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水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748420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1 21:33
本技术涉及一种排水车,包括车架、消防装置、取放装置以及动力系统,消防装置设置于排水车上,消防装置用于执行排水作业或供水作业;取放装置设置于车架上,取放装置用于将消防装置吊装至作业点或吊装回排水车上;或/和取放装置用于向消防装置的吸水管提供向上的作用力,以防止消防装置的吸水管下沉至水底。作业时需要消防装置进行排水作业或远程供水作业时,动力系统向取放装置提供动力,驱动取放装置将消防装置吊装至作业点进行作业,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且在消防装置作业时可以通过取放装置向消防装置的吸水管提供向上的拉力,使得吸水管可以飘浮水中,避免将水底污泥吸入消防装置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排水抢险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排水车


技术介绍

1、排水车作为抢险设备中最常用的一种,排水车常常会用于排水、防洪及排涝等任务,且排水车还用于农业以及城市绿化的灌溉。排水车在使用时,其通过排水车上的排水机构对坑洼处的积水、沟渠和河流等进行排水作业。

2、在现有技术中的排水车,通过排水机构进行排水作业,在作业时有时也运用排水车上的自吸泵进行排水,目前自吸泵的排量较大,比较笨重,通过人工进行搬运自吸泵到作业点进行作业,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且由于直接将自吸泵的吸水管放置在水中,吸水管具有一定的重量,由于重力作用,吸水管会下沉至水底,此时自吸泵工作时,会将水底污泥吸入自吸泵内,影响自吸泵的运行,影响抢险作业的进行,降低自吸泵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此,需要提供一种排水车,用于解决在现有技术中的排水车,通过排水机构进行排水作业,在作业时有时也运用排水车上的自吸泵进行排水,目前自吸泵的排量较大,比较笨重,通过人工进行搬运自吸泵到作业点进行作业,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且由于直接将自吸泵的吸水管放置在水中,吸水管具有一定的重量,由于重力作用,吸水管会下沉至水底,此时自吸泵工作时,会将水底污泥吸入自吸泵内,影响自吸泵的运行,影响抢险作业的进行,降低自吸泵的使用寿命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专利技术人提供了一种排水车,包括:

3、车架;

4、消防装置,所述消防装置设置于所述排水车上,所述消防装置用于向外界的消防设备供水;或所述消防装置用于执行消防灭火供水作业;或所述消防装置用于执行供排水作业;

5、取放装置,所述取放装置设置于所述车架上,所述取放装置用于将所述消防装置吊装至作业点或吊装回排水车上;或/和所述取放装置用于向所述消防装置的吸水管提供向上的作用力,以防止所述消防装置的吸水管下沉至水底;

6、以及动力系统,所述动力系统用于向所述消防装置、所述取放装置以及排水车提供动力。

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取放装置包括多级伸缩臂、伸缩驱动件以及绞盘组件;

8、所述多级伸缩臂设置于所述车架上,所述多级伸缩臂与所述车架连接;

9、所述伸缩驱动件与所述多级伸缩臂连接,所述伸缩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多级伸缩臂进行伸缩;

10、所述绞盘组件包括绞盘主体以及绞盘管线,所述绞盘主体设置于所述车架上,所述绞盘管线一端与所述绞盘主体连接,所述绞盘管线另一端沿所述多级伸缩臂布置,所述绞盘管线另一端与所述消防装置的吸水管连接。

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取放装置还包括第一回转机构以及第一举升机构;

12、所述第一回转机构设置于所述车架上,所述多级伸缩臂以及所述绞盘主体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回转机构上,所述第一回转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多级伸缩臂进行回转以便到达作业点;

13、所述第一举升机构一端与所述第一回转机构连接,所述第一举升机构另一端与所述多级伸缩臂连接,所述第一举升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多级伸缩臂远离所述车架而靠近作业点或靠近所述车架而远离作业点。

1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多级伸缩臂包括第一伸缩臂以及第二伸缩臂;

15、所述第一伸缩臂的一端与所述车架通过铰接件连接,所述第二伸缩臂嵌套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伸缩臂内;

16、所述伸缩驱动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伸缩臂连接,所述伸缩驱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伸缩臂连接。

1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取放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滑轮,至少一个所述滑轮设置于所述多级伸缩臂上;

18、所述绞盘管线另一端沿至少一个所述滑轮以及所述多级伸缩臂布置,所述绞盘管线另一端的端部设有钩子,所述钩子与所述消防装置的吸水管通过连接件连接。

1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排水车还包括车头,所述车头设置于所述车架的一侧;

20、所述消防装置设置于所述车架的下方;或

21、所述消防装置设置于所述车头的下方;或

22、所述消防装置设置于所述车头的前端;或

23、所述消防装置设置于所述车架的上方。

2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消防装置包括泵主体、进水口以及出水口;

25、所述进水口以及所述出水口分别与所述泵主体连通;

26、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出水口设置于所述车架的同一侧;或

27、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出水口设置于所述车架的不同侧。

2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排水车还包括提升机构,所述消防装置还包括吸水管,所述吸水管与所述进水口连接;

29、所述提升机构与所述吸水管连接,所述提升机构用于向所述吸水管提供向上的作用力,以防止所述吸水管下沉至水底。

3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提升机构选用气囊,所述气囊与所述吸水管通过连接线连接。

3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消防装置为消防泵、增程泵以及便携式式水泵中的一种或两种组合。

3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排水车还包括排水装置,所述排水装置设置于所述车架上,所述动力系统用于向所述排水装置提供动力,所述排水装置用于远离所述车架进行执行排水作业。

3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排水车还包括第二回转机构以及第二举升机构,

34、所述第二回转机构设置于所述车架上,所述排水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回转机构上,所述第二回转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排水装置进行回转以便到达排水点;

35、所述第二举升机构一端与所述第二回转机构连接,所述第二举升机构另一端与所述排水装置连接,所述第二举升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排水装置远离所述车架而靠近排水点或靠近所述车架而远离排水点。

36、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在本技术的排水车,作业时需要消防装置进行排水作业或远程供水作业时,动力系统向取放装置提供动力,驱动取放装置将消防装置吊装至作业点进行作业,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且在消防装置作业时可以通过取放装置向消防装置的吸水管提供向上的拉力,使得吸水管可以飘浮水中,既不影响消防装置的作业,且避免将水底污泥吸入消防装置内,保证消防装置的有序运行,保证抢险作业顺利完成,提高消防装置的使用寿命。其中在作业时,取放装置可以单独只吊装消防装置至作业点作业;取放装置也可以只单独向消防装置的吸水管提供向上的拉力,使得吸水管可以飘浮水中;取放装置也可以先吊装消防装置至作业点作业,接着向消防装置的吸水管提供向上的拉力,使得吸水管可以飘浮水中。可以根据作业现场的实际情况选择具体的作业模式。优选的,取放装置先吊装消防装置至作业点作业,接着向消防装置的吸水管提供向上的拉力,使得吸水管可以飘浮水中的作业模式。

37、上述
技术实现思路
相关记载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让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更清楚地了解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排水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放装置包括多级伸缩臂、伸缩驱动件以及绞盘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放装置还包括第一回转机构以及第一举升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排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伸缩臂包括第一伸缩臂以及第二伸缩臂;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排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放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滑轮,至少一个所述滑轮设置于所述多级伸缩臂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车还包括车头,所述车头设置于所述车架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排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防装置包括泵主体、进水口以及出水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排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车还包括提升机构,所述消防装置还包括吸水管,所述吸水管与所述进水口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排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机构选用气囊,所述气囊与所述吸水管通过连接线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防装置为消防泵、增程泵以及便携式式水泵中的一种或两种组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车还包括排水装置,所述排水装置设置于所述车架上,所述动力系统用于向所述排水装置提供动力,所述排水装置用于远离所述车架进行执行排水作业。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排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车还包括第二回转机构以及第二举升机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水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放装置包括多级伸缩臂、伸缩驱动件以及绞盘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放装置还包括第一回转机构以及第一举升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排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伸缩臂包括第一伸缩臂以及第二伸缩臂;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排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放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滑轮,至少一个所述滑轮设置于所述多级伸缩臂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车还包括车头,所述车头设置于所述车架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排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防装置包括泵主体、进水口以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世雄叶玮嵘任耿龙郑传方郑家钢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侨龙应急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