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便于施工的冷却塔用交叉钢管混凝土柱加强型节点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便于施工的冷却塔用交叉钢管混凝土柱加强型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747492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1 21:33
一种便于施工的冷却塔用交叉钢管混凝土柱加强型节点,加强型节点包括四根钢支柱、径向加强板和环向加强板,四根钢支柱焊接形成“X”形结构的交叉钢管节点,交叉钢管节点内部焊接有径向加强板和环向加强板,在四根钢支柱内部以及加强型节点位置处内部均填充有混凝土。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该加强节点在钢管内部不设置加劲肋,避免了多道焊缝相互交叉的情况,简化了施工流程,制作简单。同时加强部件未暴露于构件之外,造型美观。(2)基于“强节点弱构件”的原则可对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加强型节点进行设计,环向加强板和径向加强板分别提高了交叉钢管混凝土面内及面外的刚度,也提高了截面含钢率,从而提高了节点承载力,使其更加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钢管混凝土柱加强型节点,特别是一种便于施工的冷却塔用交叉钢管混凝土柱加强型节点,属于工业建筑冷却塔,尤其适用于采用交叉钢管混凝土柱的超大型冷却塔结构。


技术介绍

1、交叉钢管混凝土加强型节点是指在交叉钢管混凝土构件中针对交叉区域连接节点部位进行加固设计,通常被用于提高交叉钢管混凝土构件的抗震性能或承载能力。

2、有文献可考的加强型节点已有技术包括如下:

3、(1)请参看附图1,公开号为cn105484368 b专利文件提出一种交叉钢管混凝土内加劲的相贯节点,节点加强形式包括:二个半环形连接板与椭圆形连接板在椭圆形连接板中间部位焊接,形成十字板;四根圆钢管于十字板四个角与椭圆板以及环形连接板焊接;环形内加劲板与圆钢管内壁以及椭圆板焊接;竖向加劲板与环形加劲板、环形连接板以及圆钢管内壁焊接;外伸牛腿与钢管外壁相贯焊接。

4、(2)请参看附图2,公开号为cn110108151a和cn210004859u专利申请文件中均提出了一种加强型钢管混凝土x支柱,其节点加强措施包括:拉板、环向加强板以及加劲板。拉板设置在四支钢管肢的相互连接处,且拉板与四支钢管肢之间采用焊接连接;环向加强板设置在四支钢管肢的连接处的外周;加劲板设置在相邻环向加强板之间,且加劲板沿钢管肢径向及轴向设置,并与钢管肢和环向加强板焊接。

5、(3)请参看附图3,公开号为cn208363297u专利提出了圆钢管混凝土斜柱与方钢管混凝土柱连接节点结构,圆钢管混凝土斜柱相交200mm范围内设置环向加劲肋,巨型方钢管混凝土柱与圆钢管斜撑相交200mm内各自设置环向加劲肋或横向加劲肋。圆钢管混凝土斜柱,方钢管混凝土柱以及圆钢管斜撑内均设置纵向加劲肋,其长度范围不小于环向加劲肋之间的距离。

6、对于上述几种已有的类似技术,其普遍存在以下的问题:(1)现有节点加强形式需在钢管内布置横向、纵向或者环向加劲肋,焊缝数量多且横纵交错,构造复杂且造成施工不便,节点区域钢构件焊接应力分布情况复杂,容易产生由于焊接应力导致的结构薄弱部位。(2)现有加强节点形式多数将加强部件如加强环等暴露于钢管外部,复杂的加强部件降低了构件整体的美观性,从而影响建筑整体美观性。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提到的现有技术中的交叉钢管混凝土加强型节点区域钢构件焊接应力分布情况复杂,整体的美观性差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于施工的冷却塔用交叉钢管混凝土柱加强型节点,其采用内置的环向加强板和径向加强板分别提高了交叉钢管混凝土面内及面外的刚度,同时也提高了截面含钢率,从而提高了节点承载力。

2、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施工的冷却塔用交叉钢管混凝土柱加强型节点,加强型节点包括四根钢支柱、径向加强板和环向加强板,四根钢支柱焊接形成“x”形结构的交叉钢管节点,交叉钢管节点内部焊接有径向加强板和环向加强板,在四根钢支柱内部以及加强型节点位置处内部均填充有混凝土。

3、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还包括:

4、所述的钢支柱采用圆钢管。

5、所述的钢支柱分别为第一圆钢管、第二圆钢管、第三圆钢管和第四圆钢管,上方的两个圆钢管之间的交叉角度为α。

6、所述的第一圆钢管、第二圆钢管、第三圆钢管和第四圆钢管的连接部位在竖直方向上和水平方向上分别进行裁切,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裁切的焦点为穿过第一圆钢管、第二圆钢管、第三圆钢管和第四圆钢管的圆心点。

7、所述的环向加强板与冷却塔环向方向相同。

8、所述的径向加强板与冷却塔径向方向相同。

9、所述的径向加强板与环向加强板垂直设置。

10、所述的环向加强板形状是由等腰梯形沿短边镜像形成,环向加强板两侧边直接与相应的钢支柱内侧壁焊接在一起。

11、所述的径向加强板呈椭圆形或圆形,径向加强板两侧边直接与相应的钢支柱内侧壁焊接在一起。

12、所述的环向加强板厚度为t1,径向加强板厚度为t2。

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针对超大型冷却塔结构的交叉钢管混凝土柱的交叉节点薄弱部位,提出了一种便于施工、简洁美观的加强型节点以及其设计方法。该节点具有以下优点:(1)该加强节点在钢管内部不设置加劲肋,避免了多道焊缝相互交叉的情况,简化了施工流程,制作简单。同时加强部件未暴露于构件之外,造型美观。(2)基于“强节点弱构件”的原则可对本专利技术的加强型节点进行设计,环向加强板和径向加强板分别提高了交叉钢管混凝土面内及面外的刚度,同时也提高了截面含钢率,从而提高了节点承载力,使其更加安全可靠。

14、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施工的冷却塔用交叉钢管混凝土柱加强型节点,其特征是:所述的加强型节点包括四根钢支柱、径向加强板(5)和环向加强板(6),四根钢支柱焊接形成“X”形结构的交叉钢管节点,交叉钢管节点内部焊接有径向加强板(5)和环向加强板(6),在四根钢支柱内部以及加强型节点位置处内部均填充有混凝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施工的冷却塔用交叉钢管混凝土柱加强型节点,其特征是:所述的钢支柱采用圆钢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施工的冷却塔用交叉钢管混凝土柱加强型节点,其特征是:所述的钢支柱分别为第一圆钢管(1)、第二圆钢管(2)、第三圆钢管(3)和第四圆钢管(4),上方的两个圆钢管之间的交叉角度为α。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施工的冷却塔用交叉钢管混凝土柱加强型节点,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圆钢管(1)、第二圆钢管(2)、第三圆钢管(3)和第四圆钢管(4)的连接部位在竖直方向上和水平方向上分别进行裁切,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裁切的焦点为穿过第一圆钢管(1)、第二圆钢管(2)、第三圆钢管(3)和第四圆钢管(4)的圆心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施工的冷却塔用交叉钢管混凝土柱加强型节点,其特征是:所述的环向加强板(6)与冷却塔环向方向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施工的冷却塔用交叉钢管混凝土柱加强型节点,其特征是:所述的径向加强板(5)与冷却塔径向方向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施工的冷却塔用交叉钢管混凝土柱加强型节点,其特征是:所述的径向加强板(5)与环向加强板(6)垂直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施工的冷却塔用交叉钢管混凝土柱加强型节点,其特征是:所述的环向加强板(6)形状是由等腰梯形沿短边镜像形成,环向加强板(6)两侧边直接与相应的钢支柱内侧壁焊接在一起。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施工的冷却塔用交叉钢管混凝土柱加强型节点,其特征是:所述的径向加强板(5)呈椭圆形或圆形,径向加强板(5)两侧边直接与相应的钢支柱内侧壁焊接在一起。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施工的冷却塔用交叉钢管混凝土柱加强型节点,其特征是:所述的环向加强板(6)厚度为t1,径向加强板(5)厚度为t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施工的冷却塔用交叉钢管混凝土柱加强型节点,其特征是:所述的加强型节点包括四根钢支柱、径向加强板(5)和环向加强板(6),四根钢支柱焊接形成“x”形结构的交叉钢管节点,交叉钢管节点内部焊接有径向加强板(5)和环向加强板(6),在四根钢支柱内部以及加强型节点位置处内部均填充有混凝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施工的冷却塔用交叉钢管混凝土柱加强型节点,其特征是:所述的钢支柱采用圆钢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施工的冷却塔用交叉钢管混凝土柱加强型节点,其特征是:所述的钢支柱分别为第一圆钢管(1)、第二圆钢管(2)、第三圆钢管(3)和第四圆钢管(4),上方的两个圆钢管之间的交叉角度为α。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施工的冷却塔用交叉钢管混凝土柱加强型节点,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圆钢管(1)、第二圆钢管(2)、第三圆钢管(3)和第四圆钢管(4)的连接部位在竖直方向上和水平方向上分别进行裁切,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裁切的焦点为穿过第一圆钢管(1)、第二圆钢管(2)、第三圆钢管(3)和第四圆钢管(4)的圆心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查晓雄陈德劲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