设有上述车身后部结构的汽车。


技术介绍

1、车身后部主体结构通常包括后纵梁、后横梁、后减震塔,以及后悬架安装结构等,其不仅起到安装后地板、后围、后减震器和后悬架等部件的作用,并且在汽车发生碰撞,车身后部主体结构作为主要碰撞传力结构,关乎整车碰撞安全性的高低。在目前的车身后部结构中,其在结构设计上仍然存在整体刚度较弱,以及传力通道较为单一等不足,在汽车发生碰撞时不能对碰撞力实现较好的传递分散,从而不利于整车碰撞的安全性的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车身后部结构,以利于整车碰撞安全性的提升。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车身后部结构,包括分设在左右两侧的车身后纵梁,两侧所述车身后纵梁均包括上下间隔布置的上纵梁和下纵梁,且在整车前后方向上,所述上纵梁的后端位于所述下纵梁后端的后方;

4、还包括与两侧所述上纵梁的后端连接的后防撞梁,以及将各侧的所述上纵梁和所述下纵梁连接于一起的连接梁。

5、进一步的,两侧所述连接梁均包括靠近所述车身后纵梁的前端布置的前连接梁,以及连接在所述下纵梁后端端部的后连接梁,各所述后连接梁的顶端连接在同侧所述上纵梁上。

6、进一步的,所述前连接梁由下至上向车尾一侧倾斜设置;和/或,各所述后连接梁沿整车上下方向布置,且各所述后连接梁的顶端连接在同侧所述上纵梁的底部。

7、进一步的,两侧所述后连接梁朝向车尾的一侧均设有斜支撑梁,各所述斜支撑梁的底端连接在同侧所述后连接梁上,各所述斜支撑梁的顶端连接在同侧所述上纵梁上。

8、进一步的,各所述斜支撑梁的顶端连接在同侧所述上纵梁的底部;和/或,各所述斜支撑梁的底端与同侧所述下纵梁的后端在整车前后方向上衔接设置。

9、进一步的,两侧所述上纵梁的顶部均设有后减震塔,且两侧的所述后减震塔之间连接有减震塔横梁。

10、进一步的,各侧所述后减震塔均采用挤压铝型材制成,且各所述后减震塔上均设有后减震器安装槽,所述后减震器安装槽内设有后减震器安装点;和/或,

11、各所述后减震塔的朝向车尾的一侧均设有呈三角形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连接在所述上纵梁和所述后减震塔之间。

12、进一步的,两侧所述后减震塔朝向车头的一侧均设有加强支架,所述加强支架呈“v”型,并具有内加强梁和外加强梁;

13、各侧所述内加强梁和所述外加强梁的后端均连接在同侧所述后减震塔上,各侧所述内加强梁和所述外加强梁的前端均与位于乘员舱后部的后围上横梁相连。

14、进一步的,各所述内加强梁的后端连接在同侧所述后减震塔的顶部,在整车上下方向上,各所述外加强梁的后端低于同侧所述内加强梁的后端设置,且各所述外加强梁的后端连接在同侧所述后减震塔的朝向车前的一侧端面上;和/或,

15、两侧所述内加强梁通过同一连接支架与所述后围上横梁连接。

16、进一步的,两侧所述上纵梁和所述下纵梁之间均连接有后悬安装板,所述后悬安装板上设有后悬架安装点,且在所述后减震塔的前后两侧均设有所述后悬安装板;和/或,

17、两侧所述下纵梁之间连接有后部下横梁,且所述后部下横梁包括靠近两侧所述下纵梁前端设置的前下横梁,以及连接在两侧所述下纵梁后端之间的后下横梁。

18、进一步的,所述上纵梁、所述下纵梁,以及所述后防撞梁和所述连接梁中的至少一个采用挤压铝型材制成。

19、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20、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使得车身后纵梁由上纵梁和下纵梁构成,并在各侧上、下纵梁之间设置连接梁,不仅可通过上、下纵梁构成的双梁结构,以及连接梁的连接作用,增加车身后部整体的刚度,并且上、下纵梁也能够在车身后部与乘员舱之间形成上下双通道传力结构,连接梁也可在上、下纵梁之间形成碰撞力传递通道。由此,其可在车身后部形成碰撞力传递网络,有助于后碰碰撞力向前方乘员舱位置的传递分散,能够提高整车碰撞时的碰撞力传递效果,而可提升整车碰撞安全性。

21、此外,连接梁由前连接梁和后连接梁构成,可分别对车身后纵梁的前、后位置进行加强。前连接梁由下至上向车尾一侧倾斜,可实现对后碰碰撞力向下引导,有助于碰撞力向下方门槛梁位置传递。后连接梁将下纵梁后端与上纵梁连接,可便于后连接梁的连接设置,也能够使后连接梁起到下纵梁后端的防撞梁的作用,以与碰撞物体之间有着更大的接触面积,降低碰撞伤害。

22、通过设置斜支撑梁,能够利用斜支撑梁的引导作用,使得上纵梁位置的碰撞力更好地向下纵梁传递,以充分利用上、下纵梁进行碰撞力的传递,由此其能够提高车身后部的碰撞传力效果。使得斜支撑梁的顶端连接在上纵梁的底部,可便于斜支撑梁与上纵梁的连接,同时也可避免与上纵梁侧部连接,而对周边零部件的布置带来不利影响。而使得斜支撑梁的底端与下纵梁的后端在整车前后方向上衔接设置,也能够保证碰撞力传递的连贯性,而进一步提高碰撞力传递效果。

23、其次,两侧后减震塔之间的减震塔横梁的设置,有助于提升车身后部整体的扭转刚度,同时也能够在两侧后减震塔之间形成横向传力通道,利于碰撞力的传递分解。后减震塔采用挤压铝型材制成,可利用挤压铝型材制备工艺简单、结构强度大,以及重量轻的特点,便于后减震塔的制备,同时也能够保证后减震塔的结构强度,利于其轻量化设计。在后减震塔和车身后纵梁之间设置三角形的加强筋,可提高后减震塔在车身后纵梁上设置的可靠性,进而提升后减震器设置的稳定性。

24、在两侧后减震塔朝向车头的一侧设置由内加强梁和外加强梁构成的加强支架,不仅可借助后围上横梁提高车身后部位置的刚度,以及车身后部与乘员舱之间的连接强度,也能够在车身后纵梁与后围上横梁之间形成传力通道,有助于碰撞力在乘员舱与车身后纵梁之间的传递分散。内、外加强梁后端的高度不同,也可使得内加强梁对后减震塔起到下压作用,外加强梁对后减震塔起到支撑作用,有助于提高后减震塔设置的稳定性,提高后减震塔的传力性能,而有利于整车碰撞安全性的提升。两侧内加强梁通过同一连接支架与后围上横梁连接,可使得两侧加强支架共同形成“w”型结构,能够进一步提高两侧加强支架的加强效果,同时也便于加强支架和后围上横梁之间的连接。

25、另外,上纵梁和下纵梁之间设置后悬安装板,不仅可便于后悬架在车身后部的安装设置,并且也能够利用后悬安装板增加车身后纵梁整体强度,以及在上下纵梁之间增加碰撞力传递通道。两侧下纵梁之间的后部下横梁的设置,则能够进一步提高车身后部整体扭转刚度,同时也可使碰撞力在两侧下纵梁之间更好地传递分解,以降低碰撞伤害,提升整车碰撞安全性。

26、上纵梁、下纵梁以及后防撞梁和连接梁采用挤压铝型材制成,可利用挤压铝型材的特点,便于各梁体的制备,保证各梁体的结构强度,同时也有利于各梁体的轻量化。

27、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汽车,所述汽车的车身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12.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东亮张超宾梁兴贺冯喜洋李卫钊史红乐董海洋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