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梯次充电控制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梯次充电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747497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1 21: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池充电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梯次充电控制系统,包括,数据获取模块,用以获取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参数,还用以获取监测周期内的电池状态参数,数据分析模块,用以对充电功率和电池电量进行分析,阶段分析模块,用以对监测周期内的充电阶段进行分析,传输控制模块,用以对充电功率进行分析,并将充电功率向充电机进行传输,数据监测模块,用以对充电异常状态进行分析,电量监测模块,用以对电量状态进行分析,控制调整模块,用以根据监测周期内充电异常状态分析结果和电量状态分析结果对下一监测周期的充电参数进行控制。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提高了动力电池充电控制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充电控制,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梯次充电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1、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如何高效、安全地对车辆中的动力电池进行充电,成为提升电动汽车性能和用户体验的关键问题之一。现有的充电方法通常采用恒流或恒压充电模式,但这些方法未能充分考虑到电池的健康状态和充电效率,在快速充电时可能会导致电池过热、寿命缩短等问题。因此,开发一种能够根据电池状态进行梯次充电的智能控制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2、中国专利公开号:cn110190657a公开了一种充电控制系统,包括充电需求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相线内接入的拟充电设备的充电需求;分析单元,用于接收充电需求并计算空闲电流和/或可用电流,并根据空闲电流和/或可用电流得出拟充电电流;空闲电流为相线的第一电流调降阈值与第一实时电力负载的差值,可用电流为所述空闲电流与电流调整值之和,电流调整值为相线内的所有所充电设备的可调电流值之和,可调电流值为充电设备的充电电流与电流启动值的差值;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拟充电电流启动或关闭拟充电设备的充电功能。本专利技术的充电控制系统根据所述相线内的空闲电流和/或可用电流计算拟充电电流,并根据拟充电电流控制拟充电设备的开启或关闭,实现了社区充电控制的智能化;由此可见,该专利技术仅对汽车电池充电电流进行分析,进而对充电过程进行控制,未对动力电池梯次充电过程进行分析,存在动力电池充电控制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梯次充电控制系统,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动力电池充电控制效率低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梯次充电控制系统,包括,

3、数据获取模块,用以获取监测周期内的电池状态参数,还用以获取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参数;

4、数据分析模块,用以根据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参数对充电功率和电池电量进行分析;

5、阶段分析模块,用以根据监测周期内的电池实际电量对监测周期内的充电阶段进行分析;

6、传输控制模块,用以根据监测周期内的充电阶段分析结果、充电功率和电池电量对目标充电功率进行分析,并将目标充电功率向充电机进行传输;

7、数据监测模块,用以根据监测周期内充电阶段分析结果和电池状态参数对充电异常状态进行分析,还用以根据欧姆过电位对充电异常状态的分析过程进行调整;

8、电量监测模块,用以根据监测周期内平均充电功率、充电电量和目标充电功率对电量状态进行分析;

9、控制调整模块,用以根据监测周期内充电异常状态分析结果和电量状态分析结果对下一监测周期的充电参数进行调整。

10、进一步地,所述数据分析模块设有第一分析单元,所述第一分析单元根据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参数设置电池电量ci关于充电时间t的函数关系式ci(t),设定i=1,2,3且t≥0,其中:

11、当c0<c1时,所述第一分析单元将函数关系式设为c1(t),设定:

12、c0+i1×t,0≤t<(c1-c0)/i1;

13、

14、当c1≤c0<c2时,所述第一分析单元将函数关系式设为c2(t),设定:

15、c0+i2×t,0≤t<(c2-c0)/i1;

16、c2(t)=

17、c0+c额×2/π×arctan(u/r×t),t>(c2-c0)/i2;

18、当c2≤c0<c额时,所述第一分析单元将函数关系式设为c3(t),设定:

19、c3(t)=c0+c额×2/π×arctan(u/r×t),t≥0

20、其中,ci(t)是充电时间为t时的电池电量,i1是涓流充电阶段的充电电流,i2是恒流充电阶段的充电电流,u是恒压充电阶段的充电机输出电压,c0是未开始充电时的初始电量,c额是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电池容量,r是电池内阻,c1是涓流充电阶段结束时的电池电量,c2是恒流充电阶段结束时的电池电量。

21、进一步地,所述数据分析模块还设有第二分析单元,所述第二分析单元根据电池电量关于充电时间的函数关系式ci(t)对不同充电阶段在预设时间段[t1,t2]内的充电功率进行分析,其中:

22、当充电阶段为涓流充电阶段时,所述第二分析单元将充电功率设置为p1(t1,t2),设定

23、当充电阶段为恒流充电阶段时,所述第二分析单元将充电功率设置为p2(t1,t2),设定

24、当充电阶段为恒压充电阶段时,所述第二分析单元将充电功率设置为p3(t1,t2),设定

25、其中,t1<t2,u1是涓流充电阶段充电机输出电压,u2是恒流充电阶段充电机输出电压。

26、进一步地,所述阶段分析模块根据监测周期内的电池实际电量c实对监测周期内的充电阶段进行分析,其中:

27、当c实<c1时,所述阶段分析模块判定监测周期内的充电阶段为涓流充电阶段;

28、当c1≤c实<c2时,所述阶段分析模块判定监测周期内的充电阶段为恒流充电阶段;

29、当c实≥c2时,所述阶段分析模块判定监测周期内的充电阶段为恒压充电阶段。

30、进一步地,所述传输控制模块设有功率分析单元,所述功率分析单元根据充电功率分析结果和监测周期内的充电阶段分析结果对监测周期内目标充电功率进行分析,其中:

31、当监测周期内的充电阶段为涓流充电阶段时,所述功率分析单元将监测周期的充电功率设为β1,设定β1=p1(t3,t4);

32、当监测周期内的充电阶段为恒流充电阶段时,所述功率分析单元将监测周期的充电功率设为β2,设定β2=p2(t3,t4);

33、当监测周期内的充电阶段为恒压充电阶段时,所述功率分析单元将监测周期的充电功率设为β3,设定β3=p3(t3,t4);

34、所述传输控制模块还设有传输控制单元,所述传输控制单元用以将监测周期的目标充电功率βz向充电桩进行输出,设定z=1,2,3。

35、进一步地,所述数据监测模块设有温度监测单元,温度监测单元根据监测周期内充电阶段分析结果和电池温度d对温度异常性进行分析,其中:

36、当监测周期内的充电阶段为涓流充电阶段时,若d<d1,所述温度监测单元判定温度正常,若d≥d1,所述温度监测单元判定温度异常;

37、当监测周期内的充电阶段为恒流充电阶段时,若d<d2,所述温度监测单元判定温度正常,若d≥d2,所述温度监测单元判定温度异常;

38、当监测周期内的充电阶段为恒压充电阶段时,若d<d3,所述温度监测单元判定温度正常,若d≥d3,所述温度监测单元判定温度异常;

39、其中,d1是涓流阶段温度阈值,d2是恒流阶段温度阈值,d3是恒压阶段温度阈值,d1<d3<d2;

40、所述数据监测模块还设有电压监测单元,所述电压监测单元根据监测周期内充电阶段分析结果和电池电压uv对电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梯次充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梯次充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分析模块设有第一分析单元,所述第一分析单元根据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参数设置电池电量Ci关于充电时间t的函数关系式Ci(t),设定i=1,2,3且t≥0,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梯次充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分析模块还设有第二分析单元,所述第二分析单元根据电池电量关于充电时间的函数关系式Ci(t)对不同充电阶段在预设时间段[t1,t2]内的充电功率进行分析,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梯次充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阶段分析模块根据监测周期内的电池实际电量C实对监测周期内的充电阶段进行分析,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梯次充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控制模块设有功率分析单元,所述功率分析单元根据充电功率分析结果和监测周期内的充电阶段分析结果对监测周期内目标充电功率进行分析,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梯次充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监测模块设有温度监测单元,温度监测单元根据监测周期内充电阶段分析结果和电池温度d对温度异常性进行分析,其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梯次充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监测模块还设有异常分析单元,所述异常分析单元根据温度异常性分析结果对监测周期内的充电异常状态进行分析,其中: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梯次充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量监测模块将监测周期内平均充电功率P与充电电量C分别与目标充电功率βz和电池电量Ci(t)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对电量状态进行分析,其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梯次充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调整模块设有报警单元,所述报警单元根据监测周期内充电异常状态分析结果和电量状态分析结果对充电状态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向用户进行报警,其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梯次充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调整模块还设有控制调整单元,所述控制调整单元根据监测周期内充电状态分析结果对下一监测周期的充电参数进行调整,其中: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梯次充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梯次充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分析模块设有第一分析单元,所述第一分析单元根据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参数设置电池电量ci关于充电时间t的函数关系式ci(t),设定i=1,2,3且t≥0,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梯次充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分析模块还设有第二分析单元,所述第二分析单元根据电池电量关于充电时间的函数关系式ci(t)对不同充电阶段在预设时间段[t1,t2]内的充电功率进行分析,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梯次充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阶段分析模块根据监测周期内的电池实际电量c实对监测周期内的充电阶段进行分析,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梯次充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控制模块设有功率分析单元,所述功率分析单元根据充电功率分析结果和监测周期内的充电阶段分析结果对监测周期内目标充电功率进行分析,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秀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光合云谷大数据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